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忆在母校”南无“的日子

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简称“南无”。                     

   一九五九年毕业生:方鹤铭

一九五二年,南京电信工业学校筹备,

一九五三年,更名华东第一工业学校,

一九五六年,更名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1957年”南无“全景

一、进入南无校

1956年,我考入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无线电机专业学习,学制三年当年我们这一届招收了近二千名初中毕业生就读。学校设置的专业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制造、电真空制造、无线电零件制造、雷达制造、无线电测量仪器制造等专业。总之,根据专业需要而设置课程。

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是我国设立的第一所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的发展。周恩来总理、陈毅、谭震林、曾到校视察。几十年来学校已经为国家培养15,000多名电子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部分学生走上单位的领导岗位,大部分都是各单位的技术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风是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学校在1955年就聘请四位苏联专家帮助指导教学工作,许多课程是采用或参考苏联资料编写的讲义,不仅供本校使用,而且推广到兄弟学校。

经过几年的发展,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学校规模很大,在御道街校园,办公大楼、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大楼、生产车间和相应生活所需设施齐全。

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能力。基础教学有数学、无线电基础、电工学、外语(俄语)、制图等科目,还有生产实践,学习车工、铣工、钳工装配和调试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等技能。

期末考试采用苏联方式:笔试和口试二种考核方式,开始,同学们不甚适应口试方式。所谓口试就是主考老师让同学抽取考题,给十分钟准备,到时间面向老师回答所抽取的三道题目答案。若回答顺畅还好,略有回答不顺,则老师会追问不舍,该同学就很被动,所以同学们都很紧张、害怕。但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方式,成绩好的同学很快适应这种考试。

”南无“大门遗址’

朱校长(左第三位)和粤港澳“南无同学会”负责人合影

”南无“教学大楼

”南无“办公大楼

”南无“实验大楼

二、计算机之路

1958年,当我将进入三年级专业学习前,我国发展计算机事业需要一批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人员。中央有关领导要求院校挖掘潜力与科研单位合作培养人才。15所与我校朱启銮校长合作,开设计算机专业班。在暑假期间挑选95名优秀生(二个无线电机专业班),转入计算机专业学习。

我们无线电机专业两个班学生转为计算机专业,即计301和计302班。由尉维孝等二位老师讲授专业课。不过,只有二门课,一是计算机原理,二是脉冲电路。老师也是转行过来,当时没有更多教材和资料。

经过一个学期的专业课程教学后,于1959年5月,到北京电子部第十五研究所实习。边实习边工作,研究室也需要人手协助。十五所是1958年刚成立的新单位,在临时所址简陋的房间内开展研究工作。

生产车间

   学生实验场景

  与尉维孝老师留影

在北京实习的15位同学与领队冯老师在颐和园临别合影

三、哈军工深造

我和十四位同学被十五所领导委派赴哈尔滨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一系(空军)研究室实习。该室当时承担空军专业计算机的研制任务,我被分配参与研究晶体管磁芯存储线路开发。主要任务是向老师们学习,充当助手。由于在学校时计算机课程教材不多,尤其是晶体管的有关知识很少。我们在哈军工这段时间学到了磁芯存储器的原理、构造,为今后从事存储器专业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特别是驱动电路和有关晶体管线路,脉冲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对今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在哈军工实习和工作到1959年底结束,回到北京十五所(当时在雍和宫附近:南菜园)。

1959年11月14日,哈军工一系欢送南无实习同学合影:第一排左第六是王主任,第七位易晓东教授;第三排左第三位嵇启先,第九位康继昌,他们都是知名的计算机专家。

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合影

四、毕业分配有线电厂

我们计算机专业的两个班同学延迟半年才结束在北京的实习生活,就地进行毕业分配。

由于当时计算机事业引起许多单位重视,急需专业人才,显然这95位同学成为抢收对象。像十五所、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七三八厂)优先分配,给十五所40-50人,中科院计算所10多人,738厂10人,其他单位有电子部机关、标准化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6所)、南京有线电厂和本校都有所获。

我们下一届没有计算机班,到1961年才有毕业生走出校门。

1959年,计301班毕业,师生留影

五、学校照片的由来

我在这里说明一下,学校的一些历史相片如何能保存下来?普通学生一无相机,二无技术。我在二年级时有位任课老师,他是学校的兼任摄影工作,需要助手帮助他在课余时间做些整理工作,我邀了一位苏州老乡女同学龚之曼(毕业分配在十五所)参加,我们经常在课余时间成为老师的助手。于是我学到了摄影、暗房冲洗胶片、化工材料、相片印制、放大等一系列技能,因此也获得了有关学校风光照片和学校里学生的活动照片。

参加工作后我在1960年的困难时期,买了第一架上海牌120照相机,这就是我喜欢摄影的开始,到改革开放后有了一台尼康单镜头反光相机。

1988年,俞校长到广州华南计算机公司看望同学。 

回忆录于离开母校六十二年以后的2022年4月,写于广州。

(下一篇:我的计算机之路)

方鹤铭简历:

   1939813日生于苏州市,祖籍安徽歙县,中共党员。19569月考入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就读于无线电机制造专业。1958年转入电子计算机专业,19595月至电子部第十五研究所实习,随后安排前去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軍事工程学院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年底返回北京,学校就地毕业分配工作单位,到北京有线电厂(738厂)三科调试104计算机。1963年转入电子三室参加DJS-121机内存设计工作。1966年调至贵州凯里三线830厂工作,负责试制各型计算机的内存,主持生产工作,被评为工程师。1983年,调到广州华南计算公司,负责引进计算机的内存方面工作。1990年,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兼管计算机用户协会,计算机信息收集。1999年退休,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主办的华南金融电脑杂志社任编辑部主任5年。

照片选介

 几位老同学重返校园合影

男生宿舍

女生宿舍

学生在车间劳动

参加收音机生产

装配收音机

三勤牌收音机

绕制变压器

装配12寸黑白电视机

军训中的威武队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毕业生四年生活个人总结
807期B|| 张妥系列散文:学校( 十六)在西安航校1 /杨莉诵读
热烈庆祝市财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五届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高考报志愿,最好的建议就是不建议
浅谈美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到底有何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