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神往的太极往事——钟振山与武氏太极拳(四)

姚继祖教拳(图片出自《太极往事》视频)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如果探究太极拳的最早源流,很容易想到那是发生在遥远时代的往事。可是,当笔者通过钟振山来了解这些源流的时候,马上便感到这些事情仿佛就发生在不久前,十分亲切。

武氏太极拳的第二代当中,以武禹襄的两位外甥李亦畬、李启轩的传承贡献最为突出。李亦畬的次子李逊之,还成为武氏太极拳第三代的宗师。而李逊之,正是姚继祖的师父、钟振山的师祖。

据钟老师讲,因为姚继祖的爷爷是跟随杨健侯(杨露禅的第三个儿子)学拳的,所以姚继祖最早跟随爷爷学的是杨氏太极拳。

1927年,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央国术馆,此后各个县也成立了国术馆。姚继祖上小学五六年级时,体育老师是教武氏太极拳的,所以他也就开始学起了武氏太极拳。

县国术馆成立后,姚继祖与赵蕴圆、刘梦笔、魏佩林经常到国术馆练拳、学推手。有位名叫李俊臣的老师见这四个小孩是学武的好苗子,就想介绍他们跟自己的挚友李逊之学拳。

李逊之

李逊之开始不收,李俊臣便想尽办法,最终达到目的。李逊之收徒前,对四个孩子说:

你们如果向我学拳,就不能到国术馆去。三年之内,必须在我这个院里练拳,出去了就不要练拳,也不要看练别人练。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开始太杂了,基础打不好。

李逊之为人低调,一生只收了这四位徒弟,但由于魏佩林、姚继祖功夫高、影响大,李逊之也成为武氏太极拳传承中的重要人物。

说起魏佩林、姚继祖的功夫,钟振山讲:

“咱们广府有个说法:'魏佩林的拳,姚继祖的杆。’就是说,魏佩林的拳练得非常好,姚继祖的杆练得非常好。杆,就是枪。其实,拳好练,器械难,器械里面杆更难。器械,实际上就是手臂的延长,就是把手臂延长到枪械上。因为杆比较长,所以更难了。不知道的会说'魏佩林的拳好,姚继祖的杆好’,其实说明姚老师的功夫高。”

姚继祖练杆

姚继祖的功夫练到什么程度呢?

抗战期间,日本军队占领了永年广府,还开运动会,拼刺刀。姚继祖当时表面上担任着日伪政府的书记员,实际上是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他看到日本兵挑刺刀,不屑地嘟囔了一句:“这个太简单了。”不巧正好被懂汉语的日本军官听到,就要跟他比拼刺刀。

姚继祖起初不愿意,但那位日本军官端起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气势汹汹地便刺了过来。

姚继祖忍无可忍,随手操起一根白蜡杆子,身形都没怎么动,白蜡杆子已将对方的刺刀拨开,神不知鬼不觉地便击到了对方的虎口上,痛得那个日本军官拖着枪就走。

大家这才意识到姚继祖的功夫竟然这么厉害!

此事过了40年左右的时间后,姚继祖在邯郸接待“全日本太极拳协会访华团”时又与日本人较量上了。

不过这次是友好交往。在姚继祖演练了一次太极拳后,几位健壮的日本青年都想试试这位传奇老人的身手。姚继祖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把手放在胸前,便让他们来推。结果,姚继祖动都未动,使尽全力的几位日本拳手便被一一弹了出去。访华团对姚继祖佩服得不得了,邀请他到日本传授传授太极拳,被委婉拒绝。

姚继祖、钟振山师徒合影

在微信搜索《太极往事》视频,我们会发现钟振山的师弟崔志光绘声绘色地讲述武氏太极拳的传承,非常精彩。崔老师曾这样回忆:


有一天,外地有一个武林界的朋友来找姚老师,姚老师给他打拳,正好我就赶上了。我看姚老师一打拳的时候,一起势,那个身上的关节嘎叭嘎叭开始响,他那个劲运到哪儿,哪个关节就响,从身上一直到末梢最小的关节,都是嘎叭嘎叭嘎叭响。我从来没见过。后来知道,这叫“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以后你们看《拳论》的时候,里面有这句话,它不是一个形容,它是真的练功的身体上的一个验证。哎呦,那个气势!我当时看了什么感觉呢?就说他一打拳的时候,你那精神就被他吸住了,都在他那个拳上,你大气都不敢出。

有一次我说:“姚老师,我能不能试试你劲呀?”姚老师:“你来吧。”他就把手往前一做,做了一个掤手。他说:“你摁吧。”我一摁,感觉底下像个大炮一样,嗵一下,那个劲就给打起来了,就感觉我的身子向后墙上飞。姚老师一上步,啪,把我抓住了。我想:“怎么他哪都没动呢?这个力从哪来的?”因为我看到别的老师打人的时候,都是有肢体(动作)的,姚老师就是一个姿势。就是身上没动,嗒,一下就出去了。

后来,我就多了个心眼儿:“我这按你的时候你把我打出去了,我掀你一次看你怎么样。”所以我就趁姚老师不注意,这手拿着这个腕,这个手托他这个肘,往上一掀。结果往上一托的时候,我一看,我怎么脚跟离了地?脚尖踮了,手在这托他。哎呦,这太好了。真是太极拳,打人不知。就是他打了你了,你不知道他怎么动的。我说这个太好了,我一定要学这个拳。

姚老师跟我推手,他就粘住你,让你或者往后蹦,或者带着你往前蹦,或者让你拐弯,放你一下也是马上就抓住。后来有一次,我跟姚老师说:“姚老师,咱太极拳要是击人怎么击呀?”听我这么说,姚老师和我推手的时候,就用手轻轻一带我的手,然后这个手做个对心掌的势,没挨着我的胸,但是我就感觉我那个身体突然变成一张纸,就那么单薄,在风中哗啦哗啦好像随时就给我刮扯了那个感觉。哎呦,我说这个太极拳这么厉害!他平常放你的时候是一个感觉,真正伤你的时候,是另一个感觉。我就知道这个太极拳,它不表现出来的时候风平浪静,静若处子,真动起来了,真是动若雷霆。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崔志光主讲《太极往事》

姚继祖十分珍惜自己的功夫,择徒前一定要多方考察对方的人品与心性,绝不轻易授拳。崔志光便是经过好几年的考察后,才最终成为姚继祖晚年的弟子,当时因为激动而留下了欣喜的眼泪。

钟振山则是从小就在姚继祖的眼皮底下长大,后又因治自己的难愈之病而被姚师点化,所以尽得天时地利人和。

那时候,一到星期天,永年城里所有练拳的人都去钟振山所在的学校练推手。有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也有五十、六十、七十岁的,包括当地练杨氏太极拳的名家白忠信、张金生,都把钟振山那儿当成太极拳习练者的世外桃源,这为钟振山习拳练拳很有好处;此外,钟振山作为教师,作息时间规律,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练拳;更重要的是,他当时需要通过练拳治好折磨自己的病,所以完全按照师父的教导一步一个脚印地习练,积年累月,由形整而入神,最终登堂入室,尽得姚继祖真传和武氏太极拳之精髓,成为第五代传人中的代表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振山:解读武式太极拳密码
咏春老师传授街头如何对付拳
武林轶事:李逊之拳技二三事
意拳张可钟
内家拳旧闻(46-50全文完)
童旭东先生短篇汇编(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