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市12张图

从简:

2016年投资总结

2016年账户加总收益率为12%,HS300年内涨幅 -11.28%,跑赢23个多点,相对来说,还算满意吧。但其中大约有一半收益来自于打新股,所以实际上的成绩有点惨不忍睹。 最近几年的历史收益率: 年末合并持仓:招行40%,兴业40%,格力11.5%,平安5.5%,南行3% 今年由于市值打新,为了最大化新股收益,10...展开
2016年账户加总收益率为12%,HS300年内涨幅 -11.28%,跑赢23个多点,相对来说,还算满意吧。但其中大约有一半收益来自于打新股,所以实际上的成绩有点惨不忍睹。
最近几年的历史收益率:
年末合并持仓:招行40%,兴业40%,格力11.5%,平安5.5%,南行3%

今年由于市值打新,为了最大化新股收益,10月份开始陆续开了8个新账户,一半账户沪市深市市值都配了,一半只有沪市。今年共中新股13个,大部分都是大盘股,目前还有5个没有开板或上市,所以只保守考虑了其中部分收益。
另之前统计收益率时都只统计了主账户,分账户持股基本相同,就没合并统计。从2016年开始,由于账户众多,统一开始合并统计。
今年持仓种类没有变化,但换手率超过30%。主要是上半年先从招行换到兴业,半年报后又从兴业换到招行,搬了一个来回,最后仓位却没啥变化,纯属无用功。不但没得到好处,反而两边打脸。看来搬砖不是我的长项,以后还是老实一点比较好,或者说对于投资,屁股比脑袋有时候好使。

至于为啥来回折腾,简单点说就是报表不达预期,然后心里想当然的做了不合理的预测。这说明根据企业的短期业绩来做未来预测很不靠谱,当然不只我预测出错,好多大神也一样,难怪老巴说即使是他也不知道自己旗下企业的明年业绩。
招行2015年年报不达预期,2016年一季报好于预期,中报又表现优秀,三季报中收及营收则大幅低于预期(管理层后面有解释是因为税收做了调节)。如果按照短期业绩来投资,投资者会不知所措,被耍的团团转。实际上投资需要的是大视野、大格局,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的核心竞争力,没必要去计较短期的业绩波动,更不要自作聪明地试图预测这种波动,否则迟早被打脸。
优秀的企业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做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突变,如果企业自己已经证明优秀,请多给点耐心。当然也没有完美的企业,就像不能用放大镜看美女一样,揪着细节瑕疵不放,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肯定是不行的。
看完兴业2016年的中报后,对兴业的资产质量担忧更深了。不论是从区域的贷款结构或增量,还是不同行业的具体不良数字。虽然2015年底之前兴业与招行的核销前不良贷款率以及关注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中报的核销前逾期重组贷款比率相比招行却开始显著上升,而之前预期该指标应该与2015年报中走平的趋势一致,至少不能高于同业。虽然公司中报中解释大幅增长的重组贷款是由于总部下放贷款重组权利所致,但很容易让人想到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也要考虑新上任的行长有甩包袱的动力,所以只能等2016年的年报再看。

