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截止崇祯元年,明朝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

明朝的宗室,既不像两汉可以裂土分国,也不像唐代那样可以入仕为官,更不像两宋那样需要逐步晋升。有一套独特的运行规则:除太子外,皇帝诸子一律封亲王;除亲王世子外,其余诸子一律封郡王;其下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六等。只要是宗室成员,安分守己最差也可以混个奉国中尉当当。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的宗室制度的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制定“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世袭罔替、禁绝四民之业”的规则,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收回诸藩的军事指挥权,明英宗朱祁镇又确定亲藩不再入朝、二王不相见。至此明朝宗藩制度走向完善,宗室的权力被压缩到最低。一帮子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宗室成员,除了造人,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了。于是乎明朝的宗室成员翻着翻的往上暴增。

据史籍记载,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明宗室人口才58人,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达到127人,三四十年间人数翻了一翻。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玉牒所载宗室人口达8203人,100年间增加60倍。到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诚如王世贞所言,其发展速度是“千古所未有也”,若当时有吉尼斯纪录,明朝宗室大概可以入选世界上繁衍壮大最快的宗族一项。

不过网上流传的明亡时,宗室成员高达上百万,更有上百位藩王,那完全是不可能的,四十年间天灾人祸、战乱不断,宗室成员能翻一翻已经是顶天了。故明朝末年宗室人数估计在20-30万间,顶天不会超过40万。至于藩王,这是皇子才能享有的待遇,所以只要统计明朝历代皇子的嫡支情况即可。恰好《明史》列传第四到第八是《诸王传》,一一对照下就可。

明太祖朱元璋

共有26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是太子,幼子朱楠夭折,没有封王。故明太祖一朝,共册封亲王24位。

次子朱樉,封秦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代第十三任秦王朱谊漶。秦王共传十一代十六王,末代秦王朱存(木釜)于南明永历三年投河自尽。

三子朱棡,封晋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一代第十二任晋王朱求桂。需要说明的是《明史·诸王传》对晋藩的记载有误,据出土的晋裕王墓志铭记载,他死于崇祯三年(1630年)。所以末代晋王不是朱求桂,而是他的儿子第十三任晋王朱审烜,于顺治时期被清朝杀害。

明太祖朱元璋

四子朱棣,封燕王。靖难后成功登顶成为皇帝,燕国除封。

五子朱橚,封周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代周王朱肃溱。周王共传十四代十三王,末代周王朱敷铮随郑成功退往台湾,后不知所终。

六子朱桢,封楚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八代第九任楚王朱华奎。楚王共传八代十二王,末代楚王朱华廛于五年左右去世。

七子朱榑,封齐王。永乐四年(1406年)因骄纵不法废黜,国除。

八子朱梓,封潭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与王妃一起自焚而死。无子,国除。

九子朱杞,封赵王。早夭无子,国除。

十子朱檀,封鲁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九代第八任鲁王朱寿鋐。鲁王共传十一代十二王,第十一任鲁王朱以海曾任监国,末代鲁王朱弘桓随郑成功退往台湾,后降清。

十一子朱椿,封蜀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代第十三任蜀王朱至澍。蜀王共传十一代十四王,末代蜀王朱平樻一直追随永历帝。吴三桂弑杀永历帝前,朱平樻自杀殉国。

十二子朱柏,封湘王。建文元年(1399年)自焚而死。无子,国除。

十三子朱桂,封代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代第九任代王朱鼎渭。代王一共传十二代十一王,末代代王朱传㸄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被大顺军所杀。

十四子朱柍,封肃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九代第九任肃王朱识鋐。肃王共传九代九王,末代肃王朱识鋐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被大顺军所杀。

十五子朱植,封辽王。第七代第八任辽王朱宪㸅因骄纵不法,于隆庆二年(1568年)废黜,此后辽王再无册封,宗事由辽藩郡王代理。南明时辽王再次册封,朱术雅、朱术桂先后袭封,末代辽王朱术桂在郑克塽降清后自尽。

