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鄂西 湘西覃氏九土司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鄂西有七个覃氏土司,湘西有二个覃氏土司,

下面对这些土司作一个概略的介绍。

由于资料的缺乏,有的土司介绍很不完善,

敬请原谅,也请手里有资料者,予以补充。

 

施南土司

覃氏先祖覃如夏在唐玄宗年间因护驾有功,授封为行军总管兼左仆射,

后又加封为光禄大夫,诣任施州,子孙世袭其职。

嫡传至12世覃普诸,宋理宗淳佑四年(1244),施州置镇边万户总管府,

以覃普诸为总管,首建总管府于宣恩(今宣恩县城珠山镇)。

 

覃普诸长子覃尔毛于南宋度宗咸淳八年承袭父职,任施州镇边万户府总管。

宋亡元兴,覃尔毛归元。宋亡元兴,覃朝廷以其久镇施州,有功于国,给予重用,

并将施州镇边万户府总管职,改为镇南五路都督军民府都总管。

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又改为忠义军民安抚司,正式实行土司制度,

后又改为施南道宣抚司,这样,施南土司就正式设立,覃尔毛为首任司主。

施南土司级别几经变化,是鄂西地区设立最早,也是势力最强的土司之一。

明永乐起,长期领东乡、忠路、忠孝、金峒和忠峒五个安抚司。

 

施南土司的辖区,包括现在宣恩县的北部、恩施市西部、利川市南部和官渡坝、

粗石(即今利川市城及附近地带)。

 

施南土司首设司城于宣恩(今宣恩县城珠山镇),元至正二年(公元1343年)

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该土司因反抗朝廷暴政,司治由宣恩迁到利川毛坝的青岩,后又迁夹壁、龙孔。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因抗暴失利,司治又迁宣恩水田坝,后又迁回珠山镇。

 

施南土司从元代至元二十三年设立,历任司主十八任,即:

覃尔毛—覃川龙—覃大胜—覃天富—覃进—覃彦升—覃泰—

覃兴亮—覃圭—覃璋—覃良成—覃宜—覃洪道—覃福—

覃懋楶—覃肜—覃龙光—覃禹鼎,

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覃氏治该司449年。

施南土司末任司主覃禹鼎因“拟罪改流”,不予世职,他携家迁往武昌县。

 

----------------------------------------------------------------

散毛土司

本蛮地,五代时为羁縻感化州。宋为羁縻富州地,寻为柔远州地。

宋祥兴元年(1278年),覃野毛(宋施州镇边万户总管府总管覃普诸之次子)

奉世袭镇国大元帅覃耳毛长兄之命,领兵三千追贼至大水田(今咸丰县大田坝)屯兵驻守,

第二年宋室灭亡,土兵推举野毛为寨主,称散毛峒,统治着今咸丰东南部和来凤北部地区,野毛即改称散毛。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设立土司,至元三十一年升为散毛府,至正六年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明玉珍时更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割散毛司地之半,设大田所”),以后散毛司实际统治着来凤北部地区。永乐九年置散毛长官司,十三年升为宣抚司。宣德三年分领龙潭、大旺二安抚司,仍属施州卫。

 

散毛土司为覃氏世袭土司。自覃散毛始,历经

覃散毛-覃顺-覃全-覃野望-覃起剌-覃构-覃友谅-覃宣-覃本林-

覃显宗-覃斌-覃国珍-覃棨-覃玉鉴-覃可达-覃青霄-覃冲霄-

覃勋麟-覃鸿基-覃煊,

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止,历任二十任,覃氏统治该土司452年。

改土归流后,朝廷授末任司主覃煊世袭千总,被迁至孝感安置,获坐房6间,田85亩。

覃煊无嗣,大宪题请其弟璠承袭,固辞,蒙允扶兄榇回籍。

 

------------------------------------------------------------

东乡土司

东乡五路安抚司是从施南土司分治出来的。

东乡五路安抚司,古属蛮地,五代时覃氏已辖有此地。

宋为细沙寨,元初沿宋制,后置东乡五路军民府。

元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据蜀,更置东乡五路宣抚司(由施南土司分治),

施南土司司主覃大胜之三子覃天荣为第一任司主。永乐五年,领于施南土司。

宣德三年,领摇把洞、上爱茶洞、下爱茶洞三长官司和镇远、隆奉二蛮夷官司。

 

东乡五路安抚司从覃天荣任第一任司主起,历经

覃天荣-覃忠……覃天允……覃岑……覃寿椿等十几任土司主,土司级别几经变换,

至末任司主覃寿椿于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止,连同施南土司先代,覃氏共治该司449年。

雍正十三年,东乡土司因末任土司主覃寿椿之长子覃楚昭“罪废归流”,

远徒他乡不袭(徒址不祥)。

东乡五路安抚司的辖境,沿宣恩县椿木营毗恩施市石灰窑连建始景阳边界,

原景阳境内立有东乡里碑。

 

