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穆:如何在苏州中学教学

   国学家钱穆,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今天是他的诞生日。他生于1895年7月30日,担任过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并创办新亚书院。他的教学经验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研究与传承。这篇小文章,是讲述他在中学的一段教学经历。

       1927年秋,钱穆33岁。由无锡三师同事胡达人推荐,转入苏州省立中学,担任最高班的国文教师兼班主任,也是全校国文课主任教席。

       苏州中学建立于前清紫阳书院旧址,环境清幽,有山林之美。文化底蕴丰厚,校内名师辈出。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曾在此执教,吴梅、吕叔湘等国内一流学者曾在此与钱穆一起任教,国内学界名流受邀到此讲学的有章太炎、胡适等人,培养出的人才有博古、顾颉刚、胡绳等人。校园附近有孔子庙、南园遗址,城内有旧书摊,富有文化气息。

 

苏州中学校园

钱穆在此,仍是教学相长。对学生而言,听课是一种教育;而老师的言谈举止、志趣爱好,则有模范作用,似乎更为重要,启发引导着学生。

学生胡嘉的记忆中:

钱先生身躯不高,常穿布大褂,戴金丝眼镜,头发偏分,面露笑容,口才很好。讲解古文,巧譬善导,旁征博引。他的“国语尽皆吴音”,但音吐明白,娓娓动人。有时还高声朗诵,抑扬顿挫,余音绕梁。他教国文和学术文两课程,其实学术文也是选读从古到今代表每一时代学术思想的文章,例如先秦时代,他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讲课同时,他又讲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还教学生做笔记。我因记录详细,并参考各书引证,受到钱先生的赞赏。(《钱师音容如在——读〈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琐记》)


年轻教师钱穆

钱穆的侄儿钱伟长听取了钱穆的意见,此时考到苏州中学就读。他也成为钱穆的学生,耳濡目染,深受四叔的影响。他曾深情地回忆当时情景:

我到苏州中学读书,学费书杂费、生活开支全由四叔负担。他在苏州任教时,朝迎启明、夜伴繁星的苦读,经、史、子、集无不精读,时而吟咏,时而沉思,时而豁然开朗。我看他读书的滋味,简直胜过任何美餐。与当年一样,我仍从旁伴读。有时还听四叔讲文学,从《诗经》、《史记》、六朝文赋讲到唐诗宋词,从元曲讲到桐城学派、晚清小学,脉络清楚,人物故事有情有节,有典故,有比喻,妙语连珠,扣人心弦。就这样,我和他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东西。记得我考清华大学时,考卷中有一道题,问《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觉得很出人意料,被考住了,而我却做了完满的回答,得了满分。这些都是从四叔平时闲谈中获得的知识。(倪平:《钱伟长谈四叔》)

钱穆的许多学生都有同样的感觉:认为在课外所受教益,甚至超过课堂上的正式讲学。这正能见出师表对学生的影响之大。

在苏州中学,除完成《国学概论》外,钱穆还撰写《墨子》、《王守仁》二书。又应苏州青年会学会演讲会邀请,将《易经研究》一题,此讲义后收入钱穆的《中国学术思想论丛》第一编中。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就是撰写《先秦诸子系年》。此项工作前期准备已花费数年时间,钱穆立志花大工夫完成此著作。当时国内学界大谈先秦诸子,钱穆所持观点与报刊上的观点不同。为避免争论使自己忙于答辩而浪费时间,钱穆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潜下心来著述。在苏州中学的三年时间,钱穆将早年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先秦诸子系年》完成。

    苏州中学虽为一中学,但学术气氛好,又广邀大学教授来此交流,使钱穆的视野和交际圈扩大,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笔者行文至此,不由得对当时苏常地区的学风羡慕不已。正如严耕望所讲:“清末民初之际,江南苏常地区中小学教师多能新旧兼学,造诣深厚,今日大学教授,当多愧不如。”(严耕望:《钱穆先生与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志杰:钱穆与顾颉刚
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更久远
钱穆的中国文化之爱
《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教育》摘录
荡口古镇,仁义之乡源远流长(3)
国学人物?近现代人物? 钱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