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 投射概念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 生死本能

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 re-externalize)。 这个过程让孩子的自我既要防备外来的迫害者,又要防备内在的迫害者。

克莱因把这个过程和成年人精神病过程相比较,提出孩子此时的状态是一种婴儿的精神病性焦虑状态,本质上是偏执狂的,她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尤其是和死本能有关的。

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




核心提示: 在克莱因提出投射性认同前,有一个比较长的学术准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克莱因在精神分析界还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在克莱因提出投射性认同前,有一个比较长的学术准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克莱因在精神分析界还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一开始她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投射这个概念上。


1929年的时候,她追随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的观念,提出在生命的早年死本能就开始起作用,死本能和利比多相反,又受到生本能的束缚。为了逃避被自己的内在的摧毁欲望摧毁,机体的自恋或者自我指向的利比多强迫毁灭冲动向外或并且指向外在客体。


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尤其是和死本能有关的。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当孩子对他们毁灭性冲动指向的客体做出他最早期的口欲期内投,超我的形式便发生进化。那些投射出去的施虐冲动被再次内化,以便于孩子能够控制来自真实客体或来自内在超我的难以想象的残酷的攻击。这个内投和内化的结果的时产生焦虑,而焦虑又提高了孩子的施虐性和摧毁充满敌意的客体的愿望,并且能够通过这个过程躲开来自客体的攻击。


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摧毁客体的焦虑冲动造成的结果是提高了的焦虑和超我的严厉性。过多的焦虑造成的结果是超我的分裂,并且允许进一步地把毁灭性因素移置到外在的世界中,这样减少了内在心理冲突的暴力性。通过投射的移置减少了内在的焦虑,并且缓和了超我和本我的紧张。克莱因认为这些机制不仅仅在儿童的游戏活动和人格化过程中起作用,而且也表现在分析移情中。(Klein,1929,Freud,1920)


可以看出,这时候克莱因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了在孩子生命开始的头几个月,施虐冲动既指向母亲的乳房,也指向对他身体的体内,而通过投射和内投的循环过程,从内到外的很多冲突得到处理。



到1935年克莱因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她提出,随着孩子的发展,孩子应用投射和内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开始,自我(the ego)就在对好客体和坏客体进行内投(introjection),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原型都是母亲的乳房,乳房能够满足的时候就是好的,乳房造成困扰的时候就是坏的。但是,客体成为坏客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孩子把他的攻击性投射到了这些客体上。故客体变成了危险的迫害者是因为他们会攻击和吞没孩子。对这些投射性的、歪曲的客体的内投,让孩子们在自我中建立起内在的迫害者。



随后,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 re-externalize)。 这个过程让孩子的自我既要防备外来的迫害者,又要防备内在的迫害者。克莱因把这个过程和成年人精神病过程相比较,提出孩子此时的状态是一种婴儿的精神病性焦虑状态,本质上是偏执狂的,她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此外,孩子还渴望所爱的客体,这相应的造成孩子害怕失去这些所爱的客体,对所爱客体的内投射让孩子产生了对好客体被坏客体以及其毁灭冲动毁坏的担心和哀伤,克莱因把这称为抑郁态(the depressive position)。为了逃避抑郁态所带来的痛苦,自我会到好客体那里寻求避难,或者是逃入一个好的、内化的客体,过度的信仰这些内化客体的慈爱和保护的能量,(其结果可能是严重的精神病性的否认)。或者是逃入好的外在客体,导致理想化或者过度依赖这些客体,相应的结果是自我的弱化。无法解决婴儿的抑郁态的困境会造成抑郁症、躁狂症或者偏执狂。这些病理性防御的目的都是要使个体能够逃脱抑郁的痛苦。克莱因认为这些防御既是正常发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病理性的。(Klein, 1935)




可以看出,克莱因其实在其提出投射性认同之前,主要是使用投射和内投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来描述早期客体关系的。一直到1945年,她还提出,“和内心形象的关系以多种方式和作为外在客体的孩子的双亲进行互动。因为对外在客体的内投射的每一步都和把内心形象投射到外在世界保持对应,而这种互动支撑着和现实双亲的关系,以及超我的发展。(Klein,1945, p. 409)




总结起来,在1945年以前,克莱因的学说在元心理学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克莱因把投射和内投当作了心理发展的核心机制,而不是像经典弗洛伊德学说,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病理性的防御机制。在克莱因的理论体系中,投射和内投是客体关系的起点。