-----------------------------------------------------------

忠路土司

忠路土司是从施南土司分治出来的。

施南道宣慰司第二任司主覃川龙在位期间,预留长子覃大胜承袭施南道宣慰使职,

另申报朝廷,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分治出忠路安抚司和镇南长官司,

分派其次子覃大旺任忠路安抚使、三子覃大兴任镇南长官。

这样,施南宣慰司一分为三,覃川龙三个儿子分任三个土司司主。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忠路土司正式设立,设立时为安抚司。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忠路安抚司“元曰忠路寨,属施州,明玉珍时更置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归明,改安抚司。

忠路土司的所辖范围,为现利川西部齐跃山、福宝山外,麻山以西,除铜锣关、龙船(原支罗峒)的广大地域。明代宣德三年(1429年)设建南(原为剑南)土司,肢解了忠路土司一部分领地。明代天启中(1621——1628年)设沙溪土司,又肢解了忠路土司一部分领地。但从历史上看,建南土司实为忠路土司的附庸,仍为忠路土司管辖。

 

忠路,上古为廪君国,禹贡属荆、梁二州。周属夔子国。春秋属巴国。战国属楚巫郡。汉属南郡。三国属吴荆州。南朝建武(494年)授怀顺军民宣慰司。唐贞观授龙渠宣慰使司,宋置龙渠县,唐宋时均为羁縻州县,元初属施南土司,元末置忠路安抚使司,由覃氏世袭治司,正式实行土司制度,属四川夔州路。明代先属四川重庆卫,后属湖广施州卫,清初因之。明末清初均领于施南土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自请改土归流,划入新设的利川县。

 

忠路土司的司治,首治“施州城南二龙坝”(今宣恩县椒园镇老寨溪村)。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入驻“城池坝”(今忠路镇农科村),明天启初年徙治所于“后花园”。忠路土司还在“旧司坝”(今丰乐村)和“狮子坝”(金银村),设有备用治所。

 

忠路土司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正式设立,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

土司级别几经变换,历任司主十六任,即

覃大旺—覃天贵(侄袭叔职)—覃英—覃飞熊—覃德明—覃万勇—

覃正纲—覃大宁—覃之秉—覃寅化—覃奇勋—覃进孝—覃承国—

覃世藩—覃建侯—覃梓楚,独立存世近400年(实为380年——清乾隆二年正式改流),

连同其先代施南土司第一、二代司主,直系覃氏实际治理忠路土司450年。

改土归流时,清王朝授忠路土司的末任司主覃梓楚 “钦赐·世袭云骑尉”诰牌,

敕封“世袭千总”,举家迁“江夏”(孝感),朝廷授坐房10间,田105亩。

覃梓楚去世后,经五代承袭,即:

覃梓楚—覃章繍—覃殿雄—覃廷杰—覃熙棂—覃太洪,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承袭即止。

 

忠路土司属《覃氏族谱》:忠路土司属《覃氏族谱》,是研究忠路土司的重要历史资料。

忠路土司属《覃氏族谱》,由覃汝先四世孙覃尔毛在元代“草创宗图”(即一修谱),

原本现已失落。以后由三部分组成,即德明宗支(大房)谱、德功宗支(四房)谱

和德睿宗支(五房)谱。德福宗支(二房)后裔不详,

德本宗支(老三房)徙四川新宁县,亦不详。

大房谱由覃汝先十八世孙覃承国(字君一)于清康熙年间首修,即康熙版,原本已失落。

二十二世孙覃章维续修老大房谱,为嘉庆版,原本亦失落。

二十六世孙(承恩裔)覃元恺再倡续修老大房谱,即民国版。

此版谱计划出书十四册,因时事变迁,尚有最后三册未出齐。

此三册原稿手抄本存于万州沙包子覃玉成处,复印件存利川德昌摄影师覃玉德处。

老大房民国版谱民间还藏有一部分。原三版虽已失落,但每版都是一脉相承的。

四房谱,曾于清嘉庆年间首修(嘉庆版),原本已失落,

覃吉升留有一手抄本,存于覃太敏处。

五房谱,于清嘉庆年间由覃世煜倡修(嘉庆版),忠路覃吉华、市城覃殿春处存有残本。

原谱刻印模存于磁洞沟覃吉刚处。

2005年编辑《中华覃氏志·利川卷》时,忠路土司属《覃氏族谱》精华全录其中,

以供参考。

 

------------------------------------------------------

金峒土司

金峒土司本蛮地,元置金峒寨,属施州。

元至正六年,置金峒安抚司,明玉珍时改为镇远五路总管府,

覃大胜之四子覃天华为第一任司主,金峒土司是从施南土司分治出来的覃氏世袭土司。

永乐五年始置金峒安抚司。宣德三年分领西萍蛮夷长官司,领于施南宣抚司。

金峒土司自设立起,土司级别几经变换,历经

覃天荣-覃耳毛-覃彦龙……覃璧……覃胜-覃仕英-覃邦舜等十几任,

连同施南土司先代,至1726年正式改土归流止,覃氏治司450年。

改土归流时,朝廷授末任土司主覃邦舜“世袭千总”,举家迁孝感县安置,

获坐房9间,田120亩,至其子覃廷建时,调任山东德州营参将。

 

