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种伤痛药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外用药,伤痛药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体育、武术、公安、交通、工矿等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原因引起的跌打损伤在所难免,致使人体肌肉、关节、骨质神经发生某些病变,引起剧烈疼痛、肿胀等,给患者所带来的伤痛尤甚。这些病变多发生在室外,需要有一种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疗效迅速的药物。各种外伤所致软组织损伤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外治法是古今临床常用方法之一。目前用于该病症治疗的外用制剂虽不少,其其中相当部分疗效尚难以令人满意。借鉴中医药传统治疗外伤痛之所长,研制高效、速效的中药外用制剂,仍是社会和临床的迫切需要。本发明以传统治疗伤痛名方为基础组方,并经多年临床应用,证实其对于软组织损伤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使用便、费用低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疗效好,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的一种外用伤痛药。本发明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伤痛的一种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以下组分均以重量计)
本发明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的:
红花9~10份       龙血竭1~2份   土鳖虫2.5~3.5份  川芎1~2份
苏木6~7份        当归2.5~3.5份 马钱子2.0~2.8份  雪上一枝蒿2.5~3.5份
自然铜2.5~3.5份  骨碎补4~5份   草乌2.5~3.5份    麝香0.05~0.08份
降香6.0~6.8份    荜澄茄9~10份  三棱6~7份        莪术6~7份
半夏2.5~3.5份    天南星2.5~3.5份  穿山甲1~2份   全蝎1~2份。
本发明的组分还包括:
金果榄9~10份  海金砂2.5~3.5份  地黄9~10份  芒硝1~1.5份。
本发明的组分还包括:
樟脑2.5~3.5份  冰片2.5~3.5份  薄荷脑2.5~3.5份  松节油2.5~3.5份。
本发明优选的组分重量配比为
红花9.0~9.8份   龙血竭1.4~1.8份   土鳖虫2.8~3.4份   川芎1.4~1.8份
苏木6.0~6.6份   当归2.8~3.4份     马钱子2.0~2.6份   雪上一枝蒿2.8~3.4份
自然铜2.8~3.4份 骨碎补4.4~5.0份   草乌2.8~3.4份     麝香0.06~0.07份
降香6.0~6.6份   荜澄茄9.0~9.8份   三棱6.0~6.6份     莪术6.0~6.6份
半夏2.8~3.4份   天南星2.8~3.4份   穿山甲1.4~1.8份   全蝎1.4~1.8份
金果榄9.0~9.8份 海金砂2.8~3.4份   地黄9.0~9.8份     芒硝1.1~1.5份
樟脑2.8~3.4份   冰片2.8~3.4份     薄荷脑2.8~3.4份   松节油2.8~3.4份
本发明较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为:
红花9.2~9.6份   龙血竭1.5~1.7份   土鳖虫3.0~3.2份   川芎1.5~1.7份
苏木6.2~6.4份   当归3.0~3.2份     马钱子2.2~2.4份   雪上一枝蒿3.0~3.2份
自然铜3.0~3.2份 骨碎补4.6~4.8份   草乌3.0~3.2份     麝香0.060~0.065份
降香6.2~6.4份   荜澄茄9.2~9.6份   三棱6.2~6.4份     莪术6.2~6.4份
半夏3.0~3.2份   天南星3.0~3.2份   穿山甲1.5~1.7份   全蝎1.5~1.7份
金果榄9.2~9.6份 海金砂3.0~3.2份   地黄9.2~9.6份     芒硝1.2~1.4份
樟脑3.0~3.2份   冰片3.0~3.2份     薄荷脑3.0~3.2份   松节油3.0~3.2份。
所述的自然铜优选采用的是煅制方式;骨碎补优选采用的是烫制方式;三棱和莪术优选采用醋炙方式;穿山甲优选采用炮制方式。
本发明最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为:
红花9.4g        龙血竭1.6g      土鳖虫3.1g      川芎1.6g
苏木6.3g        当归3.1g        马钱子2.3g      雪上一枝蒿3.1g
自然铜(煅)3.1g  骨碎补(烫)4.7g  草乌3.1g        麝香0.063g
降香6.3g        荜澄茄9.4g      三棱(醋炙)6.3g  莪术(醋炙)6.3g
半夏3.1g        天南星3.1g      穿山甲(炮)1.6g  全蝎1.6g
金果榄9.4g      海金砂3.1g      地黄9.4g        芒硝1.3g
樟脑3.1g        冰片3.1g        薄荷脑3.1g      松节油3.1g。
本发明以上所述的药物组分,配以药剂学上合适的辅料,可以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外用剂型。
本发明外用剂型酊剂组成及制备过程为:
红花9.0~9.8g   龙血竭1.4~1.8g   土鳖虫2.8~3.4g   川芎1.4~1.8g
苏木6.0~6.6g   当归2.8~3.4g   马钱子2.0~2.6g   雪上一枝蒿2.8~3.4g
自然铜2.8~3.4g 骨碎补4.4~5.0g 草乌2.8~3.4g     麝香0.06~0.07g
降香6.0~6.6g   荜澄茄9.0~9.8g 三棱6.0~6.6g     莪术6.0~6.6g
半夏2.8~3.4g   天南星2.8~3.4g 穿山甲1.4~1.8g   全蝎1.4~1.8g
金果榄9.0~9.8g 海金砂2.8~3.4g 地黄9.0~9.8g     芒硝1.1~1.5g
樟脑2.8~3.4g   冰片2.8~3.4g   薄荷脑2.8~3.4g   松节油2.8~3.4g
制成1000ml。
本发明工艺过程为:(1)以上二十八味药,龙血竭、樟脑、冰片、薄荷脑、松节油五味加70~100%乙醇50~100ml溶解,备用;
(2)麝香加70~100%乙醇1~20ml溶解,备用;
(3)芒硝加5~40ml水溶解后,过滤,得滤液,备用;
