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觉心烦意乱 要谨防焦虑症入侵
你是不是总是觉得心烦意乱呢?出现了这一症状你很有可以患了焦虑症,我们得了焦虑症怎么治疗呢?今天让专家为你讲解一下。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具体表现为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疲劳,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

严重时有恐惧情绪、恐惧预感,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阳萎等。

有些患者为上述躯体不适感而焦虑不安。由于过分紧张或担心,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了理智时应有的思维和决策,而且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会重复出现。









  很多人常常会说感觉自己很焦虑,但是,对于焦虑症的症状到底是什么,却又无法定义。其实,到底什么是焦虑,可能真正能解答的人并不多。不过,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就可能预示着焦虑症找上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焦虑症的常见症状。

  心烦。常因小事心烦、情绪激动,甚至无故发怒,什么事都看不惯,可能是焦虑。此时需要找个朋友倾诉。

  过度担忧。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一些事情,如得了大病、恋人不忠、财物被盗、亲人出意外等,并因此坐立不安、心神不定、走来走去、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可采用自我认知疗法。问自己:“这些事情发生了吗?既然没有,何必担忧尚未发生的事情?”

  失眠。焦虑者长期精神紧张,对周围的环境感到恐惧、不安,难以放松。多伴有失眠、易醒、梦魇等睡眠障碍。失眠可采取森田疗法自我调节。睡不着就闭着眼睛任由自己胡思乱想,直到睡着。坚持一周左右,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身体紧张。焦虑者常常面部紧绷、眉头紧皱、表情紧张;有时会胸闷、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身体的紧张感会反过来加重焦虑情绪。如不及时干预,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反复呕吐、晕厥。焦虑症的急性发作常会出现惊恐感,伴随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有时很难与躯体疾病区分,常被急诊科误诊为心肌梗死等。若反复出现此类症状,却查不出躯体疾病,应想到焦虑症的可能,尽早就医。

  以上这些都是焦虑症为我们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当你的身体或精神也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就要提高警惕了。看似寻常的焦虑心理,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埋下大大的隐患,还是要寻求积极的方式来进行排解的。



急性焦虑症的具体危害

概述: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这些都可以引发急性焦虑症。急性焦虑

  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这些都可以引发急性焦虑症。急性焦虑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个性特质,喜欢担忧,讲究完美,而且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那么,急性焦虑症有哪些危害呢?

  重庆仁爱医院神经科的专家介绍,急性焦虑症不但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而且伴随着焦虑必然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减退,思维混乱、理不出头绪、静不下心等,引起工作效率的明显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身体不适,例如手脚出汗、胸闷、动不动就想小便等。



  急性焦虑症的具体危害:

  1、睡眠障碍:常与焦虑情绪伴发,或恶梦频繁,或易惊醒。有的患者夜间鼾声大作,醒后自感彻夜不寐,缺乏睡眠感。

  2、情绪焦虑:具有特征性的是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突然感到心悸、心慌、喉部梗塞、呼吸困难、透不过了气来、头晕、无力,并伴有紧张、恐惧和濒死感,或感到控制不了自己,即将精神失常,甚至惊叫、呼救。有的发病时呼吸迫促,呈过度换气状态,发作过后有的迅速恢复常态,有的则惴惴不安,担心再发。反复发作者可数日。数周或数月一次。发作频繁者可一日数次,以至患者不敢起床活动。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躯体不适感:二者常同时存在,可涉及各个内脏器官。检查可见:心率增快、多汗、肌肉紧张、腱反射活跃、双手震颤等。有的患者诉述症状甚多,但不能发现相应的阳性体征。

  【焦虑症病例分析】焦虑症不容忽视

  曾小姐,24岁,百货商店营业员一名,进一年来,曾小姐不明原因的出现担心新婚丈夫在上下班途中会被人抢劫或出车祸,担心身体健壮不到50岁的父母会突然死亡,整天忧心忡忡,紧张,焦虑,坐立不安,心跳加速,心慌,因口干而不停饮水,频频上洗手间,夜间难以入睡或易惊醒,近三个月来,出了上诉表现以外,曾小姐还出现肌肉疼痛,例假时间延迟等症状。

