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三种医院投资模式的结构性分析


——暨把握“结构演变”中的医疗健康投资机会(中)

以医疗(医院)服务为代表


我们不去保利俱乐部,我们也不去曝光医生回扣(提到这个,鲁迅先生也会爬出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缕缕那又硬又粗的一字胡,用带着黄酒和烟味的绍兴话说:唉,不说了!...然后,开始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它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 一杯咖啡的豆子也就2块钱,冲出来放到五星级宾馆就到60元,你咋不分析中间的利益呢?) 


不扯了,回到主题,上一篇结构分析的文章是十一期间写的,链接为:把握“结构演变”中的医疗健康投资机会【上】

 

这一次,以医疗(医院)服务的3个典型模式为例,做简要分析,供探讨。

PS:雨青同学为本文做了重要基础工作,在此表示感谢!雨青同学拥有扎实的医疗研究经验,如有投资管理需求,并希望与其联系潜在机会,可以告知我。


本文只是简要分析,先拍个砖而已,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和更多资深人士交流之后再线下讨论。



一.管窥“结构演变”,洞悉投资机会

 

1.一个基本事实:2005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4年已接近3万亿;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


2.一个简要推算:2015年-2020年期间,健康服务业需要至少保持年均15%的增长

 (这跟给了你2015年的GDP总额,然后又有国家定的2020年目标GDP总额,然后让你算增长率一样一样的,初中生也可以媲美经济学家。)


3.一个基本现状:粗狂式划分,健康服务业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机构三大板块;其中制药和医疗器械在过去的15年(2000年以来)经历了几波高速增长,从2012年度开始则增速(加速度)有所下降,个别区域或细分领域近两年的增速压力不小(当然,也有个别细分非常有吸引力,具体细分不在此处展开。——————嘘!正在研制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藏宝图,有兴趣的一起来挖掘吧!


4.一个简要推算:部分制药和医疗器械的增速面临一定压力,在2015年-2020年期间还有一个重要增长点之一便是医疗机构。研究表明,由于大型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和财政投入模式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的这轮医疗机构的增长基本被大型公立医院所独享。然而,依靠财政投入和医保支出的增长模式并不可持续;随着经济下行、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加剧,政府财政收入出现显著下滑,部分地区的医保资金更是面临穿底风险,公立医院的继续扩张缺少基础条件。


5.一个“合乎逻辑”的推测:鉴于大型公立医院扩张受限,巨大并稳定的增长空间给了民营医院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可以初步推断:2015年-2020年期间,民营医疗机构将会迎来快速增长,而与之相关业务(或制药和医疗器械产品等)也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投资机会。

 

 

二.分析已有案例,总结成功经验


由于国内几大医疗集团的出现,包括华润和凤凰的合并,短时间内民营医院已经很难再出新的公司或集团能够达到如此巨大的体量。为方便数据获取和处理,本文选取为已上市的民营医疗机构,并以其中三个典型模式为例尝试作简要分析

 

1.高标准化模式(代表:爱尔眼科)


爱尔眼科为连锁民营眼科龙头,是中国首家A股IPO医疗服务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眼科医疗服务与视光服务,医疗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近八成,其中准分子手术和白内障手术收入最为主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和操作经验的积累,标准化得以强化。在视光服务领域,依靠仪器的基础,医师经过培训即可熟练操作仪器,复杂度不高;临床流程也相对简单,可复制性很强。如此,带来两点优势:1. 无需雇佣大量核心眼科专家坐诊,从而降低成本; 2.标准化流程可减少医疗事故,临床质量可以保障,为公司快速发展并赢得良好声誉打下基础。


得益于所提供服务的高标准化程度,爱尔眼科实现了非常快速的扩张,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则又帮助其在成本和利润方面保持优势。


爱尔眼科的医院数量及增速



高标准化模式的总结:

以爱尔眼科为代表,依靠特定专科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操作经验的积累,使得医疗服务可以高度标准化,不再需要高度依赖专家的经验判断和复杂的治疗技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民营医院开始快速扩张其业务和规模,并可通过规模效应再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率。启示:其他细分专科领域有无如此机会?愿交流。)

 

 

2.高端妇儿连锁模式(代表:新世纪医疗)


新世纪医疗集团的IPO招股说明书于今年9月份披露,集团旗下机构包括:新世纪儿童医院、新世纪荣和门诊部和新世纪妇儿医院。本文拟从部分数据方面侧重分析其营收结构和发展趋势。

新世纪集团营收结构变化



从营收结构来看,总收入在2013-2015年间呈现稳步增长,而2016年上半年则同比增长94.03%,预计2016年度增长也有大幅提升。从营收结构来看,住院收入占比稳定于44-46%的水平;而门诊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48.26%下降到2015年的43.34%),从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这一下降趋势将可能会延续;此外,相对应的会员卡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其中2015年达到9.47%。


新世纪集团服务量变化



从服务量来看在住院病人方面,2013年-2015年,整体住院人次相对稳定,次均费用有少量波动;通过已有更多数据的分析,可以预2016年度住院人次和次均费用都将可能会显著提升(具体要看2017年时的披露了)。