第二,克莱因之所以如此强调投射和内投,固然和其师承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是她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决定的。她特别强调了死本能,认为死本能是主要的驱力(而不是利比多),为了自圆其说,当然就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减轻死本能内在的摧毁能量,这种机制无疑是投射比较合适。

第三,死本能在某种意义上,通过投射创造了客体及与客体的关系。所以可以说,婴儿通过投射死本能创造出了有能量的、摧毁性的、迫害性的客体。在原始性的迫害性投射后,接着出现的是内投,内投促进了内在的分化和内在结果的最初的形成。这样她建立在死本能基础上的整个学说就可以解释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生。





了解了克莱因早期的观点,我们也许对她1946年提出投射性认同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1946年,克莱因写了一篇文章叫作《论某些精神分裂的机制》(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文中,她提出在心理发育的偏执-妄想期,(paranoid-schizoid phase),婴儿对母亲乳房的口欲-施虐冲动会逐渐扩展到母亲的身体,口欲-施虐冲动的幻想的一个主题就是把母亲体内所有自己想要的、好的东西都掏空,婴儿会想要吮吸、咬住、掏挖、且夺走母亲身体上好的部分。这时候的内投形式和口欲期合并的幻想有关。

除此以外,来自肛门和尿道的冲动也起到了一定影响,就是把有毒的、危害的物质从自体中排出,并让它们进入母亲。随着排除有毒的物质,婴儿会把自体(self)的坏的部分分割开,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从而把自体中坏客体消除,因为这个坏客体有毁灭自身的危险。这些坏客体是死本能的心理表象,他们之所以要被投射,是因为婴儿要控制和占有这些客体。(Klein,1946)(作者注:实际上,准确地说,婴儿是要把坏的自体投射出去,变成坏的客体,而不应该说自体中具有一个“坏客体”。)

母亲这时候容纳了这些投射出的部分,克莱因说,母亲“不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且也感觉到是那个坏的自体。”(Klein,1946, p. 8)

接着,克莱因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到了投射性认同这个词,她说,“很多针对自体的成分的仇恨现在指向了母亲。这导致了一种特殊的认同形式,它建立起了一种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我建议对这些过程使用术语'投射性认同’”。(Klein,1946, p. 8).

有些作者认为,理解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关键在于她使用的介词是“(project) into,(投射)入",而不是“(project) onto,(投射)到”,这意味着,如她所说:“投射过程的另一个方面,如我们所见到的,意味着通过自体的成分有力地进入客体,并且控制住客体”。这也意味着这个过程发生在婴儿刚刚开始用词语思考的时候(?)

可见,在克莱因理论中,这个母子之间互动的认同的过程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通过投射完成认同,一个是通过内投完成的认同。所以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还有一个不太被人们注意的术语,叫做内投性认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这个过程起源于孩子和乳房的最初的关系,指孩子对母亲乳房进行口欲-施虐性内投。

应该注意到的一点是,克莱因也注意到了好的冲动也可以投射到客体。此时,被自我排除和投射的、带着排泄成分的部分代表着自体好的和可爱的部分,排泄物被幻想成具有珍贵礼物的意义。这个过程在客体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好的感觉和冲动的投射让孩子可以和好客体建立关系,客体对好的感觉再次投射促进了建立起一个好的自体,而且帮助孩子能够减轻迫害性焦虑,随后自体和客体对好客体的内投刺激了再次把好的和爱的感觉投射出去,从而促进了和真实客体的关系,导致了自我更健康、更整合的发展。如果这个过程发展得过分,这些人格成分的好的部分就会在投射的过程中丧失在客体那里,于是客体被理想化,从而代表着自我理想(the ego ideal)。结果是造成了自我发展的贫乏,或者过度依赖别人。(Klein, 1946)

1952年,克莱因提到,上述这种投射和内投的互动能够加强孩子的自我及其整合性。(Klein, 1952a).但是,她也提出,对好的冲动的投射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在焦虑提高的情况下,孩子有可能更加理想化好客体,所以他可以:第一,通过依赖外在的理想化客体而逃避焦虑;2通过求助于内在的好客体作为逃避迫害性客体的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理想化的客体之所以被爱和崇拜是因为它提供了自体的好的部分。所以这时候的客体关系有很大的成分是自恋的。克莱因这时候强调的是孩子一开始是内投了乳房,然后孩子对客体的印象受到了他自己在投射和内投射作用下的幻想的歪曲,她这么说:“内在和外在的好乳房变成了所有有帮助的和悦人的客体的原型,而坏乳房变成了所有内在和外在的迫害性客体的原型。所有进入婴儿的被满足的感觉的因素……都被归结为好乳房。相反,每一次的挫折感和不适感都被归结到坏(迫害性的)乳房。(Klein,1952b, p. 63)

