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友要想正常寿命,最该保护的是这一脏器,该采取这10项措施!

原创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慢性肾脏病发生病变的脏器当然应该在“肾”,然而,由于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因有许多,有的是原发性的(如膜性肾病与IgA肾病等),有的是继发性的(如狼疮性肾炎与糖尿病肾病等),因此肾病并不仅仅只有肾脏有“病”,也可能存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与胃肠道等的器官与系统病变。肾友想要有正常寿命且不影响生活质量,最需保护的应该是这一脏器——心脏。

1.肾为先为什么这么说?

在众多的慢性肾脏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中,无肾脏病的正常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而慢性肾脏病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60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则上升到33%。且随着血肌酐(SCr)水平逐渐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恶化的风险也逐步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疾病和动脉血管疾病,表现为心肌肥大、缺血性心脏病与血管硬化等。而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5倍,尿毒症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是普通人的35倍以上。因此,治疗肾病,首要任务是“挽救心脏”。

2.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可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绝经期女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体力活动缺乏和阳性家族史。

另一类是非传统危险因素,包括:贫血、容量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钙磷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氧化应激、炎症、促凝血因子异常、一氧化氮代谢异常和失眠等。

在我国,由于引起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目前仍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因此非传统危险因素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更密切。

3.该采取哪些措施?

肾为先想要说的是,要想保护好心血管,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应该采取如下这10项措施。

①积极治疗贫血

贫血本身就可以引起心脏疾病,而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中晚期更容易出现贫血,因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贫血的治疗包括铁剂与叶酸的补充,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等。

②减轻心脏负荷

心脏负荷过重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加重心衰症状。当肾病患者存在“排水困难”情况时,必须控制“食盐与液体入量”。

③纠正电解质紊乱

常见于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与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等,应给予相应治疗。

④改善营养不良

慢性肾脏病患者如出现体重逐渐下降,和/或血浆白蛋白(A)低于正常,尤其A<30g/L,则死亡风险明显增加。方法:一是治疗尿蛋白,二是不应过度控制饮食,三是改善肠道吸收功能。

⑤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⑥纠钙降磷

慢性肾脏病患者可以出现高钙,也可以出现低钙,以及血磷升高等,都应该给予相应治疗。

⑦治疗甲旁亢

慢性肾脏病中晚期患者常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不是“甲亢”),首选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等治疗方法。

⑧控制“四高”

应控制血压、血糖、血尿酸与血脂等“四高”达标,这“四高”达标是治疗慢性肾脏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前提。

⑨适当锻炼

无论慢性肾脏病到了何种程度,只要病情相对稳定,都应该适当锻炼,但需根据各自病情掌握运动强度。

⑩其它措施

如纠正炎症状态与凝血功能,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

面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影响生活质量与正常寿命的心血管疾病,如能采取如上十项措施,则生活质量会大提高,并可明显减少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从而保证肾友的寿命基本不受影响而有正常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个世界肾脏日:保护肾脏
为什么说肾病患者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今日头条
肾病不能喝咖啡?你OUT了!
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真的有效吗?
【肾病科普】慢性肾脏病(CKD)的分期及各期的治疗特点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