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欣赏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名满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今大观楼上悬挂赵藩所书长联乃至网上流传的大观楼长联,广为人知。但在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的戴公式孙《昆明县志》中记载的大观楼长联,却有多处字句与今天所见长联不同。

戴公式孙(1796-1857年),字袭孟,别号筠帆,又号云帆,云南昆明人。肄业五华书院,博学工诗,与池生春、李于阳、戴淳、杨国翰并称“五华五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任云南乡试考官,戴中举,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历官吏部、户部给事中,浙江、贵州等道监察御史。著有《昆明县志》《谏垣焚余草》《知非续录》《味雪斋诗文钞》等。戴公式孙用5年时间撰写的《昆明县志》,在成书60年后才正式付印。

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字髯翁,被后人尊为联圣。据说他生来就有胡须,所以取名“髯”,字髯翁,终老并埋骨于弥勒,是云南历史文化名人。《昆明县志》有:“孙髯,字髯翁,博学多识,诗、古文、词皆豪宕有奇气。尝作小印曰:‘万树梅花一布衣’。晚年寓螺峰之咒蛟台,更号‘蛟台老人’,卜易为活”。

《昆明县志》所收大观楼长联为: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莎,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衮衮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仅珠帘画栋,剩吟将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熟悉大观楼长联的人不难发现,其中的“晴莎”“衮衮”“仅珠帘画栋”“剩吟将暮雨朝云”“荒烟”等字句,在今天通行的版本中为“晴沙”“滚滚”“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苍烟”,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上联写实,摹景状物,视野开阔,由水及山,粗中有细,多维度地展现滇池之美,令人神往。站在大观楼遥望滇池,水乡泽国,自然是水生动植物居多,到处苹天苇地,那时候滇池北边还有大片草海,极目远视,看到的往往是莎草舞动、芦苇摇摆,烟雨迷蒙,红霞满天。人们环滇池而耕种,所以有“四围香稻”。过去滇池边多为湿地,莎草茂盛,阳光下苍翠欲滴,这就是“万顷晴莎”,而不可能是“万顷晴沙”。烟波浩渺的滇池中小岛、沙洲众多,远视如蟹似螺。从前滇池大量出产鱼虾、螃蟹、螺蛳等水产,螺蛳湾这一地名也与滇池出产有关,《昆明地名志》载:“明初,这里是滇池的一个湖湾,螺壳成堆,故名。后滇池水位下降,干涸形成村庄。”

下联咏史抒怀,跳出滇池和昆明看全滇,意义不同凡响。封建社会,中原王朝经营云南时常心力不逮,这就是南诏、大理国能够偏安一隅的重要原因。自元代设立云南行省以来,中央政府对云南加强了控制。明代,大量军民入滇屯田戍守,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云南的治理日趋稳固,但是也存在不少隐忧。这正是孙髯撰写此联的寓意所在。康乾之际,尽管文字狱依然存在,但文人雅士登楼饮酒赋诗,处江湖之远,也不忘天下废兴和民之忧乐。“衮衮英雄”,相当于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当然,孙髯晚年穷困潦倒,有段时间曾寄居昆明圆通寺咒蛟台,栖身石洞,卜筮为生,听疏钟、观渔火、看秋雁、枕清霜,似乎又是其真实生活写照。世事如棋,哪处荒烟蔓草曾经不是亭台水榭热闹地?那一代代的过往英雄,即使生前伟烈丰功、死后青史留名,也抵挡不住岁月流逝的无奈与落寞,唯有斑驳的“断碣残碑”记录了他们开滇治滇的昔日辉煌。鉴于文字狱的淫威,孙髯翁用笔比较含蓄,十分高明,“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等寥寥数语,述而不作,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观楼长联问世后,不胫而走,逐渐享誉全国。1961年,郭沫若游大观楼,作诗赞道:“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1963年12月,陈毅元帅泛舟滇池,作《船舱壁间悬孙髯翁大观楼长联读后喜赋》:“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五千年。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都对这副长联给予很高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髯翁与大观楼长联
​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
楹联趣话|清·孙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孙髯》原文与赏析
云南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赏析
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