(4)其余草乌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粗粉,加50~95%乙醇100~400ml浸渍20~100小时,然后进行渗漉,加4~12倍量50~95%乙醇,流速为1~5ml/min·kg,收集渗漉液约600~900ml,备用;
(5)将上述4项备用溶液一起混匀,加入50~80%乙醇调至1000ml,搅拌,放置12~72小时,过滤,罐装,即得。
本发明最佳的工艺过程为:
以上二十八味药,龙血竭、樟脑、冰片、薄荷脑、松节油五味加95%乙醇80ml溶解,备用;麝香加95%乙醇10ml溶解,备用;芒硝加20ml水溶解后,过滤,得滤液,备用;其余草乌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粗粉,加70%乙醇200ml浸渍60小时,然后进行然后渗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共加9倍量70%乙醇,流速为3ml/min·kg;收集渗漉液约800ml,加入芒硝水溶液及上述两种醇溶液,加入60%乙醇调至1000ml(含醇量为58—68%),搅拌,放置48小时,过滤,罐装,即得。
本发明之药物吸收了传统伤科医方《良方集腋》之“七厘散”、《正骨心法》之“散瘀和伤外用方”、《经验方》之“伤筋药水”等之精华,选定红花、龙血竭、草乌、半夏、天南星、马钱子、自然铜等医治伤者形成了本发明处方之雏形,后经发明人结合几十年用药经验及借鉴现代伤科专家处方精华,确定本方。
软组织损伤后局部肿痛,乃因外力扭挫,经络不通,气血壅滞所致,外治之当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为组方大法。方中红花、龙血竭、土鳖虫三药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见长而为君药。川芎、苏木、当归强化君药理伤止痛之效,马钱子、雪上一枝蒿、自然铜、骨碎补、草乌善通经络、诱达关节、消肿止痛,麝香、降香、筚澄茄、三棱、莪术以行气活血、破积散结,半夏、天南星消肿散结且配穿山甲、全蝎搜剔经络、直达病所,共为臣药。
另外,本发明还为了提高用药效果,佐以金果榄、海金沙、生地黄、芒硝以清瘀热。使之以樟脑、冰片、薄荷脑、松节油等辛香走窜,既可畅血行散瘀血,又可通气机以止疼痛,还可促药力之透达。本方诸药君、臣、佐、使配合得宜,相得益彰,共奏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本发明的临床研究资料
本发明之伤痛药在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三所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现将三所医院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对本发明的临床试验结论
根据本品的临床批件,以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部属临床药理基地为临床研究负责单位,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参加单位,进行红花伤痛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挫伤、扭伤)属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客观的评价,共观察了468例,其中挫伤288例,试验组68例,对照组69例,扩大组150了;扭伤18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扩大组60例。通过临床试验,讨论如下:
1、红花伤痛酊是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酊剂,其组方以红花、龙血竭、土鳖虫、川芎、当归、雪上一枝蒿等二十几味药组成。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治疗各种外伤瘀肿疼痛。
2、随机对照两组挫伤总疗效:治后3天试验组总有效率36.23%,与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治后5天试验组总显效率60.86%、总有效率97.10%,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1;治后7天试验组总显效率92.75%,总有效率97.10%,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1。扩大组治后3天、5天、7天的疗效与试验组相似。
3、随机对照两组扭伤总疗效:治后3天试验组总显效率11.67%,总有效率70.00%,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后5天试验组总显效率58.33%、总有效率98.33%,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1;治后7天试验组总显效率90.00%,总有效率98.33%,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1。扩大组治后3天、5天、7天的疗效与试验组相似。
4、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挫伤治后在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消除瘀斑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扩大组挫伤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及消除瘀斑等方面与试验组相同。
试验组扭伤治后在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方面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1。在消除瘀斑方面,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扩大组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及消除瘀斑等方面与试验组相同。
以上说明本品确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红花伤痛酊应用过程中除个别病例出现轻度皮肤搔痒及皮疹外,未见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对心、肝、肾、血象等无不良影响,提示该药在临床推荐剂量疗程范围内外用是较为安全的。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部属临床药理基地对本发明通过临床试验,结论如下:
