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危险源、隐患、风险,可以这样理解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三者的组合。其中“根源”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行为”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属第二类危险源。“状态”指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属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艺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含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

风险:

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一般用公式R=f(F,C)表式,其中R为风险,F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表示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安全风险强调损失的不确定性,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

 弄懂这些相互关系

01

 危险源和风险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风险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风险的大小。以煤气罐为例,如果是小罐煤气或者在人烟稀少的偏僻之处使用(失控后果有限),同时对罐体及附件的检查维护、对使用者的培训监管均规范、到位(失控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小),则风险程度较低。

危险源是客观存在,风险是主观评价。危险源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找到并有效防护。风险是人们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以寓言故事“小马过河”为例,河水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老牛和小松鼠对河水深浅的认识是各自通过主观判断得出的不同风险程度。

02

 危险源和隐患

隐患是“现实型”危险源。按照危险源的存在状态,危险源可分为“潜在型危险源”和“现实型危险源”两类。潜在型危险源失控,转变为现实型危险源,如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则发展成为事故。隐患是“潜在型”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上的缺陷,属于“现实型”危险源。

隐患是第二类危险源。根据危险源的定义,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与隐患定义相吻合。因此,(事故)隐患是危险源中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包括隐患,隐患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表现为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它是诱发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外部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外因。

编辑:徐新悦

供稿: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弹】什么是隐患,什么是风险?别再进行无休止的争论了,这里基本说明白了!
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关系与异同,安全人必看!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的关系解析
最详细解释!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到底有什么区别?
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与关系/深度好文,安全人必看!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培训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