十六子朱栴,封庆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九代第九任庆王朱帅锌。庆王共传十代十王,末代庆王朱倬㴶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被俘,在明亡的次月遇害。

剧照宁王朱宸濠

十七子朱权,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年),第五代第四任宁王朱宸濠造反失败,国除。

十八子朱楩,封岷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代第八任岷王朱禋洪。岷王共传十一代十一王,末代岷王朱雍?在1661年的咒水之难后,逃往泰国不知所终。

十九子朱橞,封谷王。永乐十五年(1417年)因密谋造反,全家贬为庶民,国除。

二十子朱松,封韩王。明末韩藩世系比较乱,崇祯元年在位的韩王为第十二代十一任韩王朱亶塉,或其子第十三代十二任韩王朱韶?。韩王共传十三代十三王,末代韩王朱璟溧于顺治五年(1648年)在山西被拥立,山西反清运动失败后南下永历帝辖区,不知所终。

二十一子朱模,封沈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八代第七任沈王朱珵尧。沈王共传十代九王,末代沈王朱迥洪被李自成俘虏后,不知所终。

二十二子朱楹,封安王。死后无子,国除。

二十三子朱桱,封唐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七代第十任唐王朱硕熿。唐王共传九代十四王,末代唐王朱聿锷兄弟四人相继为王,其中大哥为南明隆武帝朱聿键,三哥为南明绍武帝朱聿鐭,他于绍武帝称帝后袭封,永历十三年殉国。

二十四子朱栋,封郢王。死后无子,国除。

二十五子朱彝,封伊王。第六代第七任伊王朱典楧骄纵不法,被废黜,国除。

小计:太祖系24王,在崇祯元年还有13个在传承。分别为:秦王、晋王、周王、楚王、鲁王、蜀王、代王、肃王、庆王、岷王、韩王、沈王、唐王。

明兴宗朱标

朱标虽然没有称过帝,不被算在明朝十六帝内,但建文帝即位后对他进行了追认,他的儿子也是皇子,受封亲王。朱标共有五子,长子朱雄英夭折,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故明兴宗一系,共册封亲王3位。

懿文太子朱标剧照

三子朱允熥,封吴王。靖难之后被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国除。

四子朱允熞,封衡王。靖难之后被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国除。

五子朱允𤐤,封徐王。靖难之后降为敷惠王,改封瓯宁王,永乐四年(1406年)丧身火海,无后,国除。

小计:兴宗系3王均为建文帝在位时册封,靖难之役后均被除国。故崇祯元年,没有兴宗系亲王。

明惠宗朱允炆

共有2个儿子,其中嫡长子朱文奎是太子,靖难之役后失踪,幼子朱文圭靖难军攻入南京时才两岁,没有封王,其后囚禁于凤阳。故惠宗没有册封过亲王,自然也就无所谓传承了。

明成祖朱棣

朱棣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四子朱高爔幼年夭折。故明成祖一朝,共册封亲王2位。

明成祖朱棣剧照

次子朱高煦,封汉王。宣德元年(1426年),起兵造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国除。

三子朱高燧,封赵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一代第八任赵王赵慈?。赵王共传十一代十王,末代赵王朱由棪死于永历元年。

小计:成祖系2王,在崇祯元年还有1个亲王,即赵王在传承。

明仁宗朱高炽

共有10个儿子,其中长子朱瞻基为太子。故明仁宗一朝,共册封亲王9位。

次子朱瞻埈,封郑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六代第六任郑王朱载壐。郑王共传九代九王,末代郑王朱由?随郑成功退往台湾,后降清。

三子朱瞻墉,封越王。死后无子,国除。

四子朱瞻垠,封蕲王。系追封。

五子朱瞻墡,封襄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七代第八任襄王朱翊铭。襄王共传八代九王,末代襄王朱常澄在永历帝被杀后,不知所终。

六子朱瞻堈,封荆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十代第十任荆王朱慈烟。荆王共传十一代十二王,末代荆王朱和至事迹不详。

