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发现聪明人和笨人看世界焦点不同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8月7日报道,心理学家发现智商不同对事物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智商越高的人越关注小事,智商低的人主要关注重大的、大容量的、规模化的信息。

例如,聪明人关注到大象鼻子上的苍蝇,但是对大象本身只是一扫而过。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在一系列实验之后得出这一不可思议的结论。智商80--140的志愿者被要求观看录像带,录像带中黑白物体走来走去,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而且最大的物体闪现在视野的中央,记住他们的位置是最简单的。而小物体聚集在角落,甚至只在视频背景中。学者通过电脑上专门的仪器检测志愿者眼睛随物体运动转动的情况。

实验发现,越聪明的试验对象越擅长追踪小物件,而低智商的人更快地发现大物体。

研究负责人杜杰·塔迪尼教授解释,高智商帮助大脑更好地过滤信息,因此聪明人通常更关注小物体,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点”式观察世界的特性大有裨益。比如,当在拥挤的地方,办公室或者网吧,需要专注于电脑前的工作;或者有助于寻找宇宙的微观粒子--大型强子对撞机下的希格斯玻色子。

因此,高智商的人是对小事儿“斤斤计较”的魔鬼。

当然,聚精会神的脑力发达者也有缺陷。不善于观察“大象”导致这些人经常变得不适应日常生活习惯。难怪许多电影里经常出现疯狂教授的形象--不修边幅的打扮、蓬乱的头发、住在乱糟糟的房子里。

从历史档案中,我们看到许多天才们非常著名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对小事的“漫不经心”。比如,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忘记了日月年和亲人的名字。而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某日离开家门时,在门上写了一个便条“安培晚上才会在家”,但是他那天白天就回来了,看了自己门上的便条,离开了,因为他忘了自己就是安培!

著名的例子是牛顿,他想要煮鸡蛋,于是取下了表,看了下时间,但是两分钟之后发现手里还拿着蛋,而手表已经在锅里煮着了。当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书写自己的著作,他完全专注于思考,甚至忘记了穿衣吃饭。

爱因斯坦和朋友见面时,心不在焉地说道:“晚上再来吧,我和史汀森教授有约”。他的朋友困惑地反驳道:“但我就是史汀森啊!”爱因斯坦回答:“说什么都没有用,反正晚上再来就是了!”

俄罗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某天在自家的客厅与友人聊了整晚,突然站起来拿起自己的帽子,急急忙忙地与友人道别,喃喃说道:“我在您这儿坐了一晚上,该回家了!”

因此,天才需要忠实的助手,能够及时注意到“大象”,不使天才的才能毁于小事。

想知道你的交谈者是否专心听你说话吗?那就问他这样的问题:“摩西上方舟时每种动物各带了多少?”如果你的交谈者回答你一双,说明他听你说话时心不在焉。因为错误并不在于被拯救的动物数量,而在于方舟的建造者,是诺亚建造了方舟。

动物登上方舟给人们营造了《圣经》的文化背景,而摩西也出现在这个背景中,心不在焉的交谈者理所当然地没有发现这个错误。发觉这个问题有问题的人太少了,因而有人将此称为“摩西错觉”。

科学家声称,如今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对这个问题立即做出不正确的回答。其实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能想到这和圣经中的名字是不匹配的。

心不在焉并不是高智商的人的特质。科学家为那些被指责在谈话中经常不适当地胡说八道的人辩解,那不是蠢,只是不经心。

格拉斯哥大学的哈特穆特教授认为,“一只耳朵”听的习惯其实是保护性的反应,许多人看起来不专心在听,事实上是在保护自己的大脑,免于过度负荷。

科学家解释,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大脑不可能处理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涌来--全球网、电视、广播、短消息、海报等等。如果我们对每一个接收到的信息都认真整理,那我们很快就会疯掉。因此,今天,心理学家注意到,为了使自己远离不必要的信息,大脑开始节省资源。

我们甚至开始心不在焉地听亲近的人讲话,从他们的谈话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因此经常回答地驴头不对马嘴。尤其是那些伏在电脑面前工作的人尤其心不在焉,这些人不仅要一边读取电脑上的信息,一边还得竖着耳朵听着办公室四面八方的谈话。(实习生赵青青编译)

农民工子女普遍自卑渴望被关注

被问起每月和父母在一起呆多久时,孩子的眼里充满忧郁 廉勇摄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日益关注,农民工落户、农民工就业、农民工住房、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等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正在不断得到改善。近几年,沈阳市也在提高农民工待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农民工切实享受到了帮扶和温暖。今年9月,沈阳又立法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然而,记者在近日的调查采访中发现,沈阳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很多隐忧,仍需社会各方的帮助解决。

