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书,我会选择它
研一快结束时,师兄叫我去他宿舍一趟。

那天聊了一个下午,关于学习、工作和感情观,末了的时候,给了我几本书。

“虽然是旧的,但真的有用。”

“谢谢师兄!”

抱着书回到宿舍,放到桌上,便和室友去觅食了。

那段时间挺忙的,忙着写《PPT炼成记》,忙着找实习,已经没有耐心静下来啃书。

一放,就是两年。


工作一年以后,有各种疑惑和迷茫,找不到出口时便在宿舍里听着歌来回踱步。

有天百无聊赖,便整理起书架。

这本书闯进了视线——《麦肯锡方法》。




也就拿下来,随便翻几页,翻着翻着,就停不了了。

很多困惑,都有解答;很多方法,都有指引。

而这些,就如同各种味道的鸡汤,肯定无法立竿见影。

但没事时再翻翻,总有“啊,说得太对了”的感慨。

于是它的位置,也挪到了枕头旁。

今晚摘录其中一些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方法,附上自己的理解,说不定也对手机屏幕外的你,能有一些启发。

(一)电梯测试
要对你的解决方案完全了解到一定的程度,那就是在30秒内清晰而准确地向你的客户解释清楚。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把你正在做的工作理解清楚以后再去推销你的解决方案。必须吐槽一句,本书翻译得确实有点绕

这个理论想必大家都了熟于胸,但具体操作时,却举步维艰。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又臭又长的报告?

我的领导给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只要是超过10页的文档,一定要写摘要。



↑ 摘要

这确实很好的缓解了长文带来的困扰。

但这肯定还不够。

这就要用到新闻媒体的标题写作方法:几句话归纳大意(当然不能太标题党)。

例如“某企业绩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达到***”,下面配上对应的图表做论证,他人在看这页PPT时,只用读题目,便能了解大意;如果要深究,就继续看细节。



↑ 标题表达观点

而对经常做数据图表的人来说,Dashboard则是另一个可考虑的解决方案。

Dashboard的全称是商业智能仪表盘(business intelligence dashboard,BI dashboard)。

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将重要的图表和观点,表现在一张A4纸大小的页面上,做好设计,提升阅读体验。


↑ 一个典型的dashboard


↑ 自己制作的dashboard



(二)先摘好摘的果子
有时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会让你轻易获胜,会立刻有所改善。抓住这些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总是先啃硬骨头。

这在写报告的时候尤其重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吧,总是把难题放在前面,纠结了一天也没什么进展。

到了快下班时候异常焦虑,赶紧把其他简单的东西糊弄过去。

最终,能完美的变及格,能及格的变低分。或者就是加班到深夜,女朋友苦恼男朋友愤怒。

这时候可以考虑换个操作顺序:先把容易的完成,收获满足感;最后集中力量迎击难题,即使不完美,但有前面的成功,结果也不会一无是处。

PPT美化是个不错的案例:先把所有内容填充进去,然后分节,继而初步修饰(换字体、改配色),最后精修(排版设计、封面图敲定)。

即使到不了最后一步,也有及格水平,或者说至少做完了。



↑ PPT制作8步法,摘自《PPT炼成记》



(三)一个垒一个垒的打
连续打一垒打比试着打本垒打强得多,否则十有八九要出界。

这是节奏把控问题。

有人追求尽善尽美,每次都很累,最终积劳成疾;也有人追求长线效应,每次80分就好,但生活工作两不误,最终事业不差家庭和睦。

当然这是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问题。

有人业余没多少生活,工作就是全部,那全身心地做好每份任务,就是最大的收获。

(四)让你的上司有光
如果你的上司脸上有光,你的上司以后也会让你脸上有光。

其实这样的标准也适用于同事。

A姑娘曾经跟我抱怨过:她和新来的小朋友一起做一个项目,在汇报时,有个问题被领导指出来了,新同事直接加入领导阵营,一起批判由A负责的部分。

我问她,之后怎么办?

“改呗。然后我也放弃带那孩子了。”

B女士则是另一种情况,每次他人有求,只要力所能及,便鼎力相助。

在公司里,总有一些事情是别人可帮你可不帮你的,而她,则总能收获前者。

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只有良性循环的交换。

(五)不要去重新发明轮子
不论问题是什么样的,都有某些人在某些地方已经从事过同样的工作。

这确实是件悲哀的事:我们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遇到问题如果难以解决,最好的方法就是求助他人。

但这又回到原始问题,你有什么可以去交换他人的帮助?

所以必须要培养一些与对他人有用的能力,比如精通Office,比如会做旅游攻略,比如找得到好吃的,比如能P图,比如懂养生……

最起码,在桌上准备一些吃的。

你有才华就提供才华,没有才华就提供金钱能换来的东西。

反正原则很简单:没人愿意帮又穷又没能力的loser。

(六)找出最佳经验
找出这一行中目前的业绩领先者,然后去模仿他们。

写报告时做的最多功课就是对标研究。刚开始不理解,后来发现这个方法确实简单易行。

毕竟背景类似,执行力也相差无几,那就依葫芦画瓢,总能有个模样。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微调,就是自己特色。

对个人而言,看看校友的成长路径或许是最理想的参照。但有时一些背景因素看不到,可能会走偏。

(七)写采访提纲
可能你只有30分钟的时间跟一个也许再也不会见到的人呆在一起。

也不仅局限于采访。

和重要的人物见面,永远要准备好话题。

《图解整理术》给出的方法是,每天把经济、娱乐和自己行业的新闻刷一遍,搜集谈资,记下爆点。

保证和任何人见面都有社交货币可用。

(八)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如果你想借用别人的大脑,那就在问完问题后让他们放开谈。

技巧一:记笔记。

无论何时手上都要有个笔记本。这是尊重,表示自己对对方的观点给与了重视,当然也便于之后的整理。

技巧二:重述。

保证记录的观点正确,同时利于结束对方的偏题。

技巧三:旁敲侧击。

如果问题尖锐,最好借“有人说”“最近看报道有说”打开话题,兜个圈子,双方都有台阶下。

技巧四:留足后路。

最好留下联系方式,并表示如果以后还有问题,可能需要再次打扰。场面上至少不会拒绝,所以不要浪费这个机会。

(九)开有备而来的会
有效的头脑风暴要求先进行一些艰苦的工作。

这一点,从我们部门学到很多。

每次头脑风暴时,团队负责人自己会有一套提纲,其他人在之前准备好素材。开会时大家就事论事,补充完善框架,高效快速,利于执行。


今晚就分享这么多,推荐入手一本。

晚安好梦,勿忘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个工作基本技巧,让你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如何工作汇报
分享150个Excel主题颜色方案-制作Dashboard必备,PPT和Word中也可使用
职场小白, 如何快速搞定PPT的逻辑?
每天80%的努力,其实都在消耗你的职场寿命。
跳槽想涨工资?7个面试技巧78页PPT,Ye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