七子朱瞻墺,封淮王。崇祯元年的淮藩情况比较特殊,第八代第九任淮王朱常清,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封淮世子,直到崇祯四年(1631年)才袭封淮王,故此时淮藩没有亲王,只有世子。淮王共传九代十王,代淮王朱由桂随郑成功退往台湾,后降清。

八子朱瞻垲,封滕王。死后无子,国除。

九子朱瞻垍,封梁王。死后无子,国除。

十子朱瞻埏,封卫王。死后无子,国除。

小计:仁宗系9王,在崇祯元年还有4个在传承。分别为:郑王、襄王、荆王、淮王。

明宣宗朱瞻基

共有2个儿子,其中长子朱祁镇为太子。故明宣宗一朝,共册封亲王1位。

次子朱祁钰,封郕王。土木堡之变后被拥立为帝,国除。

小计:宣宗系1王,崇祯元年时,没有宣宗系亲王。

明英宗朱祁镇

共有9个儿子,其中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三子朱见湜幼年夭折。故明宣宗一朝,共册封亲王7位。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次子朱见清,封德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六代第五任德王朱常洁。德王共传七代七王,末代德王朱由栎在明亡后降清,于隆武二年(1646年)被清朝处死。

四子朱见淳,封许王。死后无子,国除。

五子朱见澍,封秀王。死后无子,国除。

六子朱见泽,封崇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七代第六任崇王朱由樻。崇王共传八代七王,末代崇王朱慈爚于顺治三年(1646年)遇害。

七子朱见浚,封吉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七代第七任吉王朱由楝。吉王共传八代九王,末代吉王朱慈煃于咒水之难后,自尽殉国。

八子朱见治,封忻王。死后无子,国除。

九子朱见沛,封徽王。第四代第四任徽王朱载埨时,因得罪了昔日同道、当时嘉靖帝最信任的道士梁高辅,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被其罗列罪名整倒,降为庶人,发配凤阳高墙,国除。直到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才重新受封,故崇祯元年没有徽王在位。徽王共传六代五王,末代徽王朱常渰死于永历五年。

小计:英宗系7王,在崇祯元年还有3个在传承。分别为:德王、崇王、吉王。

明代宗朱祁钰

只有一个儿子,即怀献太子朱见济,五岁时病死。故崇祯元年时,没有代宗系亲王。

明宪宗朱见深

共有14个儿子,其中长子、十子均夭折,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极,早夭,三子朱祐樘为太子。故明宪宗一朝,共册封亲王10位。

四子朱祐杬,封兴王。正德帝去世后,第二代兴王朱厚熜入继大统,国除。

五子朱祐棆,封岐王。死后无子,国除。

六子朱祐槟,封益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六代第六任益王,需要说明的是《明史·诸王传》记载有误,这位益王不叫朱由本,而叫朱由木,本名朱由校,因与明熹宗同名而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左右,去交存木,改名朱由木,死于崇祯七年(1634年),不是明朝益藩末王。益王共传九代十一王,末代益王朱怡镐就位于台湾,后降清。

七子朱祐楎,封衡王。第五代第六任衡王朱常㵂死于天启七年(1627年),世子朱由檡也于次年去世,没能被册封,所以崇祯元年衡藩只有世子,没有亲王。衡王共传六代七王,末代衡王朱由棷于崇祯五年(1632年)袭封,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顺治三年(1646年)遇害。

八子朱祐枟,封雍王。死后无子,国除。

九子朱祐榰,封寿王。死后无子,国除。

十一子朱祐梈,封汝王。死后无子,国除。

十二子朱祐橓,封泾王。死后无子,国除。

十三子朱祐枢,封荣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六代第五任荣王朱由枵。荣王共传七代七王,末代荣王朱由桢死于永历元年。