  经检查分析,该患者为焦虑症。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病态的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表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常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立不安。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常见于焦虑障碍。

焦虑的功能是对我们发出警告,如果我们继续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就会碰到危险。既然焦虑是令人不快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去降低焦虑,即我们将努力去消除那些引起焦虑的思想或行动。弗洛伊德区分出三种类型的焦虑:现实性焦虑,是由环境中真实地、客观的危险来源产生的,同时也是最容易降低的焦虑,因为只要某些必要的行动就可以从客观上解决焦虑,例如离开一幢着火的建筑物。精神症性焦虑,是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引起个人去做某些会使他或她遭受惩罚的事情的一种恐惧。也许强奸就是一个例证。通常这种恐惧会转变成野兽般的恐惧。道德性焦虑,是害怕个人可能会做违背超我的事情,从而体验到内疚。例如,如果一个人已经懂得成功是件好事,那么失败就会使它产生道德上的焦虑。因而,焦虑通过促使我们避免环境中使人感到威胁的经验,抑制本我的冲动,根据内化了的价值观行动这三种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行为。
显然,自我具有的最重要的职能是避免和降低焦虑。除了反精神宣泄外,还有其他几种方法可供自我在与焦虑作斗争是使用。这些方法统称为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的意思:形容遇到棘手的事,紧张、惴惴不安。
良好的自我心态
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再次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能最终驱逐焦虑。
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自我放松
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用自我松弛的方法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可以想像自己在碧波荡漾的海边或湖边,沐浴温暖和煦的阳光,听得见波涛轻拍岸石的声音,闻得出空气中清新宜人的气息……让自己的身与心得到全面放松,抛弃过分的焦虑。
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1、现实焦虑:是对于来自外来的威胁、灾难与危险情况所表现出的焦虑。一般的反应有惊慌、躲避及恐惧。焦虑的程度也取决于精神——植物神经的状态(例如疲惫不堪或虚弱的程度)、人格与反应状态、以及幼年焦虑的经验。
2、生存焦虑:来源于生物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相关的、人类生存的普遍性经验。人们可以征服自然,获取自由,但在自然界中生存也具有危险性。因此没有很大必要去解释为什么人会有焦虑,而应该问,为什么没有焦虑。在个体发生方面,人在出生时毫无防备与独立能力,他的安全依赖于母亲或相应的人,如果由于失去了爱,感到了威胁,则产生焦虑,而以后在表面上并无危险的情况下也会重复这种焦虑的反应。
3、神经症性焦虑:产生于无法克服的冲突体验,特别是当没有足够的防御可能性时。这种来自“原我”的焦虑,与来自超我的良心焦虑相互对立。对于“自我”来说,焦虑被看作是一种警告信号。、
12焦虑危害
1、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
2、过分机警: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3、对未来莫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
4、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耐住性子做人做事 不必心烦意乱

    “烦”,本不是什么新的情绪。不开心的烦恼,不舒心时的烦闷,对每个人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但是“旧烦”与“新烦”之间,还是大不相同,过去人们“烦”的时候是找知心朋友诉诉苦、解解闷,今天“烦”的人们不仅仅“烦”,而且不“耐烦”,在不开心、不舒服的同时,他们不安心、不静心;他们不只是烦恼、烦闷,而且烦躁。对他们而言,与其说“烦”是一种有待完全摆脱的消极情绪,不如说“烦”是一种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得意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过去的人,有烦恼时会从前台退到后台,跟人们躲得远远的,不想让人看见;如今的“烦”,人们却穿着自己的文化衫、唱着自己的流行曲,招摇过市,要让人们躲得远远的来看他们。“别理我”一语,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般的一个舞台道具。

    “新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躁动不安。这是一种心比天高的追求、跃跃欲试的冲动、得不到满足的苦闷交织在一起,从而导致的亢奋、紧张、急躁的焦虑。这种情绪是充满机会又充满挑战的变革时代的必然产物。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会,个人发展有了相当的自由,这一切刺激起人们的成就欲望和积极性,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番大的作为。但是,机会与自由并不意味着成功,每一个机会,事实上都是一种挑战。同时,选择一种机会必须以放弃另外一些机会为代价。虽然社会为了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其发展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理解、选择和把握机会。但是,不少人并不理解机会的全部真实含义,他们什么都想要,却对什么都不作踏实的准备,表现出强烈的投机心理。