1955年,克莱因的发表了另外一篇文章,《论认同(On Identification)》,再一次讨论了投射性认同。她是通过分析Julian Green写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投射性认同的过程的。 Green的故事名叫《如果我是你》,故事中,魔鬼赋予英雄一个能力,让英雄随时可以离开自己的身体,进入和控制其它任何人的身体。克莱因认为,这个过程反应的就是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把自己投射到另外一个人那里,控制别人但是同时又没有失去自身的感觉。就像到别人那里做了一趟旅行,但是旅途永远改变了自我。克莱因还有一个有关投射性认同的观点,她认为如果被投射的部分没有被成功的再次内化的话,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会耗尽投射者的心理能量,,让投射者筋疲力尽。她提出,通过不断的处理外在客体和内在客体的体验,孩子能够从偏执-妄想态发展到抑郁态,对客体的看法和感受能够比较整合起来。(Klein, 1955)

1957年,克莱因对好客体和病理性的理想化客体进行了区分——在好客体占优势的时候,自我的分裂能够得到整合,并认同客体,憎恨能够得到减轻,抑郁态能够得到修通。而病理性理想化客体的基础是病理性分裂,这种分裂不是把好客体和坏客体分开,而是分裂为理想化的客体和极坏的摧毁性客体,克莱因认为,“和好客体的完全认同伴随着感觉到自体占有它自己的好的方面的感觉。当事情出差错的时候,过多的投射性认同——通过它自体分裂的部分投射进入客体——导致了自体和客体的强烈的混乱感,这达到了支撑自体的作用。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是自我的弱化和客体关系的严重的紊乱。”(Kelin1957, p. 192)





1958年,克莱因进一步提出,上述过程中的对外的投射是由死本能支配的,而内投是由生本能决定的(Klein, 1958)。

到了1959年,克莱因开始扩展投射性认同的范围,把它变成具有普遍性的一个东西。她写道:“因此,内在的世界建立起来,它部分地反映了外在的世界。也就是说,内投和投射的双重过程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间的互动作出了贡献。这种互动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持续存在。内投和投射以同样的方式持续整个生命周期,而且在成熟的过程中被改进,但是它们从来没有失去它们在个体和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中的重要性。因此,即便是在成人中,对现实的判断也从来没有脱离其内心世界的影响”(Klein,1959, p. 250)。到此为止,其实克莱因已经为后来者进一步拓展投射性认同的定义铺平了道路。




也是在1959年这篇文章《我们的成人世界及其婴儿根源(Our adult world and its roots in infancy)》中,克莱因阐明了投射和认同之间的关系——

“通过把一个人的(全部)或部分的冲动或者感受投射到另一个人那里,就达到了和那个人的认同,虽然这和起源于内投的认同不同。因为如果一个客体被纳入自体中(内投),重点在于获得这个客体的某些特质并且被它们影响。另一方面,在把某人的自体放到其他人的过程中(投射),认同的基础是把某人自己的特质归结给他人。投射会有很多反响。……通过把我们的感受归结给他人,我们理解了他们的感受、需要和满足……有些人在这个方向上走得太远,以至于他们完全在别人中丧失了自己,而不能够作客观判断。与此同时,过度的内投威胁到了自我的强度因为它完全被内投的客体所占据。如果投射主要是敌意的,那么真正的对别人的理解和共情就受到损害。因此,投射的性质对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有很大影响。


如果内投和投射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充满敌意或者过度依赖的,而且是很好平衡的,内心世界就得到丰富并且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得到了改善。”(Klein,1959, pp. 252-253)




根据克莱因的观念,其实偏执-分裂态的主要防御机制是分裂和投射性认同,而抑郁态的时候,分裂经过了中心化和升华,变化成为了压抑。

总结整个克莱因学说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虽然投射性认同这个词是她提出的,但是在她本人的学说中,更多的时候其实是使用投射和内投的交互作用来描述投射性认同所描述的现象。投射性认同在她的学说中其实只能算是一个临时性、过渡性术语,并不占据其学说的核心地位。