据调查,目前沈阳市有农民工138.5万人,跟随父母在沈阳生活的农民工子女约有5万人,他们的年龄多在7岁至15岁之间,除完成作业,基本没有什么课外活动。

与大多数城里孩子假期时间被各种学习班、补课班大量占用相比,这些农民工子女几乎没有参加补课或各种学习班,而适合他们的一些科普参观活动、文化图书阅览和各种知识讲座等,他们也几乎没听说过。

记者与有关人士日前对和平区等市内5区及辽中的200名农民工子女(包括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60名,随父母在沈阳打工的14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令人堪忧。农民工子女存在自卑、内向、敏感、和父母沟通有困难等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你的心理话对谁说?

10月中旬,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周永梅、王颖,国家二级心理师冯一茗、冯狄到辽中15中学,对60名父母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分为面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

“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存在掩饰内心敏感现象,一方面他们内心中隐藏着自卑感,一方面他们又非常渴望与人沟通,渴望被关注。”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专家周永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四位参与调查的心理老师,每人面谈15个学生,面谈半小时。调查问卷包括:“你有心里话对谁说?”“你认为自己的童年幸福吗?”“你和父母每月在一起的时间有多久?”

面谈和问卷调查的汇总结果是,60名留守儿童中50%有“自卑、内向、自尊心强、敏感、渴望被关注”等心理问题。同时,引起心理专家关注的是“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不差,吃、穿、住、行与城市孩子差不多。但是,由于这些孩子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生活,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出于愧疚心理,这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是尽量满足的,甚至有的家长会过于溺爱孩子。”

“由于父母在外地打工,他们多半是和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一起生活。在家里学习期间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效果不好,容易拖拉。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在中等偏下。”

周永梅说:“我最担心的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懵懂不明,他们又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么这些孩子的未来出路又会如何?”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刘萍表示:“每年寒暑假,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无人照看,这不仅使他们的安全缺乏保障,社会活动参与度低,使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其心理健康成长。”

父母和子女都不擅沟通

沈阳市和平区砂山街第四小学,于2004年5月被确定为沈阳市第一所农民工子女就学指定学校,目前学校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2名农民工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95%。该校为每位农民工子女建立《成长档案》,开设了心理沙盘室,定期为农民工家长开办讲座,转变家长教子观念,改进教子方法,提高家长素质。

记者采访到了学校的唯一一名心理老师褚玉蓉。据她介绍,目前在砂山四校的五六年级开展心理健康课,因为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期,同时还面临着环境转换(即将升入初中)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这些孩子的父母几乎都在沈阳打工。但是,他们普遍存在着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的问题。家长具有榜样作用,由于他们自身不擅长沟通,孩子会受到不良影响。”褚玉蓉深有感触。“虽然农民工家长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效率不够。他们不知道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褚玉蓉说:“这些在沈阳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一样,普遍存在着自卑、羞怯、敏感、渴望被关注等问题。”

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关注

“这次调查比以往的结果要好!”周永梅说。最近几年,她曾多次接触农民工子女,并多次配合团中央等机构,开展农民工子女调查工作,对这次的调查结果,周永梅看到了希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民工子女假期无人照看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沈阳市妇联从今年开始,实施“蓝天计划援助流动留守儿童活动站”项目,将在全市建立10个社区流动留守儿童活动站,辐射周边3000余名农民工子女。皇姑区黄河街道扬子江社区、铁西区启工街道重工新村社区、苏家屯湖西街道葵花社区等,都安排了一些活动让农民工子女参加,沈阳少儿图书馆也对社会全面开放。但是,就5万多农民工子女而言,能够参加这些活动的还是少数。

褚玉蓉说,现在,这些农民工子女比以往更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更主动地走进沙盘心理治疗室。而孩子们的家长也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他们没有学会合理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捷径可走,需要老师、家长、心理老师、社会各界直接与他们接触,并且需要长期性。(记者吴强)

作者:吴强|文章出处:沈阳晚报

“求关注”的6个小技巧

被关注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在一个人人都在说话没有人在倾听的世界,怎样“求关注”呢?