十四子朱祐楷,封申王。死后无子,国除。

小计:宪宗系10王,在崇祯元年还有3个在传承。分别为:益王、衡王、荣王。

明孝宗朱祐樘

只有2个儿子,长子朱厚照太子。

明孝宗朱佑樘

次子朱厚炜,幼年夭折,追封为蔚王。

小计:孝宗系1王系追封。故崇祯元年时,没有孝宗系亲王

明武宗朱厚照

无子。

明世宗朱厚熜

共有8个儿子,其中长子朱载基早夭追赠为哀冲太子,次子庄敬太子朱载?,早夭。故明世宗一朝,共册封(追封)亲王6位。

三子朱载垕,封裕王。明世宗去世后,继承大统,国除。

四子朱载圳,封景王。死后无子,国除。

五子朱载?,幼年早夭,追封为颍王。

六子朱载?,幼年早夭,追封为戚王。

七子朱载〈土匮〉,幼年早夭,追封为蓟王。

八子朱载〈土夙〉,幼年早夭,追封为均王。

小计:世宗系6王,崇祯元年时,没有世宗系亲王。

明穆宗朱载垕

共有4个儿子,其中长子朱翊釴早夭追赠为宪怀太子,三子朱翊钧为太子。故明穆宗一朝,共册封(追封)亲王2位。

次子朱翊铃,幼年早夭,追封靖王。

四子朱翊镠,封潞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第二代潞王朱常淓。潞王共传两代两王,末代潞王朱常淓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降清,次年被清廷处死。

小计:穆宗系2王,在崇祯元年还有1个亲王,即潞王在传承。

明神宗朱翊钧

共有8个儿子,其中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故明神宗一朝,共册封(追封)亲王7位。

次子朱常溆,幼年夭折,追封为邠王。

明神宗 朱翊钧

三子朱常洵,封福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朱常洵本人。潞王共传两代两王,末代福王朱由崧,咱明朝灭亡后,在南京被拥立为帝,即南明弘光帝。

四子朱常治,幼年夭折,追封为沅王。

五子朱常浩,封瑞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朱常浩本人。瑞王共传两代两王,末代瑞王朱由𣏌于隆武二年(1646年)降清,后被清廷处死。

六子朱常润,封惠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朱常润本人。惠王共传两代两王,末代惠王朱由梁于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州殉国。

七子朱常瀛,封桂王。崇祯元年在位的是朱常瀛本人。惠王共传三代四王,第三任桂王朱由榔,于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称帝,是为南明永历帝,末代桂王朱慈莹生平不详,只知道死于永历十六年(1662年)四月,估计与永历帝一起被杀。

八子朱常溥,幼年夭折,追封为永王。

小计:神宗系7王,在崇祯元年还有4个在传承。分别为:福王、瑞王、惠王、桂王。

明光宗朱常洛

共有7个儿子,其中长子朱由校为太子。故明神宗一朝,共册封(追封)亲王6位。

次子朱由〈木学〉,幼年夭折,追封为简王。

三子朱由楫,幼年夭折,追封为齐王。

四子朱由模,幼年夭折,追封为怀王。

五子朱由检,封信王。兄长明熹宗去世后,入继大统,国除。

六子朱由栩,幼年夭折,追封为湘王。

七子朱由橏,幼年夭折,追封为慧王。《明史·诸王传》说其追封的王爵为惠王,但朱常润的惠藩一直在传承,不可能再以同名王爵进行追封,故从《国榷》记载。

小计:光宗系6王,崇祯元年时,没有光宗系亲王。

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

共有3个儿子,依次为朱慈然、朱慈焴和朱慈炅,都幼年夭折,分别追赠怀冲太子、悼怀太子和献怀太子。故崇祯元年时,没有熹宗系亲王。

总结:

截止崇祯元年,明朝分封加追封的亲王共有78位,实封64为,追封14位,依然在传承的有29个,其中有两个藩国没有亲王在位,只有世子。

后记:

明思宗朱由检有七个儿子,四个幼年夭折,皆被追封为亲王,崇祯末年在世的三子分别为: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

也就是说崇祯末年明朝在位亲王共有31位,即便加上地位比普通郡王高半格,介乎郡王与亲王之间的特殊郡王——靖江王,崇祯末年高等级王爵也只有32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亲王多吗?真的不算多
明代鲁藩风云三百年
万历野获编 > 卷四
明朝藩王列表 (郑王系)
明代藩王墓
明朝有几人被追封为皇帝?朱元璋追尊四代,崇祯太子最特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