对我个人来说,克莱因学说的魅力并不在于投射性认同,或者她承袭费伦奇的说法,用投射和内投来描述心理发育,而在于其把学说建构在死本能的基础上的勇气和深刻。


对生命的尊重是建立在对死亡的体认和关注之上,逃避死亡空谈爱、共情、理解、温暖、尊重恰恰是表达出了对生命的蔑视和仇恨。从这一点上来说,克莱因可以算是一个诚实的人本主义者,就像罗洛·梅一样。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


     看《悖论简史》(罗伊·索伦森)中有一小段对话让我韵味了半天。泰利斯(古希腊巴门尼德派哲人)认为生与死没有区别,有人问他“那为什么你不去死呢?”泰利斯答道“生与死没有区别”。问到“人最难的事是什么?”他回答说“认识自己”。问“什么是最愉快的事情?”“成功”。问“人是什么?”“人是理性的有朽动物”。问“什么是神圣的事物?”“既无开始也无结束的事物”。而苏格拉底用“所有的欠缺是基于无知,所有的德行都基于知识”认识人的论证,更让我回味无穷。
     令人叹服,人类在公元前的几百年就有了那样精深的人类思想。
     我在韵味人的奇特和神秘的感叹中深深感叹,“认识自己”才是人类惟一既无开始也无结束的事情,是人类千古而永恒的主题。不然,世世代代怎会沉醉这一问题不放呢?或许,正是这一人类主题的无始无终之特性,才构成了人所具有的神秘和奇特?
     但我仍感觉迷惑,人为什么要无穷尽认识自己,又为什么总是认识不了自己?人既然是理性的,又为什么认不清自己呢?有些人为啥不关心日常生活事,而总是痴迷“人是什么,你从何而来,你将走向哪里”这样高深而虚无缥缈的东西?又或许,正是东西的深邃、虚缥才激发人的欣快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才构成了使人痴迷的精神世界内容?
     韵味着先哲思想,我也陷入了虚无缥缈的感想,想谈论“认同与接纳情结”之话题。
     认同与接纳的魔力。人真是奇特的怪物,从不满足自己是动物开始成为了人,成为人后又不满足人的现状,而总是时而懈怠时而疯狂地追逐呵追逐,却不知要追逐到哪里去,也不知还想成为什么。当人是“理性的有朽动物”后,实在无法忍受“朽”的意识,人类便努力创造着文明与理性,以使自己感觉强盛不朽。历来就是,皇室贵族擅长以强权保证(幻想)自己长生不老,平民百姓懂得如何适应(或服从)以使自己不至早朽。作为人,不管身份的高低,一开始便习得性有了认同与接纳的感知力。
     人有生与死两大本能,如果把活力(或能力)象征生本能,把朽(或无能)象征死本能,那么人在这两大本能的驱动下,这一生便是认同与接纳富有活力的事物,而否认与排拒代表朽事物的一生。通俗地说,人这一生,只愿向他很认同的人和事物靠近,只愿接纳他想接纳的人和事物,同时人这一生,总是在与他反感的人和事抗衡,总是在害怕他认同的人否定他、抛弃他的顾虑中,艰难地维护着人际关系。
      关于认同、投射认同概念与临床应用,精神分析领域对此有太多太复杂的研究,国内的年轻学者李孟潮“为什么要研究认同”一文就洋洋洒洒数万字,他的有关认同、投射认同的文字恐怕有一本书。为什么要研究认同?我想,因为人是关系动物,是在认同中成长,长成什么样取决于他认同的客体是咋样;因为人的终极任务就是“认识人”。看学者们研究的文献就知道,研究认同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研究的,它像“认识自己”一样,水深得没底。你能掌握别人的研究都得下功夫。我是在掌握途中的人,感觉为什么要研究认同,不,应该是为什么要掌握认同?因为人是在认同中活动着。人的早期是活在他人的思想和要求里,那时他只能通过认同他人而确立自己,精神分析说这是“发育性认同”。长大后,人活在有他人思想也有自己思想的自我中。但,成人后的人,他可能未必认同别人却又不得不认同,可能善于既否定别人也否定自己,也可能还是完全认同他人才能找到自己。一句话,他可能活在各种防御性认同的世界里。
