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七十古来稀——文化知识

古代,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常见的一些年龄称谓一直流传到现在——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3.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4.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5.及笄:指女子15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7.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 卓荦观群书。”

8.而立:指30岁。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9.不惑:指40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10.艾:指50岁。(又“知天命”、“半百”)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11.花甲(耳顺):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见《论语·为政》

12.古稀:指70岁。

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13.耄耋:指70、80岁

语出《汉· 曹操·对酒歌》:“人 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14.黄发:指长寿老人。

《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15.期颐:指百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
年龄的别称
古代年龄称谓概览
中国古代年龄别称
【谱牒文化】常识专题·古代称谓篇之年龄的称谓
年龄称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