其实从心理学上说,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被人关注。当然这种希望被关注是那种所谓病态的自恋,而是一种自身价值被认可的需要。当然,这也需要一些自我提升的技巧,免得你被人称为狂妄自大的人。

Shelley Prevost博士是美国田纳西州一家企业孵化器的创始人之一,最近他分享了一些让自己成为关注点的一些小技巧。

1、让你的结果为你说话

人们关注你做了什么,而非你要做什么。这句话可能听过无数遍了。但它却不是让人们注意你的老套的概念,你甚至没必要谈论那不错的结果。而是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已经开展了什么运动?你如何帮助其他人实现卓越的?完成这些事情的价值就是你如何得到抬举自己的权利。

2、抬举他人

Shelley Prevost博士谈到合作伙伴,Ted Alling是一个抬举他人的大师。他总是渴望告诉别人Shelley Prevost所在孵化器的创始人是如何有魄力,或者这个城市是如何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吸引创业者群聚的生态系统。

Ted不会告诉你的是他如何鼓励很多人去更多地思考,超越他们可能的想法。他也不会告诉你他如何以坚忍领导一个创业运动,他如 何你曾经遇到的人中最果敢和激情的人之一。他根本不必做 。

Ted谈论其他人和他们的成功越多,人们就认为他更自信,更愿意和他联系,也更愿意支持他。

Shelley Prevost认为Ted是Maya Angelous的著名格言的活样本,“我知道人们会忘记你说的,人们会忘记你做的,但是人们从不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的。”Ted几乎不谈论自己的成就,但是他是他所在城市中最受尊敬,也最有促进力的人之一。

如果你愿意抬举别人,别人就愿意抬举你。

3、谈论你所相信的

“我相信创建工作岗位,并且让人们在每天的工作中感到有价值。”非常不同于“我建了3个生产厂,雇了200员工。”这很微妙,但你能听懂其中的不同吗?

谈论你所相信的,不用明白说他们是什么,会给你的成功加分。如果他们真感兴趣,他们会问。

4、承认你的失败

承认失败是一种脆弱的信号,但也是最卓越的领导力技能之一。失败让通往成功的道路变得人性化。当我们感觉和别人都是人时,我们更可能成为激励他们的原因。

逻辑和理智会只能让你知道你而已,但是真诚和一点谦卑会让你更加受人关注。

5、决定你想因什么而出名

让你与众人不同的技能更加突出,然后让别人吹嘘你。如果你太过浅薄,人们会感到迷惑你是谁,该如何抬举你。相反,他们可能什么都不会说。

你的工作就是想出让自己与人分别的超能力,并且把这个能力发挥的比别人好。如果你真的擅长某件事,人们会为这个技能来走向你。对你而言,不用说出来,你的门被一大堆人敲打已经明摆着了。

6、让自己超脱

有一些时候是你不得不吹嘘自己一点的时候。如果你做的一些事情真的不错,就谈论吧,但只是和正确的人说,要确信,事实上这件事是值得关注的。合适的人会被你的成功感动,不会因你明显的自我吹捧而转身离去。

其实看完Shelley Prevost博士所谈论的以上技巧,你会发现,当你降卑自己的时候,其实是你被升高的时候。当人们刻意表现自己的时候,不是会自取其辱,就是会被别人嗤之以鼻。看上去像个悖论,但却是真理。“自以为聪明的,反显愚拙。”

文/天天向上

多愁善感的人更需要被夸奖

敏感、多情,又十分挑剔,多愁善感的这类人总是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他们的内心缺乏安全感,非常怕被人拒绝,又总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喜欢我行我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愁善感的人更需要被夸奖。

多愁善感的人非常重视个人感受,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往往让人有种脚不着地、活在半空中的感觉。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会缅怀,对未来的日子会憧憬,但恰恰忽略了把握现在。他们在小时候,因为遭到大人的遗弃或疏离,而学会了自我实现情感满足,缺乏归属感。建议多愁善感的人应多关注眼前的生活,这样会感到更幸福。

和这类人沟通,要照顾到他们的感受,也要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当他们向你诉苦时,别急着给意见,他们只是用这种方式摆脱负面情绪,不要批评或要求他们,别教他们怎么去处理情绪,这样他们会更加隐藏自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多称赞他们,照顾他们的感受,他们会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被重视和欣赏是他们所一直追求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共10篇)
心理学家:有这六个特征,说明你很聪明,看你占几条?
心理学家: 真正聪明孩子, 都具有这4点特征, 你家娃占了几条?
【品读】寻找让你感到“智力受到挑战”的伴侣
成功80%来自情商 高情商可自救
孩子“怕大”的心理怎么克服?心理学家建议用这三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