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书发展承载的意义




     人类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简或牍。书籍利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它叙述着人类文明进程,传播人类文化。不同的社会生产力确定书籍装帧的物质组合形态和工艺手段,同时也反应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从竹木简牍到今天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都具有下面这样几个要素:

     1.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书籍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传播知识信息是图书的基本职能,知识信息是构成图书的基本因素。图书的内容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与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史都可以在图书的内容中得到反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图书的内容也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时代出书网www.chushu.cc 从零散到系统。农业、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的文字记载,几乎是从人类刚刚走向文明时期起就开始出现的,而文摘索引之类的二、三次文献只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知识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大,图书所具有的传播知识的目的性也越来越明确,其社会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按照图书内容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它传播的知识信息划分为:

     ①情报性知识信息:它需要快速的更新和传递,并且有较强的针对性。

     ②教育性知识信息:它既要求及时更新,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需要反复传递,传播面也较广。

     ③娱乐性知识信息:它的传播范围大小与时间长短,取决于社会时尚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

     2.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人类很早就把有声的语言作为传递与交流知识的工具,但语言的传播要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也曾先后使用了结绳、契刻等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一方法只能助记,不能直接表达复杂的事物,而且在传播上也受限制。只有使用图画和文字,才能准确地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为人们共同理解与接受,因而才能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来传播知识。

     3.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光是有了文字和图像,而没有载录它的物质,也是无法成书的,因而人类就选择和创造了种种文字、图像的物质裁体。由于文字、图像是平面显示的符号,所以图书的物质载体也都是平面的书写材料。从我国古代书史来看,最初是在甲骨、青铜等器物上记录文字,同时也把文字写到经过整治的竹木材料上,或写在丝帛上,接着又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重要产品纸张。纸张薄而轻便,便于书写和印刷,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而逐渐成为人类生产图书的重要原料。

     4.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也是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图书的生产技术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把文字符号转移到载体之上的复制技术;一是把载体加工成便于使用的装帧形式的技术。我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技术后,图书的装帧形式就逐渐由简策式发展到卷轴式。后来以抄写为手段的复制方式,又被我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技术所取代,于是装帧形式又由卷轴式发展为册页式。图书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使图书大量产生的理想变为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书的构成要素
1图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仓颉造字时,天上降小米,鬼全在哭泣,鬼哭是因为害怕了
书刊传播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
不读书?等着大佬亲自上门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倾囊相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