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合作互动
探究新知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反馈练习1
(二)速度
反馈练习2
(三)速度公式的应用
反馈练习3
速度表
(四)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反馈练习4
2.平均速度
【播放视频】我国“和谐号”高速列车疾驶时呼啸而过的短片及中学生运动会上运动员奔跑时的短片,结束后屏幕定格为两短片中的截图各一幅。
【比较异同】列车的运动和中学生的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
【设疑】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有的运动的慢,在物理学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板书】§1-2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感知运动的物体有快有慢,为新课引入做好铺垫)
【播放视频】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m栏比赛视频,视频结束后屏幕再现比赛中某时刻的图片2幅,【想想议议】
1.刘翔和其他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谁跑的快?你们小组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
2.如果你是终点裁判员,将如何判断谁跑的快?你们又是根据什么方法比较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板书】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反馈练习】1.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
【过渡】由以上实例分析可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因素。若路程和时间均不相同,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想想议议】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他们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构建路程和时间不相同的问题情景,为速度概念的建立埋下伏笔)
【温馨点拨】将他们的路程或时间变成相同的,然后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比较
【归纳总结】对于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1s内通过的路程或通过1m路程所用的时间
【引导点拨】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自学指导】在3分钟内快速阅读课本P20“速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的定义、公式?
3.速度的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4.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板书】二、速度: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公式:
4.单位:m/s(m·s-1) 、km/h(km·h-1)
1m/s=3.6km/h
5.人步行的速度:v=1.1m/s.
【释疑解惑】根据各相应单位的换算值求出m/s和km/h的换算关系.
1 m/s== km/h=3.6 km/h。
【反馈练习】2.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m/s,合   km/h
【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这项奥运会记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写出公式、代入数值、计算结果,写上单位,还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特别强调】一是: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运动中的速度、路程及时间;二是: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如果不统一要进行换算。
【反馈练习】3.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设疑】在一些路段,交通部门对汽车的运动速度有所限制,司机是怎样知道自己的汽车有没有超速的呢?
【课件展示】
【自学指导】在3分钟迅速阅读课文P20-21页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机械运动是如何分类的?
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4.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疑难点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板书】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恒定不变,另外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反馈练习】4.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视频展示】山地自行车运动员在上、下坡时的情景;列车进、出站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般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变化的)
【设疑】以上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变化的,那么,我们如何来比较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呢?
【引导讨论】通过公式v=s/t计算得到的速度能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路程)的快慢程度吗?
【总结】变速运动快慢的描述非常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描述运动的快慢,不过此时得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变速运动的特点,知道平均速度的意义)
观看视频,进行比较:
高速列车疾驶时运动的快,运动员在奔跑时,要比列车慢的很多
观看视频
回答:刘翔。
讨论后总结:
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回答:刘翔。
讨论后总结:
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用时短的运动快
完成反馈练习1
【交流归纳】:
方案一:
分别用他们的路程除以时间,计算每1s内运动的路程,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
方案二:
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也一定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求出通过1m路程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悟物穷理】:
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大,运动越快,故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更方便,更符合人的思维习惯
学生根据定义归纳速度的计算公式:
学生试着推导出速度单位m/s和km/h之间的换算关系。
完成反馈练习2
分析题意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已知:s=110m  t=12.91s
求:v
解:由公式可知,刘翔的速度为:
完成反馈练习3
通过课件了解:
速度表是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用来测量运行速度大小的仪表
了解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在课本划出以下内容:
1.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4.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
学生举例:
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乘自动扶梯上升的乘客。
完成反馈练习4
观看视频
交流、讨论后总结:
可以用公式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讨论、总结: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路程上或不同时间内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计算后的速度只能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位置)的快慢程度。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流程【见附件1】
梳理知识点,明确重难点
四、当堂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生生互批,教师点评【见附件2】
完成检测题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3
课后完成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二、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3.公式:v=s/t
4.单位米/秒,即m/s。常用单位是km/h。
单位换算:1m/s=3.6km/h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平均速度:表示平均快慢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什么是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第一章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 运动的快慢教案
§1—3运动的快慢
直线运动(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