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嵩开课啦---每天一课您也可以读到病理(1)


简单病史:女,39岁。咳嗽、咳白痰1周。

胸部CT:右肺中叶内侧段右心缘旁肿块影,紧贴水平裂和纵隔,病灶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浅分叶,增强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约为43、82、70HU(图 1-6)。


(以上病例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赵德发 提供)


大家好,欢迎一起分析这个疾病。

我的分析如下:

诊断:右肺中叶肺癌

诊断依据中青年女性,右肺中叶边缘光滑肿块影,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外侧可见粗大伴随血管(绿箭),需考虑硬化性肺细胞瘤可能。但硬化性肺细胞瘤病变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典型者可见空气新月征、尾征等,强化程度取决于内部成分,可有延迟强化,一般无胸膜牵拉(红箭),病变内血管影(橙箭)少见,本例不符合。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有收缩形态,即病灶有平直征、向心性弓形凹陷征、桃尖征等,本例亦不符合。肿块外侧和内部强化的血管影说明肿块富血供,诊断需考虑类癌,但类癌多与气管关系密切,出现特征性钙化及冰山征有利于类癌诊断。肿块虽无明显毛刺,浅分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血管影明显(橙箭),且有明显叶间裂胸膜牵拉(红箭),病变周围明显气肿带(黑箭),支持肺癌诊断


病人手术切除肿块,肿块大小5.3cm*4.5cm*3.1cm,病理示右肺中叶淋巴组织显著增生,其内见灶、片状分布的异型上皮细胞,异型上皮细胞呈合体样,核分裂像易见,局灶区域见肉芽肿形成。免疫组化:CK-P、CK5/6、p40、CK19、CyclinD1阳性,p53阳性率约为60%,Ki-67阳性指数约为40%,CD21、CD23、CD5、CD20、PAX-5、CD3、TdT、CD68、CD163、Bcl-2、Bcl-6、CD10、TTF-1、CK7、IgG、IgG4阴性,CD31、CD34显示脉管内见癌栓。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细胞EBER阳性。特染:PAS、D-PAS、抗酸染色阴性。结合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特染,考虑为淋巴上皮样癌(图7-8),脉管内癌栓,神经未见癌组织侵犯。3A组、9、7、10组淋巴结均见癌组织转移(1/2、2/2、4/4、2/3),右肺中叶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残留。

最后临床诊断为发性右肺中叶淋巴上皮样癌(LELC T2N2M0 ⅢA期)。

图7

图8

分析:肺LEL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本例无鼻咽癌病史,考虑为肺原发性LELC。本例病人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瘤体侵及血管,提示肺LELC具有较高侵袭性。典型LELC病理示癌巢与周围间质界限清晰,有明显的推挤样边界,癌细胞及癌巢间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少数病例癌细胞呈弥漫性分布,形态上与淋巴瘤相似。免疫组织化学CK5/6和p63染色结果提示该病为鳞状细胞来源的上皮类肿瘤。肺LELC多为中央型,与纵隔及大血管的关系密切,极易包绕支气管和血管,肿块内的“包绕血管征”常见。


肺原发性LELC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鳞癌:好发于老年吸烟男性,易形成空洞及坏死;2)腺癌:好发于女性,分叶、毛刺、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较该病显著;3)类癌:好发于中年不吸烟女性,增强扫描以延迟强化为其特点,强化较均匀,肿块内可有钙化及坏死。中央型类癌呈息肉状突向大气道内,可有冰山征表现。


下面我们系统复习下这个少见病:

淋巴上皮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一种好发于鼻咽部的未分化癌,也称大圆细胞癌或泡状核细胞癌,偶见发生在鼻咽以外的器官,包括唾液腺、胃、结肠、肝胆系统、皮肤及肺等。


首先他属于肺癌,未分化癌。

Bégin等1987年首先报道肺LELC。许多研究表明该病与鼻咽部未分化癌发病机制相似,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LELC很少有KRAS和EGFR基因突变,提示这些基因对该病的发展无明显驱动作用。

2004年WHO分类将该病归为肺大细胞癌的一个亚型。

2015版将其划为其他和未分类癌。全世界范围内报道的病例多来自于亚洲地区,中国广东地区高发,具有显著的人种和地理分布特点。

这个是咱们国家的专利,不知道好还是不好。

肺LELC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胸闷、咯血、发热或胸痛。该病影像学表现为体积较大、边界清晰的圆形肿块影,增强扫描大部分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其病理学基础为肿瘤是由癌细胞及大量淋巴细胞组成,间质成分较多,实质成分较少,故而强化不显著和不均匀,肿块内血管影常见,钙化少见。

强化不显著和不均匀,故肿块内血管影常见,钙化少见。这句话我认为很关键。

晚期病变易侵及大血管及支气管。

中央型与纵隔及大血管关系密切,肿块极易包绕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型多为近胸膜下的肺内孤立性结节。

术中可见病灶通常为界限清楚的圆形、灰白色质硬肿块,较大的瘤体中央可见坏死,但不易形成空洞。


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诊断时需与鼻咽部转移癌、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癌组织形态与鼻咽部未分化癌完全相同相似,表现为癌细胞大,呈多边形或短梭形,呈合体状聚集、巢状分布,胞浆中等量,淡染或弱嗜酸性,核体积较大,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癌组织中无腺、鳞癌分化的特征,癌细胞间及间质内有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纤维性间质包绕,部分区域可见出血及坏死。AE1/AE3、CK5/6、CK19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在肺LELC中高表达,同时伴有混合CD3 T淋巴细胞和CD20 B淋巴细胞浸润,有助于疾病诊断。

由于在组织学上无法区分肺原发性LELC与鼻咽癌肺转移,所有病人必须通过临床体检、鼻咽镜、影像学检查及鼻咽镜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瘤后,方可考虑该病的诊断。

肺LELC对放、化疗较为敏感,采用综合治疗预后较佳,预后好于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该病的预后情况可能与肿瘤的复发和坏死程度相关。LMP-1水平与细胞恶性增殖的水平一致,即表达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预后好于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这个不错)


好了,以上是总论,我觉得特异性不强。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CT征象鉴别
罕见纵隔滑膜肉瘤并胸膜转移一例
肺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
CT说,这些胸部富血供病变应该这么诊……
呼吸系统影像学知识的实例分享
大医二院读片会:咯血不止的肺内肿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