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安全的用药,叫食补

导读: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用药安全问题愈发被大众及医疗工作者所重视,而作为有着“药食同源”理论的中医,在日常食补方面造诣颇深。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药食同源的这个药——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主治脾虚证、肺虚证、肾虚证、消渴气阴两虚证。

《医经溯洞集》:唯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

《本草求真》: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

然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与面同食不能益人,不似黄芪性温能补肺阳,白术苦燥,能补脾阳也。

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故六味地黄丸用此以佐地黄。

然性虽阴而滞不甚,故能渗湿以止泄泻。生捣敷痈疮、消肿硬,亦是补阴退热之意。

至云补阳消肿,补气除滞,理虽可通,语涉牵混,似非正说。

至入汤剂以治火虚危症,难图近功,必多用之方愈,以其秉性和缓故耳。

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宜炒黄用

《本草经读》:山药气平入肺,味甘无毒入脾。

脾为中州而统血,血者阴也,中之守也;唯能益血,故主伤中;伤中愈,则肌肉丰,故补虚羸。

肺主气,气虚则寒邪生;脾统血,血虚则热邪生;血气充而寒热邪气除矣。

脾主四肢,脾血足则四肢健;肺主气,肺气充则气力倍也。

且此物生捣,最多津液而稠黏,又能补肾而填精,精足则强阴。

目明、耳聪、不饥,是脾血之旺;轻身是肺气之充;延年是夺其补益之效也。

《本经逢源》:山药入手足太阴,色白归肺,味甘归脾。大补黄庭,治气不足而清虚热。故《本经》治伤中寒热邪气,补而不滞,温而不热。又能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固肾,止泄精小便频数。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

《金匮》八味丸用以强阴也。薯蓣丸以之为君,而主虚劳不足,风气百病,甘温平补而不碍久积之邪也。

柴老认为山药既为食物又为药物,安全性高,可用于妊娠患者见脾虚者,与白术配伍。

山药与白术相比,有白术之功,无白术之燥,为平补之剂

脾虚所致月经先期、崩漏、带下者常用。但配伍时应注意不与生牡蛎、薏米等相配,并非药性相左,而是熬出药汁浓稠,不便饮用。

常用量为10~15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药
气虚体质----疲乏(四)
主题:配伍 | 医源世界
每日一味中药——山药
吃药不如食补!心肝脾肺肾,通通都给你补好
说说一些常用的虚劳中药,虚就要补,用药很讲究 白术:补脾很常用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