另外招行的中报显然看上去要比兴业的更有信服力,不论是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还是公开程度,还是字里行间的真诚、自信与从容不迫,都有比较明显的对比。
所以如果荒岛十年,我可能还是只会选招行。兴业我也是观察了好多年才开始信任,应该能确认它还是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的,只是可能没有招行那么稳定。其过去多年的ROE、成长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业务创新能力,都足以证明其十分优秀,甚至可以说过去十年兴业的表现应该说要大大好于招行。这也使得我之前死守招行而长时间旁观兴业的策略受损严重,错过了兴业遥遥领先同业发展的一段。虽然目前看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兴业既然已经用那么长时间证明了自己,那不妨再等等看看。何况兴业的估值如此之低,市场本已经反映了最坏的预期了,就没必要再踩上一只脚了。有人以为中信H的估值比兴业要低,毕竟PB要低得多,但我窃以为两者差不多,显然PB不是银行估值的唯一标准。如果从长期看,或者考虑A股打新,兴业显然更值得拥有。
以上对兴业的评判都是与招行进行对比得出,但相对其他银行股,无论质地上还是估值上,兴业都有比较优势,这也是坚定持有它的原因。中间为了深市打新,短暂的持有过平安银行,但始终不踏实,远低于同业的资产质量指标,以及后面的管理层动荡,都显示这家公司的不稳定状态。持有少量南京银行的理由是这家城商行过去几年的经营相当不错,各项指标接近甚至超过优秀的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较高,拨备非常厚实,管理层大量持股,相对于与之接近的宁波银行更是有估值优势。但实际其估值当然是超过招行兴业的,考虑市值大小,给予了一定的估值溢价,虽然这完全没有道理。持有南行主要还是想分散一点过于集中的仓位,但由于与内心价值不符,所以也一直不敢提高仓位,反而在今年年底的领先上涨中换了一半回招行,目前看有一点小的相对收益,这倒是其次,但心里更踏实。至于大行里表现优秀的建行,5月份的时候确实也动过心思,但还是没能下得了决心。大行实在是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如果分红率能提高到50%以上,就能大大提升其内在价值了。主要也是对天朝还能过几年好日子信心太足,所以对手中的股份行还是有更多的期待。建行的资产质量各项指标应该是几家银行里面最好的,水分肯定有,但还是只能相信数据,不然就只能瞎编瞎想,更不靠谱。能挺到现在还稳居上游没被打爆,还是有相当内功的。
需要吐槽一下的是兴业今年的低价定增,居然无耻到要以上年的净资产价格增发。有人认为增发只摊薄了净资产1个多点,不必太计较,但个人认为实际损失内在价值达6%,详见兴业增发的损失 兴业如此坑中小股东,是不是就要弃之如敝履呢?不能,因为即使考虑这些损失,股价还是大大低估呀。其他几家持有过的民生、浦发也都一样坑过,唯一就招行没有。优秀公司如此,烂公司就更不用说了,A股生态就是这样,也没办法。兴业这还算好的,因为下半年就碰到了更要命的格力低价增发了。
格力是去年股灾期间换的股票,之前也一直有跟踪,其优秀自不用赘述。格力在熔断股灾后几乎处于最低价附近停牌,时间达半年之久。搞出了一个底价增发130亿收购银隆的方案,加上配套融资,对中小股东的摊薄达20%,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抢劫!且不说收购的银隆资产及业务前景不明,单说低价增发就割了原中小股东一大块肉了。用大幅低估的优秀公司股权去收购一个两年估值跳升、信誉可疑、技术路线不定、销售靠赊账、未来还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资本的公司,简直是世上最烂的交易了。更何况,格力的账上还躺着1000亿现金。为何不用现金收购,哪怕200亿甚至300亿对老股东来说都更划算。大股东和管理层都知道珍惜自己的股权,不肯被稀释,银隆的股东肯定也清楚格力股权的价值,不然没必要指定用格力股权收购,因为这是一个让一些不明就里的股东和公众觉得不那么贵的交易,你看,才130亿!辛亏这次收购被以证金为首的中小股东们联合投票否决了,这是值得纪念的历史性胜利!