    可惜的是,一些投机者在受挫之后,并不吸取教训,不反省自己的失误,不去弥补自己见识、能力和毅力上的不足,而是或者心烦意乱,继续在精彩与无奈的循环中挣扎,或者愤愤不平,责怪社会的不公平与命运的不济,有些人甚至以一种“输红了眼”的面目出现,破罐破摔。

    当然,当代的“烦人”并不都是投机者。一些人的“烦”是一种现代文明病,是抒情的思想、浪漫的梦幻和温和的心境被无情的、变化的现实打碎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愤世嫉俗、走投无路的情绪状态。这种人无法控制自我,心绪不宁,因而难以成事。

    无论做什么事,心烦意乱之下是难有所作为的。为了不烦,我们还得“耐烦”一些,静下心来,正确地认识自己,冷静地把握机会,以长远的眼光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和道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成就自己的事业。







《身份的焦虑》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陈广兴 / 南治国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性,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








哲学家写给城市人的童话
文/贾不许 (豆瓣网友)

【我们发现台湾有四亿人口】

这是一句著名的意识形态广告词,但是读懂了字面后的含义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关乎着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笔下的身份焦虑。

比利是个朝九晚五的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晚上则是兼差的无线电计程车司机。上了电脑色情网站他则是个想象丰富的匿名色狼;而约会时又变成了某个女人的最佳男主角……在网路化的未来社会里,一个比利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能是数百个不同身份的比利。

广告人看到的台湾并不是我们认知的2千万人口,而可能是4亿人无疆界市场,只要人是社会的一份子,就会很自然地关心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因此广告人对把握受众社会身份的需要是一种天性,总是要能知道他们在哪里,然后才能决定自己要去哪里。

后现代的城市只剩下两个战场,那便是潜意识和外太空。我们所期待的远超出我们祖先们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试图诠释的,即是一个个后现代童话中看不见的城市和看得见的寂寞。
 
【灰姑娘和麦当劳王子】

童话中的灰姑娘勤劳而善良,拥有朴实、高尚的品德。现代灰姑娘则因为接受了现代的教育,学会把理性思考应用在追求身份上。

资本主义的崛起暗示着人们通过努力可以获取一切,努力的人可以致富,懒散的人则贫困潦倒,拥有金钱与道德画上了等号,换句话说,追求身份地位就意味着追求道德。在一个什么都可以量化的社会中,灰姑娘欲要迅速简单有效地获取身份地位,成为一个道德的人,最为直接的体现是拥有财富,有权利,有地位,而最为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追求一位王子。

这种爱情的性质和人们喜爱吃麦当劳无异,看重的都是方便迅捷,她喜欢的不是王子而是那个抽象的概念,对她来说那个概念就意味‘他’,是关于血统是否高贵这样一种毫无民主可言的想法。

并非每一个灰姑娘都能遇上王子,于是有更多人选择做穿LV的穷人,试图用外在的包装把自己伪装成拥有身份地位的人以博取他人的喜愛。德波顿由此发现,穷人因此比富人更热衷于精英制度。因为精英制度的存在保障了经济上的弱势,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以想象的未来:有朝一日成为思想上、知识上的強勢、进而成为社会新贵。
 
【我不是天鹅,就是在变成天鹅的路上】

童话中的丑小鸭虽然焦虑,但最后成长为优美的天鹅振翅而飞。

童话毕竟是童话。现代城市生活的步调中,只有在好莱坞才意味着“不快乐是因为这还不是结局”,在电影院的屏幕上才能看见每只丑小鸭都变成白天鹅。媒体给人们创造了太多幻象,也让人有了更多想像的欲望。