     如果说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认同的含义是:一个人是如何变成像另外一个人的,那么,这个含义带有人被异化了的界定,即人不是他自己的意味。从这一异化感觉理解认同,认同对人的发展,起到的是病理性防御作用。但认同、防御机制有太多的分类,界定认同的含义是“一个人是如何变成像另一个人”看出精神分析最关注的是病理性认同和防御机制。李孟潮谈到“认同和防御机制的关系就在于,所有防御机制都是在认同的平台山进行的,防御机制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某种认同,同时防止另外一种认同。”看来,认同与防御机制不可分割,它们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确实对于人来说,你要成长,要成为你想成为的某种人或某类人,认同是你能否“成功地成为某类人”的动力(动机)。如渴望成为“强大父亲”的小男孩,他会(仿效)认同他父亲的方方面面,包括父亲吸烟、吃饭的样子。渴望成为“李宇春”的女孩,她会拼命认同李宇春的所有,包括李宇春的发型、表情。
     通过生活经验,我感觉到认同与接纳(情结)的不可分割。它们才是更明显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只不过,接纳情结是动机(目的),认同是达到接纳需要和情结满足的手段。
     所以在这里,我更想谈论接纳的意义。
     认同与接纳,都是必然有客体的,它们分别都有所指的对象。接纳,固然存在接纳与被接纳,或者说接纳者与被接纳者。如果说人类最原始的恐惧源于分离焦虑,那么人对被接纳的渴望应该是最原始的愉悦需要,即最早的满足和愉悦感源于被接纳。反过来说,人的心理疾病可源于早期的接纳挫折,或经历过被抛弃的体验。
     人,天生就有接纳情结,该隐便是这个情结的原型。《圣经》关于该隐犯罪和受到惩罚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通过对惩罚的接受,罪恶感得到洗刷)这一事实的范例,即人最害怕的不是惩罚,而是遭到拒绝。上帝接受了亚伯的奉献,但拒绝了该隐的奉献。上帝不说明任何原因,就给了该隐以人无法生活的最坏处境,即在不为权威所接受的环境下生活。上帝拒绝了该隐的奉献,因而也就拒绝了该隐。对该隐来说,这种拒绝是无法忍受的,所以他杀害了对他既憎恨也认同的对手(又导致了实在的犯罪事实)。该隐所遭到的惩罚是什么呢?他并没有被处死,甚至没有受到伤害,事实上上帝禁止任何人杀害他,而该隐的标记意味着保护他免收伤害。他所遭到的惩罚是成为一个被遗弃者,在上帝拒绝了他以后,他就和他的同胞分离了。这种确如该隐所说:“我所受到的惩罚,远过于我所能承受的。”
     该隐情结,就是一个接纳情结。上帝是权威的象征,他的接纳与否,决定着他者生活价值的命运。尽管我们不知上帝因何判断谁该被接纳,谁该被抛弃?但我们很清楚信奉上帝的人,不管上帝认不认同自己、接不接纳自己,他自己都是对上帝高度认同,甚至可说是共生性认同的;我们也清楚,亚泊和该隐为了得到上帝的接纳,而予上帝忠实的奉献,可上帝的接纳因人而异。
     这里可以看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不存在要谁的接纳而认同谁,只存在(你们)对我绝对认同的癖好,否则,我会遗弃你。也看出,亚泊和该隐代表上帝创造的凡人,他们生活在绝对认同权威的神话里,其绝对认同的背后是恐惧被权威人抛弃。因此说,那样的认同(婴儿模式的粘附性认同、自恋性认同)仅仅是保护他们脆弱心理、避免分离焦虑的防御性手段,而不是想成为“上帝”的动机或目的。
     所以,该隐情结隐喻了这样一个含义:体现凡人的重要感和存在感,是看你是否被权威人物所接纳。
     为什么说“认同与接纳的魔力”呢?因为认同对人的成长作用非凡,而接纳(情结)不仅有促进人认同的正性力量,还有致人迷恋对象、扼杀人自我意志的反作用力。如果把该隐情结视为导致他真犯罪的原因,那么,人的接纳情结可以是致人病理行为(或心理疾病)的动因。
     凡具有魔力的东西,是具有诱惑性的,它可诱使人在某个领域变得疯狂,或诱使你不知不觉中误入歧途。因此,魔力有走火入魔的风险,它超越了动力的正性感觉,魔力比动力的量旺盛,并带有邪恶之嫌。就犹如武林派别有正教与邪教,有英雄与枭雄之分。只不过英雄背后是受代表正教的善良、光明、正义、正气、勇气、拯救等力量在驱动,而枭雄的背后是受代表邪教的野心、征服、勇气、阴毒、攻击冲动等力量的驱使。
     象征来看认同与接纳的力量关系,接纳较认同富有魔力。认同是可以为了接纳而妥协的,人为了获得他重要客体的认可与接纳,是能忍受手段的艰辛,哪怕埋藏自己的真实,甚至完全没有自我地活着。比如,《宰相刘罗锅》里的何坤就是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那些忍辱负重、活得很累很累的老好人,也属于被接纳魔力附身,即有接纳情结的一类人。





