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者安全】 CPSG.5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CPSG.2

目标五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一)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三)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检验验结果极度异常,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信息通知临床,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涉及危急值的检验、检查科室主要包括:检验科、心电图检查、医学影像检查(CT、腹部超声、妇产科超声、超声心动、内窥镜等)、核医学科(肺栓塞)等。     

       随着医院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危急值管理已成为衡量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已逐渐从危急值制度与流程建立过度到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价上,在监管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以保证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运行,并运用相关的定量指标进行科学评价。为此2017中国患者安全目标提出了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我们对每各方面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解读:



       

一、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目前国内各家医院虽然都建立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但要真正发挥作用应制定出规范的可操作的流程,做到危急值报告及时、准确、可追溯、指标可监控可考核。

  1. 及时:各医院应根据情况制定对危急值核实无误后最长的报送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保证临床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住院、门诊等病人均应建立可资报告的人员,特别是门诊、急诊病人等节假日出现危急值时应规定报送的对象。

  2. 准确: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危急值警示,提醒临床及时处理并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报送错误;对于报送结果应含病人姓名、住院号、病房、床号等信息,并要求接受者和检验科报送人员相互复述结果确认,避免在报送过程中出现听错、记错的情况发生。




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各医院实验室检测项目应与临床医师共同商讨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以适合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并由医务处牵头定期进行评审,对于特殊科室的某些特殊病人(如血液科与肿瘤化疗病人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胸外科换瓣术患者、口服法华令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等)可采用可实行单独的危急值范围,这样可以降低临床和实验室的工作强度,增加危急值临床的临床价值,达到精准的要求。临床医技科室如对危急值要求修改或新增危急值项目时,应将要求书面成文,由科主任签字后提交医务处,由医务处组织专家讨论。

   为达到可追溯的要求,应要求实验室和临床双方规范危急值报告记录,包括报送和接受时间,报送人和接受人的姓名或工号等。


     

三、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

       国家卫计委已明确应将危急值报告纳入实验室关键质量指标,因此医疗机构应对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每月)检查和评估,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危急值通报率,危急值通报及时率等。同时应不定期抽查危急值报告的正确率、有无漏报情况等。



    

基于以上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相关内容的解读,提出如下建议:


  1. 各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每年至少总结两次,重点追踪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是否因有危急值的报告而改善预后,并进一步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3. 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4. 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

  5. 对危急值项目需进行不定期维护。临床医技科室如对危急值要求修改或新增危急值项目时,应将要求书面成文,由科主任签字后提交医务处,由医务处组织专家讨论。

 



【相关链接】

【患者安全】中国医院协会 发布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患者安全】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细目

【患者安全】CPSG.1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患者安全】CPSG.2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患者安全】CPSG.3  确保用药安全

【患者安全】CPSG.4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作者:夏    云  张莉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放射科被认定未及时报告危急值致患者死亡,法院判罚医院赔偿8万8
护士,不要小看了患者的“危急值”!
危急值报告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