1、红花伤痛酊能改善扭伤和挫伤的瘀肿疼痛,提示本品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功效。
2、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试验药疗效优于对照药。
3、临床上偶可出现局部轻度皮肤搔痒及皮疹过敏症状,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对心、肝、肾、血象无毒副作用。
4、本品是治疗外伤瘀肿疼痛安全有效新药。
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本发明的临床试验结论
根据本品的临床批件,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红花伤痛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挫伤、扭伤)属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试验,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作客观的评价。共观察了153例,其中挫伤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开放组45了;扭伤30例,均为扩大组。
1、红花伤痛酊是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酊剂,其组方以红花、龙血竭、土鳖虫、川芎、当归、雪上一枝蒿等二十几味药组成。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治疗各种外伤瘀肿疼痛。
2、随机对照两组挫伤总疗效:治后3天试验组总有效率35.90%,疗效与对照相同;治后5天试验组总显效率58.79%、总有效率97.44%,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5;治后7天试验组总显效率92.31%,总有效率97.44%,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5。
3、扩大组扭伤治后3天总显效率3.33%,总有效率66.67%;治后5天总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96.67%;治后7天总显效率83.33%,总有效率100%。
4、单项症状疗效:治后在改善挫伤、扭伤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瘀斑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挫伤肿胀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以上说明本品确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红花伤痛酊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心、肝、肾、血象等无不良影响,在目前的外用剂量疗程范围内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外用药。
三、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对本发明的临床试验结论
根据本品的临床批件,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对红花伤痛酊进行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挫伤、扭伤)属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出客观评价,与已知有效药物红花油作出对比观察,并对该药应用的安全性作确切的评价。共观察了105例,其中扭伤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挫伤扩大组45例。
1、红花伤痛酊是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酊剂,其组方以红花、龙血竭、土鳖虫、川芎、当归、雪上一枝蒿等二十几味药组成。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治疗各种外伤瘀肿疼痛。
2、随机对照两组扭伤总疗效:治后3天试验组总显效率10%,总有效率70%,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后5天试验组总显效率56.7%、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1;治后7天试验组总显效率86.7%,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扩大组挫伤总疗效:治后3天总显效率4.4%,总有效率40.00%;治后5天总显效率64.4%,总有效率95.5%;治后7天总显效率91%,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非常显著P<0.01。扩大组治后3天、5天、7天的疗效与试验组相似。
4、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扭伤治后在疼痛、肿胀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扭伤治后在压痛、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在消除瘀斑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扩大组挫伤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及消除瘀斑等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以上说明本品确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红花伤痛酊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心、肝、肾、血象等无不良影响,在目前的外用剂量疗程范围内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外用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本发明可以按发明内容所述的任一方式实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原料为红花9g、龙血竭1g、土鳖虫2.5g、川芎1g、苏木6g、当归2.5g、马钱子2.0g、雪上一枝蒿2.5g、自然铜2.5g、骨碎补4g、草乌2.5g、麝香0.05g、降香6.0g、荜澄茄9g、三棱6g、莪术6g、半夏2.5g、天南星2.5g、穿山甲1g、全蝎1g。