在前文里谈到了“凡具有魔力的东西是具有诱惑的”,所以,接纳情结所具的魔力可使人认同障碍。在障碍的各种防御性认同形式里,人无法认识自己。
    按我们平常观点看,权威人物喜欢(认同)的人才会被接纳,但我们更清楚,权威人最喜欢(认同)的是绝对服从、绝对崇拜他的人。那么,什么导致被拒绝、被抛弃的厄运也就清楚了。
    人的原始焦虑来于分离,人后天的大多数痛苦的背后,也无不跟分离与丧失有关。而被拒绝就是一种典型的分离(或丧失)感。一个人受到他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拒绝,犹如他重要情感关系的分裂,会陷入难以忍受的孤独。该隐的痛苦,就是被拒和丧失关系的象征。
    现实里,我们随处可观察到人对被接纳的渴望,和遭遇接纳受挫的窘境。举例,昨天我跟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吃饭,一个亲戚的儿子(2岁半)像个人来疯,频繁地参与我们举杯活动,他那稚嫩的声音含糊不清地重复一套祝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每次说完,便开心去玩短暂一会儿。又一次举杯时,小家伙凑上来,短短的手高高地举起他的小杯子,哇哇哇叫个不停,可我们几个大人举杯祝词正在火上,哪顾得上他!小家伙坚持举着杯,声嘶力竭地叫着、叫着…终于他争取被接受的极限坍塌,愤怒地将杯子摔向桌子,迅速滚到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他妈妈哄了他老半天才平复下来。过后,我们继续吃饭,小家伙终止了举杯活动。
    这如一幕“该隐情结”的经典演绎。小家伙之现象,活脱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认同需要与否认之痛,什么是接纳渴求与接纳挫败。借小家伙举杯现象来解读认同和接纳情结,可以是这样:
    认同与接纳的共性条件。作为感情动物的人,是在情绪联系中(长大)感觉自己和认识自己。而认同作用是对他人情绪联系的一种原始表现。2岁半的男孩,能频繁而熟练参与成人仪式——举杯、说祝酒词,这是他对成人行为(仿效)内摄性认同的结局。这个结局里,有父母对孩子“你要成为我(或成为成人)这样的父母”的共生性认同。
    设想,每个孩子都会这样吗?好像我们会同意这样看,有些孩子若在相同的环境,他可能会自己玩或玩自己的,对你大人的举杯、祝酒词毫无兴致!专业说法:他不一定认同或接纳成人的举杯、祝酒词。这说明什么呢?或许会说明很多。这里我很想说明一点:作为欲影响他者的成人,你的认同与接纳是否成功,取决于对象是否接受你的认同与接纳。比如,一个善良的中学老师,他肯定是认同和接纳他的每个学生,但并非是每个学生都认同和接纳他这个人,包括他散发出的接纳别人的姿态。同理,一个思想者的思想是否影响到别人,不仅取决于思想本身的意义,还取决于接纳思想的客体,是否具有思想者的某些共性的思想基因。就像某种传染病,虽然它始于病源基地,但人是否被传染,还在于个体是否有相关抗原及他抵抗力的大小。
    事实上,人世间无论是生理“病毒原”还是精神“病毒原”,也无论它们是良性还是恶性病毒,若能成功感染(移情)到个体,还需要个体有接纳相关“病毒”的易感性的配合。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人啊天生就有应对外界不同事物的易感性,因为这个易感性,才有了那么多的“投射-认同”在人际间辗转流动。
    当然,在发育性认同阶段,孩子的一切认同对象及认同行为都是被动的,有什么样的父母意识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是所谓孩子将父母意象——内摄认同的结果。不过,人在青春期以前,认同与接纳的共性环境条件,是比较利于孩子发展自我同一性(有稳定的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客观态),这个同一性应包括成熟的自我概念:即有对他人的认同与接纳,也有否认与拒绝他人的能力;有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也有否认自我的反思能力。