当我们本不是天鹅的时候,我们会想像自己正在变成天鹅的路上。

人们竟舍得竞相出卖灵魂,出卖玉体,包括皮相、肢体、色相、或者干脆两样都拿来卖,浮士德不会再找上你的门,因为你已再没有东西可以卖,头发皮肤,什么都有代言和赞助。

我们总是追求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而把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一再延迟,好像我们总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这样做……

这是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事实上,生活只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今天的国王穿着衣裳讲冷笑话】

安徒生笔下,人们佯装赤身裸体的国王身着独一无二的华服丽裳。今天没有国王会一丝不挂地游街了,他们身着高端品牌服饰在众人的仰视与崇拜中讲着冷笑话 ,享受人们热烈回应的笑声。

崇高的地位可带来许多好处,表现在外的行为是奉承、欢笑(即使笑话很冷)以及殷勤和恭敬。英伦才子本书中最有创意的解读,就是将每个人对身份地位的焦虑理解诠释为之所以追求身份地位,就是希望从世人身上得到爱。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就算不能成为那个房间的主角,你也绝对不希望被完全的忽视、漠视。 我们努力的动机和渴望是试图找回我们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宠爱。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努力争取的那些辉煌的成就,同儿时睁大无邪双眼,胖乎乎地坐在厨房地板上努力拼搭积木的行为并无二致。

这种社会氛围中,我们经常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值得我尊敬。我们应该停止这一自虐过程。从此我们可能会毫无恶意地蔑视一些人,就像他们蔑视我。
 
【只有七个小矮人才能一起生活】

你不会嫉妒比尔盖茨,但是你可能会嫉妒发财的老同学,特别是那些过去成绩平平貌不惊人的家伙。

德波顿的话让人不由联想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七个小矮人为了帮助落难的白雪公主同心协力,没有人在这个过程中争风吃醋。身材矮小的人跟身材矮小的人生活在一起,就不会对自己的身高产生任何烦恼,一旦有一个长高了,就会陷入不满与嫉妒的情绪之中。

我们每天都会经验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不会因此而嫉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

德波顿对此的处方是,要想克服自卑感,无须努力使自己更重要,而只要认识到,所有的人相对那些比我们大上几千倍的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那我们就无需为几毫米的差距而焦虑,代之以对巨物的崇拜。
 
【城市人的乡村乐活】

德波顿书写的童话是属于城市的。他说话的对象从他的第一本书就明确定义为普罗大众或是精英份子,他的文章会登在Vogue、Playboy这种杂志上,调性和《欲望城市》些许类似。他的小说《爱上浪漫》、《我谈的那场恋爱》主角也都是居住城市的布尔乔亚。

城市生活的“必需”不再是简单的饮食和住宿,它们指涉着物质的拥有者的能力、技术、毅力和勇气,这些是人获得尊重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尊严得以成立的基础。

德波顿提议凭借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绘画或者电影潜移默化地引导我们理解世界。 我想本质上其实是让心灵回归乡村,并非真的到农村定居,而是指回归一种原始的、自然的心灵状态。

现代的城市人都喜欢到开阔空旷的乡村去看星星。那是因为星星是从人闭着的双眼变来的,这也是为何农村星星很多的缘故。城市里的人们,双眼忙着哭泣、焦虑、戏谑、期待、鄙视......所以城市里的星星很少。在城市,只有脑袋在活,工作起来总是如火如荼、沒日沒夜,到农村,一切都慢下來了,生活里没有赶工,那是一种回归平静的乐活。

回归最自然的感知,才能了解谁都不是自成一体的岛屿,每个人都身为大陆的一小块,若海洋冲去了一片土,世界就少了一块。每一个人的缺失,都是“我”的削减,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他就是为你而鸣。

倘若这样的话,你为何还要兀自焦虑呢,你会宁愿不要这种焦虑,如果焦虑的话,也不因为自己而焦虑,而为一群人焦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心理学流派解释焦虑产生与
为什么有些人一闲下来就焦虑?
从没体验过的濒死感,焦虑患者可能经常发生
116-118篇 性格训练---焦虑症1-3
我们该如何认识焦虑?
喜欢宅在家里,可不仅仅是“内向”那么简单,社交恐惧症你了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