-------------------------------------------------------

镇南土司

本酉溪蛮地,元初置毛岭洞,至正十五年置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

寻更为湖南镇边毛岭洞宣慰使司,明玉珍改为镇南宣抚司。

洪武四年归明,永乐五年复置镇南长官司,直隶施州卫。

镇南土司地处今宣恩县南部与湘西交界的地方。

镇南土司是从施南土司分治出来的,镇南土司设立时,由施南土司第二任司主

覃川龙之三子覃大兴首任司主,历覃大兴-覃墨阿-覃兴等几任。

“镇南长官司长官原为覃姓,明永乐时,施州民廖汝凤亡入镇南,诱夺土司印,子孙冒袭。弘治时,冒袭者为守臣擒获,至正德十年(1515年),镇南一司‘夷种尽亡,其司遂废’。

 

覃大兴一支族人或逃亡,或被冒袭者杀戮,无可查证。

 

--------------------------------------------------------

唐崖土司

本五溪西界地,元代至元年间,覃启处送率兵攻打唐崖五峒地(今咸丰尖山一带),

成功后请设唐崖千户所,至正六年(1346年)置长官司,寻更为军民千户所、

宣慰司,明玉珍改为宣抚司。洪武六年仍置长官司,永乐四年复置,隶施州卫。

唐崖土司的辖区在今咸丰尖山一带。

唐崖土司为覃氏世袭土司,土司级别几经变换,自覃启处送起,历经

覃启处送-覃值什用-覃耳毛-覃忠孝-覃斌-覃彦实-覃文铭-覃天富-

覃万金-覃柱-覃文瑞-覃鼎-覃宗尧-覃宗禹-覃洪(釒厷)-覃溥泽-

覃梓椿-覃梓桂等十八任土司主,覃氏世袭治司389年。

改土归流时,末代司主覃梓桂被授“世袭把总”,迁至孝感县安置,

获坐房27间,田405亩,乾隆40年升任黄州千总。

 

---------------------------------------------------

添平千户所

先祖覃友仁率兵追寇至湖南石门金鸡山,遂为添平之祖。

传至覃添顺,值元末天下大乱,民无所主,众推顺公为太(台)宜寨主,

招集义兵,战守腹地,平定叛夷。

明太祖定鼎,顺公纳土称臣,后又助粮助剿有功,

洪武元年(1368年)封顺公为“正千户武德将军”,统辖十隘七里,

子孙世袭其职,是为添平千户所(土司)。

添平千户所土官自覃添顺始,历经

覃添顺-覃文孙-覃绳武-覃昊-覃禹玄-覃毅恭-覃毅宽-

覃善教-覃世奇-覃继勋-覃宗藩-覃宗盛-覃光国-覃祚昌-

覃家彦-覃声振-覃庆永等十八任,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正千户土官覃庆永通达时务,

自愿申请改土归流,缴出号纸、方印、兵器、户册地图。

从添平千户所设立至改土归流,覃氏治理添平千户所367年。

改土归流后,添平千户所地域划归石门县北乡,覃庆永获朝廷赏赐“世袭千总”职。

改土归流后的“世袭千总”一职,经

覃庆永-覃远惠-覃长泽-覃文韬-覃章瑞-覃遵泰承袭,至清亡承袭止。

 

----------------------------------------------------

茅岗土司

明洪武四年(1371年),茅岗峒民作乱,覃福祖奉命征平,即授茅岗隘长。

当年覃添佑随父覃福祖又平茅岗峒民乱,覃添佑屡建奇功,封“开国镇夷将军”,

被授为茅岗安抚使,覃添佑即为茅网土司第一任司主,辖区在今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内。

 

茅岗土司是覃氏世袭土司,土司级别几经变化,自覃添佑始,历

覃添佑-覃文聪-覃朝-覃仲春-覃昊-覃良佑-覃尧芝-覃承坤-

覃宗伊-覃瞻延-覃胤祚-覃洪治-覃声亟-覃纯一等十四任,

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覃氏治理该司364年。

改土归流时,原土司辖地,划归永定县,留有青山、河道、矿洞为覃氏世袭养业,

仍授“世袭千总”职。“世袭千总”一职,自覃纯一始,历

覃纯一-覃缓祖-覃忠襄-覃圣熙-覃朝辅-覃嘉成-覃世俊-覃德明等八任承袭,

清朝灭亡,承袭即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鄂西、湘西覃氏土司介绍
覃氏宗族——武陵山一带的强宗大姓拥有鄂西七大土司、湘西两大土司
施南土司,失落的“秘史”
張廷玉《明史》卷三百十 列傳第一百九十八:土司
古代政治(一)
安氏土司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