工艺过程为:(1)龙血竭70~100%乙醇50~100ml溶解,备用;
(2)麝香加70~100%乙醇1~20ml溶解,备用;
(3)其余药,粉碎成粗粉,加50~95%乙醇100~400ml浸渍20~100小时,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进行渗漉,共加4~12倍量50~95%乙醇,流速为1~5ml/min·kg,收集渗漉液约600~900ml,备用;
(4)将上述2项备用溶液一起混匀,加入50~80%乙醇调至1000ml(含醇量为50—85%),搅拌,放置12~72小时,过滤,罐装,即得。
实施例2
其它成分同实施例1。金果榄9g、海金砂2.5g、地黄9g、芒硝1g、樟脑2.5g、冰片2.5g、薄荷脑2.5g、松节油2.5g。
工艺过程为:(1)龙血竭、樟脑、冰片、薄荷脑、松节油五味加70~100%乙醇50~100ml溶解,备用;
(2)麝香加70~100%乙醇1~20ml溶解,备用;
(3)芒硝加5~40ml水溶解后,过滤,得滤液,备用;
(4)其余药,粉碎成粗粉,加50~95%乙醇100~400ml浸渍20~100小时,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进行渗漉,共加4~12倍量50~95%乙醇,流速为1~5ml/min·kg,收集渗漉液约600~900ml,备用;
(5)将上述3项备用溶液一起混匀,加入50~80%乙醇调至1000ml(含醇量为50—85%),搅拌,放置12~72小时,过滤,罐装,即得。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红花10g    龙血竭2g    土鳖虫3.5g    川芎2g
苏木7g     当归3.5g    马钱子2.8g    雪上一枝蒿3.5g
自然铜3.5g 骨碎补5g    草乌3.5g      麝香0.08g
降香6.8g   荜澄茄10g   三棱7g        莪术7g
半夏3.5g    天南星3.5g    穿山甲2g    全蝎2g。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其它原料同实施例3,金果榄10.0g   海金砂3.5g   地黄9.0g   芒硝1.1g
樟脑2.8g   冰片2.8g   薄荷脑2.8g  松节油2.8g。制备步骤同实施例2
实施例5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红花9.6g    龙血竭1.7g    土鳖虫3.2g     川芎1.7g
苏木6.4g    当归3.2g      马钱子2.4g     雪上一枝蒿3.2g
自然铜(煅)3.2g 骨碎补(烫)4.8g 草乌3.2g   麝香0.065g
降香6.4g    荜澄茄9.6g    三棱(醋炙)6.4g 莪术(醋炙)6.4g
半夏3.2g    天南星3.2g    穿山甲(炮)1.7g 全蝎1.7g
金果榄9.6g  海金砂3.2g    地黄9.6g       芒硝1.4g
樟脑3.2g    冰片3.2g      薄荷脑3.2g     松节油3.4g
制成1000ml。
其它步骤同施例2
实施例6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红花9.2g    龙血竭1.5g    土鳖虫3.0g     川芎1.5g
苏木6.2g    当归3.0g      马钱子2.2g     雪上一枝蒿3.0g
自然铜(煅)3.0g 骨碎补(烫)4.6g 草乌3.0g   麝香0.060g
降香6.2g    荜澄茄9.2g    三棱(醋炙)6.2g 莪术(醋炙)6.2g
半夏3.0g    天南星3.0g    穿山甲(炮)1.5g 全蝎1.5g
金果榄9.2g  海金砂3.0g    地黄9.2g       芒硝1.2g
樟脑3.0g    冰片3.0g      薄荷脑3.0g     松节油3.0g
制成1000ml。
其它步骤同施例2
实施例7
原料重量配比为:
红花9.4g    龙血竭1.6g    土鳖虫3.1g    川芎1.6g
苏木6.3g        当归3.1g        马钱子2.3g      雪上一枝蒿3.1g
自然铜(煅)3.1g  骨碎补(烫)4.7g  草乌3.1g        麝香0.063g
降香6.3g        荜澄茄9.4g      三棱(醋炙)6.3g  莪术(醋炙)6.3g
半夏3.1g        天南星3.1g      穿山甲(炮)1.6g  全蝎1.6g
金果榄9.4g      海金砂3.1g      地黄9.4g        芒硝1.3g
樟脑3.1g        冰片3.1g        薄荷脑3.1g      松节油3.1g。
以上二十八味药,龙血竭、樟脑、冰片、薄荷脑、松节油五味加95%乙醇80ml溶解,备用;麝香加95%乙醇10ml溶解,备用;芒硝加20ml水溶解后,过滤,得滤液,备用;其余草乌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粗粉,加70%乙醇200ml浸渍60小时,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进行然后渗漉,共加9倍量70%乙醇,流速为3ml/min·kg;收集渗漉液约800ml,加入芒硝水溶液及上述两种醇溶液,加入60%乙醇调至1000ml(含醇量为58—68%),搅拌,放置48小时,过滤,罐装,即得。
实施例8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红花9.8g   龙血竭1.8g    土鳖虫3.4g     川芎1.8g
苏木6.6g   当归3.4g      马钱子2.6g     雪上一枝蒿3.4g
自然铜(煅)3.4g 骨碎补(烫)5.0g 草乌3.4g  麝香0.07g
降香6.6g   荜澄茄9.8g    三棱(醋炙)6.6g 莪术(醋炙)6.6g
半夏3.4g   天南星3.4g    穿山甲(炮)1.8g 全蝎1.8g
金果榄9.8g 海金砂3.4g    地黄9.8g       芒硝1.5g
樟脑3.4g   冰片3.4g      薄荷脑3.4g     松节油3.4g
制成1000ml。其它步骤同实施例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麝香舒活灵的制作
麝香祛痛喷雾剂(樱花牌)
活血通经络 散瘀止痛的红花擦剂
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微头条
跌打损伤秘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