在门诊病人方面,门诊人次出现了大幅增加,但次均费用却一直降低(2016年上半年为1126元)。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两个:第一,新世纪妇儿医院的门诊量快速增加,而其次均费用要显著低于另外两家机构(新世纪儿童医院和世和诊所);第二,会员卡的服务套餐。关于选择做大会员收入而导致(或选择)门诊次均费用降低的原因,IPO招股书中的解释是为了保障集团的现金流。此外,会员卡收入显著增加。


以下,为新世纪集团下属三家医疗机构的具体数据。(考虑到新世纪妇儿医院在2015年底才纳入集团还有其他收入产生的影响等原因,个别数据不是简单相加。)


新世纪儿童医院营收数据



新世纪妇儿医院营收数据



新世纪世和诊所营收数据



通过进一步分析新世纪集团的营收结构数据可知,新世纪儿童医院作为其核心资产,但目前对营收“增长贡献”相对较少(天花板效应吗?还是?),2016年度可预期的大幅营收增长主要是来自于2015年并购进来的新世纪妇儿医院;而未来的战略估计类似(许多其他的机构,也是这么想的)。

PS:其他运营等更多数据暂不分析。

 

高端妇儿连锁模式总结:

以新世纪集团为代表,深耕儿科领域的高端医疗,积累管理经验、树立品牌优势,在此基础上借助并购来做大营收规模,实现规模扩张。通过收购新世纪妇儿医院只是实现规模扩张的第一步,可以期待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继续复制这种模式。启示:其他细分专科领域有无如此机会?愿交流。)



3.区域民营综合医院模式(代表:康华医院)


广东康华医疗是私立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于2016年11月在香港IPO。公司目前运营两家医院,均位于东莞;康华医院为其旗舰医院,三甲级别,在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中拥有最大注册床位数;仁康医院是主要服务周边地区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主要提供包括特殊医疗服务中的贵宾医疗服务、生殖医学、整形美容外科及激光科等。


康华集团营收数据结构变化



康华医疗近年来营收增长颇为迅速,在2013年、2014年、2015年的收入分别为8.58亿元、9.85亿元、10.63亿元。截至2016年4月30日,公司收入为3.8亿元,同比去年的3.1亿增长22.39%。从收入结构来看,住院收入占比达到约60%,门诊收入约35%,其他未体检收入等。根据体检相关费用数据,大约150元的次均费用显著低于市场中其他体检机构的收费标准,可以推断体检业务对于康华医疗可能只是一个获取病患的渠道。


康华集团关键营收数据



从康华医院的关键营收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医保收入也在快速增长,但是占集团的营收比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依旧维持在较低水平(25%左右);医院主要收入来自于自费部分,在自费为主的支付结构下,康华医疗在特殊医疗服务方面实现了非常高速的增长,2013年-2015年,相应产生的收益分别为4,690万、6,880万和8,180万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2.2%。


值得关注的是,康华医疗在招股说明书中给出了如下目标:“将以成为拥有超过30家医院以及15,000张病床,并在中国乃至东南亚具有影响力的百年企业为目标。”在成功IPO的第一时间,康华医疗的管理层再次强调将以并购中小民营医院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已经积极储备。

 

区域民营综合医院模式总结:

以康华医疗为代表,这种模式需要特殊的区域条件(例如,公立医疗资源相对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等)来孵育出一家规模很大的民营综合医院。在此基础上,在核心业务团队确立并积累了足够的管理经验之后,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扩张。启示:其他细分专科领域有无如此机会?愿交流。)

 

最近比较忙,时间有限,未能深入分析。不过,对几个方向还是有所思考的,大概再提一提个别可以关注的(各位有啥好的可以私信告知):

高端综合医院、高端专科医院、连锁专科医院(得看细分领域)、企业医院改制(这个领域可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意思)、二级综合、社区综合(这个诸位怎么看?)、诊所(专科的?中医的?等等,有意思)、养老及海外养老(再加点创新如何?)、健康管理(这里有许多新起的机会吗?),当然,还有政策变化到底如何?


以上,有诸多不足、错漏之处,敬请告知。

 


附:公立和私立综合医院集团收入收据参考


此处,只是两个样本,各综合医院由于所在地区及临床科室侧重的不同,结构也差异较大。如能有更多样本数据,那就可以大样本分析了。


1.康华集团营收数据科室分布




2.Benchmark:某公立三甲综合医院营收结构分布(综合医院的差异其实也挺大的)


江苏某三级医院营收前十的科室数据



此为江苏某地一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7月份的营收数据,作为参考。该医院2016年的年收入预计在10亿元左右,有两个院区,总核定床位约1,600张,设临床科室30个以上、12个医技科室和40个病区。2015年门急诊人次约90万,出院6万人次以上,手术近3万人次,就诊患者中70%以上来自本地以外。该医院营收前十的科室数据如上所示。


本文只是简要分析,先拍个砖而已,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和更多资深人士交流之后再线下讨论。


以上,难免有疏漏或不正确之处,请多多指出,并在文下留言处留言,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招聘翻译
重磅发布|2019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广州妇儿医疗中心跃升10位,阔步前行!
收藏!北京最强综合医院、最牛科室排名来啦!看病再也不用乱投医啦!
医信科技:软银中国投资的首家互联网医疗公司
轻资产运作,拥有百名专家医生,协助基层医院科室建设,辽宁首家医生集团是如何做的?
竞争加剧,民营妇产医院请站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