    认同幻象。感受酒文化,我们体会到举杯与祝酒辞是浓缩人类文化需要的情感表达。这种表达是典型的理想认同,它象征了我们对认同幻想的依赖。每个国家为何都有固着的传统节日?人们又为何那么固恋节日和聚餐?用荣格理论解释比较充分,因我们有分离焦虑和情感依恋的集体无意识情结。你看,我们明知举杯说“万事如意”“天天快乐”“财源滚滚”“寿比南山”之类都是虚幻(虚假的),但我们从不置疑它而会振振有词地道来,我们宁肯相信它很真实,才那么义无反顾地真真实实表达着虚幻。从这个现象看出,人类需要幻象和幻想,却不知为什么需要。
    人真是虚假得单纯,又圆满得残缺。否则,我们为何总是念叨“事事顺心、没病没痛、永远年轻”?为何总喜欢光顾寺院烧香拜佛?
    人只能在幻象里补足现实的残缺,也只有在幻想里圆不死的梦。
    透过酒文化,我们看到了人是钟情白日梦的动物。由于世俗百态,人学会了在幻象里认同纯真,认同完美。由于社会的繁芜多变,人懂得了不可以时时有聚会、聚餐、祝酒词,那样如同活在“假性认同”的囚笼里。也由于人性的复杂,人才不得不练就了美化自我的幻想,甚至陷入自恋性幻想。借着举杯祝词,人们尽可能表达酝酿已久的美好愿望(就像人的梦,它可以潜意识实现你压抑的愿望),借酒精壮胆,还可尽情宣泄压抑已久的最本质最狂妄的理想认同,如:我狂恋奥巴拿,我若不错失机会早就是李嘉诚那样的人了…之类的认同幻像。
    透过酒文化,我们能感受到接纳情结的魔力所在。酒文化对解愁和提兴的快速性,已渗透人心!人们离不开它,甚至沉迷它。这不仅因为酒精对神经刺激产生的物理快感,还有人借酒精输入的勇气,可以呈现防御背后的实像,让我们容易看到人脱下面具后的本真。如果问“我是谁”,怎么认识“我-你”,捷径之一是:喝酒醉酒。
    酒文化的另一魅力是感性陶醉。在酒文化的氛围里,我们最容易听到感人的赞美(哪怕是谎言),那其实是欣赏与被欣赏、认同与被认同需要的表达(又哪怕是虚假认同),在那种情势下,人最能感觉有一种被深深被接纳的满足。
   “举杯祝词”象征着情感联结。而我们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意味正是“不言在酒中”、“一切都在酒里”。如果说小男孩在玩成人社交游戏中快乐无比,不如说男孩在接纳和认同成人的社交中,享受着被大人接纳的重要感和愉悦感,所以他才那么乐此不疲地成为了“大人”。
    因此我认为,人最早获得的文化熏陶应该是认同与被认同、接纳与被接纳。
    认同艰辛,以及认同背后的接纳情结。从认同幻象的需要看出,接纳情结是我们天生的。再借小家伙“举杯”现象作扩展性解读:
   ·小家伙艰辛地举杯说祝酒词,那正是高度认同成人仪式的努力 ——这犹如现实里,人能忍受做某事的艰辛与努力,那一定是高度认同某事物的意义,比如一个地质学家,之所以能忍常人不能忍的寂寞与艰苦,是因他对地球有浓厚兴趣,以及他对地质学意义的高度认同。任何事物的意义,才是激发人生活勇气与耐性的动力。
    生活中,人的诸如厌学、工作无兴趣、散漫、倦怠、抑郁、自闭等现象,就是一种对事物的否定或拒绝,是一种对生活的无赖或抵抗的表达。为什么要拒绝和否定,又为什么有无赖和抵抗?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事物的兴趣,从而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原本,许多人对事物对生活是抱有兴趣的,后来因各种“厄运”袭击,才导致与现实疏离,不再那么激情生活了。
    人与他者(或事物)情绪联系的机制是认同,如果认同障碍,联系则不成。所以我们许多父母,如果不让孩子厌学,你需要激发他产生学习的兴趣,他才能与学习保持一种接纳的关系。我们须觉醒,孩子最早对学习本来有兴趣,是我们做大人的,不接纳孩子的“贪玩”,不善于陪孩子在玩中感觉学的乐趣,却舍得代价填鸭式地给孩子学习食粮,才“撑死”了孩子对学习的胃口。孩子抗拒学习,意味着孩子与学习的关系断裂,如果说是孩子认同学习障碍,还不如说是孩子对大人“太关心学习”的报复。只不过,这种报复的代价是亲子关系——认同与接纳的分裂。
    其实,任何关系的成功连结,其粘连的要素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兴趣,兴趣是认同的条件,也是接纳的动力。
    ·小家伙声嘶力竭不停地吼叫,那是在拼命争取大人对他的行为继续认同和接纳——这犹如现实里,有些人为何那么激进奋斗,那么疯狂学习,拼命工作?为何有些人总喜欢出头露面,表现自己?为何有些人在人前总是那么瓜甜嘴密,卑躬殷勤?这些都分明透出,人啊太需要被认同和接纳!