胜利的阴影下失败的种子却在悄悄种下,我犯了大错。在否决收购复牌后的几天,股价居然只是微涨,在内在价值明显提升了一大截的情况下,有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加上一段时间换手率奇高,还有原来一直观望的管理层大幅买进,都几乎证实了之前一直传言的资产慌下大举投资股市的保险资金正在进入,此时市场上保险资金正在大肆收购举牌的公司也风头正劲,甚至由此激起了市场的做多情绪。于是,我也有点小兴奋了,脑子一热,没有考虑太多就开了融资买入。开始没有准备买很多,想着后面用新股的钱垫上就是,不算融资。可是随着刘主席的妖精论,保监会迫于压力开始介入,并限制保险资金投资股市,市场情况发展一步步大幅超出预期,再到后来逼得前海人寿发声明不再增持格力并择机退出格力,最后剧情彻底反转,格力则一路大幅下跌。在夹头习惯性的看到大跌就想买,以及《影响力》中描述的“承诺与一致”的强大心理压力下,中间有过几次小幅加仓,后面也有反弹后的退出机会,可犹豫中又想等等年底的吃饭行情。哪知美联储加息,债市下跌,萝卜章更引发连串危机,年底行情彻底熄火,半年的涨幅收益两个星期就跌没了。
格力的融资仓保留到现在,目前小亏三四个点。自从融资以来,竟一度惶惶恐恐,夜不能寐,不是因为担心该价位的格力是否值得投资(这个没有疑问),而是为自己的投资纪律感到深深的担忧。即使坚持了多年的信仰(绝不融资),在遇到贪婪的人性的时候,如此脆弱,不堪一击。事后复盘看,当时如果没有后面监管的强力介入,格力肯定是会被举牌的,从投机来看,胜率还是挺大的。但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料到后面出那么多事?所以其实最开始的融资不算犯大错,但后面的加仓几乎就是在赌了。即使赌赢了,也无关大局,多出的收益也不会让我感到多大的满足,反而是持有期间的各种担心、困扰和冲突,几乎让我从一开始就注定输惨了。遥想2014年银行股8%股息的时候,我都一再压抑住了一颗想上融资的心,没想到在坚持了两年后却晚节不保。这就像年轻人欲望旺盛时刚拒绝了一个投怀送抱的性感美女,却在随后某个寂寞难耐的夜晚随便上了一个年老色衰的妇人,并准备和她长相厮守。这酸爽……谁能体会?(格力虽不错,但此时的性价比远不如两年多前的银行股)
说明一下,格力的融资仓位大概占总仓位的5%,所以加上融资实际上格力的仓位为17%。融资尽管不大,但也远远超过了最开始的目标。目前计划在年报后择机退出融资。记录一下,以此为戒。
今年的最大仓位兴业亏损了约2%,招商则上涨了约2%,差不多抵消。但由于错误的搬砖行为,产生了一定的亏损。今年盈利的持仓股票除了格力(上涨18%)之外,还有南行(13%),以及招行AH的搬砖。
招行H股在年初的港股下行中跌了30%,使得H/A折价从97%左右下跌到最低73%左右,我从80%时开始把招行A换成招行H,最低75%时又换了一部分,本来想到72%时再换一部分,没有等到。后来H/A上升到90%左右时换回来一半,目前还留有一半,有几次想换回来,刚一准备好就掉下来了,就一直没换成,后面就懒得管了,主要是也不用凑新股市值。事后看,H折价那么多的时候应该多换点才对,但港股跌起来凶狠,一个半月就30%,后面一天跌5%,也是有点害怕,想再等等。所以很多事情就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大家都恐惧的时候,多少自己也是有点恐惧的,要做到完全理性,除非你不是人。
换招行H的时候也买了一点H股ETF,后来跌得很惨的时候也参与了H股B(其实有点受人影响),但自己翻来覆去也算不明白,考虑B类溢价以及高的融资利率,思来想去还是把它处理了,所以不明白的东西是拿不住的。有些看似搞得很明白的其实也不一定都对,所以投资还是尽量不要碰这些复杂的,只找一尺栏就对了。H股B几乎没赚,H股ETF小赚了一点,主要是出于对H股中大部分公司的不信任和不确认,所以换招行H时就一起换回来了。
2016年是A股和港股都比较惨的一年,恒生指数稍好于上证指数,基本没亏。自己在雪球上创建的模拟港股组合基本与恒指持平,而在A股随便创建一个组合就能大幅跑赢指数,看来还是A股韭菜比较多。当然港股因为研究比较少,视野也比较窄,没跑赢也比较正常。讽刺的是,我创建的A股模拟组合居然跑赢了自己的实盘组合。那是因为今年重仓的银行股表现实在是太差,除了城商行,大部分在盈亏边缘。而今年的大盘蓝筹中的基建类,白酒类都有近50%的涨幅,汽车、家电也有10~20%的涨幅。

希望2017年风水轮流转,银行股能有一个好收成。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格力电器(SZ000651)$收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聊招行大跌
山长 清一:在中国市场,比投机和价值投资更好的方法,是“价值投机法”
再说说兴业银行的预期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29日,今天上线的内容为《夹缝中求生——2019年建行...
[转载]熊市中持有银行股四年,65%以上的收益率
时光如镜: 2015投资总结
[转载]说说融资、孖展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