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篇 · 每日读写73 | 《渡荆门送别》导读导写










《渡荆门送别》赏析 来自书香校园阅读 09:02

                每天一首原创音频陪伴你

温馨提醒:欢迎把诗词卡片保存到相册,随时复习查看


注解


①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②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③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品味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在四川生活,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真挚的感情,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各地沿长江而下,渡过荆门山后,眼前一片一望无际的原野:夜晚,江面平静,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白天,云生云现,犹如海市蜃楼,诗人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同时思乡之情也渐起。诗人以想象绘奇景,以真情抒乡愁:

渡荆门山后,眼前有怎样的奇妙景象呢?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野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中“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独特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将静止的山峰描绘出生机活力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不息的雄伟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境界高远。一个“入”字,形象地写出了气势的磅礴,流露了诗人喜悦、激扬的内心。传神凝练的用词用语,蕴藏着诗人愉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颔联勾勒描绘了楚地的山水,颈联又描绘了什么呢?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夜晚,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白天,仰望天空时,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犹如海市蜃楼一般。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通过大胆的想象极其真切地描绘出来,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勾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行着自己。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怎样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着笔,新颖独特,又更能衬托诗人的一片思乡情。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极具想象力的写景,以及有着无穷尽的思乡之情,楚地的奇景与蜀地的乡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渡荆门送别》的独特意境。



微写作


展开想象,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扩展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你也可以在文末留言处直接写出自己的想法哟~


领读老师简介


陈萍


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语文教师

昆山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能坚持不断学习,参加苏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认真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关注学生长远发展。

在多年教学中,始终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教育信条鞭策自己,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来都来了,不留个言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水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中考古诗词鉴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李白《渡荆门送别》
唐诗三百首其101:渡远荆门外
关于送别诗,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