    可是,我们在向谁认同,又在寻找谁的接纳呢?
    大凡激进者,或许在向社会认同,或是向自我理想认同。他们在与自我,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认同中,和谐而快乐地接纳着他者和自己,实现着自己。
    而激进得有点强迫或疯狂(如购物狂、工作狂、游戏狂)者,是绝不服输自己有落后,却绝对是要社会和别人认同的人。他们与正常激进的区别在,过渡认同或假性认同。比如有些人早已是亿万财富,可他停不下地拼命赚钱(甚至落下了身体疾病),那肯定不是钱不够花,而是他心底那个“不成强者誓不为人”的理想自我,驱使他一切向强者(第一)认同,而越多的钱,或在某领域有越多的第一,才越能显示人有多么的强。反过来,你越强,越能够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所以,别以为太有钱的人是钻进钱洞里的守财奴,他们并不希罕钱,而希罕名誉。只有无限的钱,才能证明他是应该被人无限认同和接纳的强者,只有被高度认同,方能满足他的荣誉感。

    再比如,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为何总是那么谦和得做作,赞同别人得肉麻,顺从得令人冒火?是他真心喜欢别人,还是认同或崇拜别人,还是别人真有崇高的东西吸引他?你可以说他是缺乏自主个性,或是懦弱自卑的表现,但形式上那是绝顶的权威认同。被认同的对象是不是权威不重要,对象有没有崇高素质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他必须认同对象。那么,他为啥必须要认同别人呢,而且要那么过渡认同(或假性认同)?或许,他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是在过渡认同(或假性认同)别人,但他一定或多或少知道自己,是太渴望别人对他的接纳,生害怕别人不喜欢他、拒绝他。


    那些防御性认同的背后,无不是在保护和满足人的被接纳需要。
    ·当小家伙争取大人接纳自己的努力告吹,便激怒了他的攻击性,并导致了耍赖及后来离开“大人团体”的行为——这如同现实里,许多儿童的拖沓、任性行为,其实是寻求父母认同自己偶尔不乖总遭失败的结果;一些中学生的游戏成瘾、离家出走,其实是渴望父母接纳整个的我(好与不好)不成,才选择了拒绝父母而亲密游戏;生活中太多冲突的婚姻,正是因双方坚持要改变对方的认同,双方执著要对方接纳自己的结局;有些夫妻能够长期忍受痛苦的婚姻,其动力是分离恐惧。再糟糕的婚姻,它毕竟是一种关系存在,有一种人是必须借助关系而感觉自己的存在,有关系意味着自己被接纳着。
    又提到圣经中的该隐,那个“人啊天生就有接纳情结”的原型,他的寓意似乎告诉我们,人为了赢得上帝(权威或重要人物)的接纳,可以赴汤蹈火,也可以拒绝所有。
    神因人的供奉而存在,人却为了神的接纳而奉献。难怪有那么多人,那么害怕说不,那么喜欢奉承。人为了免遭拒绝而不得不讨好他人,不得不隐藏对人的不满;人为了不被他人抛弃,不得不接纳别人的种种(要求),唯独不接纳自己的需要……
    若问被接纳的意义何在?我想,应该是被(上帝或自己)承认成为了人。
    但不知成为的是重要之人,还是自由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翻译 | 梅兰妮·克莱因工作的一些发展(3/3)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心理学女神
客体心理学:儿童的内在客体世界
心海湾微课| 刘宪: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一书部分总结
投射性转认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