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队军医,才不只是“发药员”

“今天王小刚去找张医生看病,张医生问你怎么了,王小刚当着张医生的面拿出手机说,你等下啊,我先百度下看需要什么药……”

“哈哈哈……”闲聊的几人无不捧腹大笑!

这个小故事虽然使用了化名,却是笔者亲历的真事。

01

张医生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年军龄,即将面临自主择业的基层老军医,却遭到官兵如此调侃,对于医生的职业生涯来讲,是不幸的。

张医生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基层军医的尴尬地位——大病看不了,转上级;小病不用看,开点药。

于是,基层军医有时真成了“发药员”的角色,要么背着药箱巡诊发药,要么坐在值班室开药。

“医生,感冒好几天了,能不能给点好药?”

“给你开几片白加黑吧,领导也用这个,回去多喝水,好好休息……”

很多基层官兵羡慕军医的这种“发药”生活,感觉他们比较清闲。我曾经也羡慕过,跟一名老乡经常开玩笑:“你看你一天过得多爽,等回到地方后再开个诊所,日子多舒坦啊!”

可老乡总是无奈地摇头笑笑,不作过多解释,或许他感觉我们不懂基层军医的无奈。

现在我开始懂了一些,是啊,医学是要吃大苦的学科,专业课基本都是厚厚的“大砖头”,好不容易把这些“砖头”啃完,毕业分配到基层却发现没有用武之地,感觉不到医生的价值和尊严,这种失落感是非常强烈的。

医者的专业技能要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否则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真正转变为治病救人的能力。

技术和知识几年不用,就会淡忘和荒废。

而基层部队多数是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平时除了感冒发烧肚子疼,大病确实不多,等有了大病,基层又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条件,只能往上级医院送,基层军医自然就缺乏实践平台。

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防治疾病,促使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简单来说,医学就是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在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健康的技艺。其需要大量的临床积累,也需要辅助设备进行检查和治疗。

临床积累(即临床经验)需要通过诊治大量病种和病例来获得,而且需要高水平医生的指点帮带,而这些在基层部队无法满足,也就说基层军医缺少临床锻炼机会,其医疗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同时,医学实践需要的各种检查或治疗设备,如B超、CT、磁共振、各种内镜等,在基层更是缺乏,从而加剧了基层军医与上级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医生的水平差距。


02

出现目前这种境况,与部队总体长期处于和平环境有关,如果是在严酷的战场环境,官兵随时面临伤亡,在抢救“黄金一小时”内,一线的随队军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可在平时,伤亡率低,时间不是很紧迫,一线军医的重要性自然得不到体现。

平时得不到体现,不代表转入战时不重要,这应该是大家,尤其是党委一班人需要清醒认识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国人对于生命和健康问题更加重视。加上独生子女已成为新时代官兵主体,年轻官兵在部队是战士,在家里却是“独苗”。

设想某天发生战事,如果出现大规模伤亡,尤其是受伤官兵得不到及时救治导致更多死亡,这样的消息一旦被敌人有意曝光,会很大程度动摇我方军心民心。

所以说,卫勤综合保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要带头重视这部分战斗力,重视军医、尊重军医,因为他们是官兵关键时候的生命保障。

重视他们,就要给他们成长和锻炼的平台,除了让他们在提升单位卫勤能力方面当主角,并提供更多支持外,还要给他们本人提供更多进步机会。


03

近日,在一次座谈中,听到某集团军机关一名处长介绍他们的经验,他们建立了集团军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的轮换机制,轮换既有短期,也有长期,及时选拔基层优秀的军医到集团军医院任职,以便得到更多锻炼,也让集团军医院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医生到基层服务官兵。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说明只要想做事,就能立足一定的平台做成一定的事。

笔者一点建议是,要建立“基层部队——中心医院——总医院”的逐级轮换制度,用制度确保军医学员在毕业后,每三年至少有2次到上级医院学习锻炼的机会,八年内最好解决其选调问题,从基层部队过渡到上级医院工作,对于不能解决的,给予其是否选择到地方发展的机会。

上级医院的优秀医生每三年也要完成一定到基层部队的帮带任务,使医疗资源循环流动起来。

这样能够让毕业的军医学员更有勇气到基层工作,也更能调动基层军医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希望。

有的基层单位反映,对新毕业军医的规范化培训方案是有的,可是不大好落实,因为现在基层军医也很有限,有时这个营的军医休假了,还得从另一个营协调军医帮忙。如果军医工作一年,又出去学习一年,基层的卫勤力量也会更加薄弱。

所以说,这是个体系性的工作,需要上级机关统筹协调,确保基层军医能流动出去的同时,既有上级力量下点帮带,又有毕业的“新鲜血液”及时补充,而一旦真正推动起来,就会有一个良性循环。


04

当然,基层干部普遍面临一些困难,只是军医有个特殊性,就是部队医生和地方医生专业上的相通性,而地方医生的待遇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军医的技术确实需要更大平台锻炼。

我相信,大家都希望一线军医具备止血、清创、缝合这些基本功,能做一些基本的手术,这样才能确保战场上的伤员得到及时救治。而目前多数军医学员毕业时,基本停留在掌握书本知识的阶段,如果不多到上级医院学习锻炼,是很难具备和保持这些能力的。

军医的技术能够得到更多提升,也是惠及所有官兵的好事。如果我们不主动想事谋事,进一步调动基层军医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等哪一天上了战场,官兵身边的军医还是只会发药,我们只能靠“百度”求医,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骄傲的落寞!来看基层军医的命运……
军医不孤独——孤独有时是一个人的狂欢(二)
贯彻上级卫勤保障方针 了解基层医疗服务需求
当好基层主官,要这么做
雷锋激励我成长
【我的卧🐯湾】微火哥信箱:这个做法好!『你有心事我解忧』之三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