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窒息的母爱!《小欢喜》中陶虹做错了什么?
spotlight教育
孩子的改变源于父母的成长

最近,中年老母亲都在迷恋一部电视剧《小欢喜》,剧中三个高三学生家庭,三个母亲为了孩子的高考操碎了心,然而事与愿违,青春期的孩子却个个不让老母亲省心。
随着故事的发展,其中最惹人关注,引发无数争议的莫过于小陶虹饰演的母亲宋倩与女儿畸形的关系。

因为丈夫出轨,宋倩对婚姻依然失望,希望拿女儿来填满婚姻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把女儿当做自己最亲密的人,当做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女儿的举动,在她看来是一种背叛。

过于浓稠的关爱,亲密关系投射的错位,让母女关系扭曲到变形。


以爱之名,控制孩子,真的是爱孩子么?
“你是妈妈的一切啊”
爱,是控制理由?
有一种母爱,令人窒息,那就是小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宋倩对孩子的控制欲。
她的人生全部围绕着孩子上学这件事展开,辞去工作,一心扑在女儿英子的学业上。

将女儿卧室的墙壁打通,装上隔音玻璃,方便她随时观察女儿的动向和学习状态。
生活在这扇玻璃窗后的女儿,没有隐私可言,她处在被母亲监视的状态。

女儿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因为稍有反抗,母亲就会祭出“我都为了你好”“你是妈妈的一切”等亲情绑架的大招。
窒息的母爱,激化母女之间的矛盾,“以爱之名,两败俱伤”。

“妈妈是为你好”
不过是控制欲爆棚

中国式家长,总是把生活的艰难投射到孩子身上,把成绩当做幸福的唯一途径。

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了他们唯一关注的点。至于孩子的情绪、心理健康,是否快乐,在他们看来一点都不重要。

不仅传递焦虑,而且控制欲爆棚。

乐高,收起来;天文馆,不许去。表面是尊重、和女儿商量,实际是不容置喙的专制。

就连吃什么,都要严格监管。火锅不能吃、麻辣烫不能碰,早上要生吞一只海参,预防感冒。

品品小陶虹这眼神,什么叫背后发凉、不寒而栗,陶老师一个眼神就给你演绎全了。

除了亲密关系投射错位,宋倩还擅长用“爱”、“为你好”、“软弱”做武器,用“温柔”来包裹自己的强硬;

从而让孩子被内疚感包围,不敢反抗也不忍反抗,生活在她用“母爱”编织的牢笼里。

有一幕是,宋倩带女儿去看电影,但这部电影女儿已经看过。为了不让妈妈扫兴,女儿装作没看过的样子陪伴妈妈去看,却不小心剧透。

宋倩扭身就走,女儿憋屈地喊出”我就是想让你高兴“。而宋倩声嘶力竭地喊“我不想高兴,我是要让你高兴”。

母女俩都痛苦地流泪。

宋倩以为牺牲复习时间来看电影是“成全”孩子,孩子却认为“妈妈超爱这个系列,陪妈妈来看可以让她高兴”。

“我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
控制之爱太沉重
往往戏剧都有夸大成分,但其实真实生活更狗血。
艺人朱雨辰感受到的夸张母爱比戏剧中的更窒息。
这个40岁的男人,被妈妈的母爱控制得近乎绝望。
他的妈妈每天凌晨4点起床帮儿子熬梨汁,十几年如一日;儿子在北京工作,她也搬来北京陪着。

被无微不至照顾着的朱雨辰,按理来说应该是幸福满满,但他却如是说“你会把我搞死”。
朱雨辰妈妈对他的爱已经超过正常限度,或者说根本不是爱,就是控制欲。
朱雨辰不爱吃鸡毛菜,妈妈说“你看看,为了你我手都冻裂了”,被“绑架”的朱雨辰不得不吃自己不喜欢的菜;
朱雨辰妈妈将儿子发的每一条微博,都抄在本子上;
朱雨辰妈妈说“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我都会去干扰”。

朱雨辰也想过逃跑,为了逃离母亲的控制欲,从上海考到北京上学,最后留在北京工作。
朱雨辰回家时,母亲总会跟他哭诉“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最后母亲跟着他一起去了北京。
对此,朱雨辰妈妈骄傲地说道“我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
这种窒息的爱,真的是爱么?
武志红曾说过: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过度教养的父母
请明白孩子不是私人物品
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有个概念叫“过度教养”,即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插手他们的人生。
过度教养的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活着的意义,当做自己生命的全部。

被过度教养的孩子,往往反抗无能,因为一旦发现孩子试图逃离自己的掌控,父母会更加失控。
就算与父母争辩、争吵,得到的也是那句“我是为你好”,或更变本加厉的以爱之名的控制,就像《小欢喜》中的英子,就像朱雨辰。
很遗憾,被控制欲控制的孩子无力挣脱控制欲的沼泽,所以不点妈多希望看见这篇文的父母,能明白对孩子的控制欲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啊!
写在最后

都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场缘分,更是一场修行。

相信每个孩子心里都会记得且感恩父母的付出。

但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想尽力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爱,只是,千万别让这份爱,变成了彼此的负担和枷锁。

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希望我们以后,不会成为自己讨厌的父母,而是孩子的榜样。

也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相互理解,一起成长,让爱成长。

做最好的父母,欢迎家长们报名参加思博来正面管教线下体验课。了解详情可点击课程信息链接。

做智慧父母!思博来“正面管教”系统家长课堂持续开班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欢喜》里的教育观,宋倩:过度的关爱,是一种伤害
“自我感动”式的母爱和缺位的父亲
一篇令人深思的深度好文与大家分享,父母的爱要刚刚好
爸爸干涉女儿女婿同床:一个孩子被废掉,是从遇上这种父母开始的
能够打败女人的不是失业,不是婚姻失败,而是……
如水先生33 《小欢喜》宋倩做错了、真正的母爱不是控制是放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