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育苗期间应注意的几点意见


供各级领导和技术部门参考,并被广大稻农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让稻农育出壮秧



水稻的苗床期间管理重点:

苗床管理,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最近的好多农民朋友来微信和电话还在为明年的苗床的病害担忧。

到现在为止,据我了解一些有意识的稻农看了好多这方面的技术型文章,但我觉得大家没有从根本上领会苗床管理的要点。其实苗床管理要点说细了很多。


第一步需要浸种:

1、水稻浸种因农户的的条件不同,浸种的天数差异很大,不能说浸5—7天。水稻种子要发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吸水量达到本身重量的25%,浸种后水的积温达到100度。如浸种的水温10度就应浸泡10天,20度就浸泡5天。


※※※※※※※※如果种子已经浸好,但由于倒春寒的影响不能播种时,不要继续浸泡,不然出现药害。应及时拿出浸好的种子催芽后放到即不冻、又不能继续长芽的冷凉地方保管。到播种时种子干,可以再温水泡5小时后播种,这样保管的种子10天内播种,出芽率影响不大。※※※切记,切记!!!这是周老师的经验。


2、必须催芽播种

泡种后直接播种比催芽种子正常年景晚出苗4天,如遇到低温,晚出苗7—10天,插秧时叶龄少1叶,苗不齐,出苗低10%。所以,任何时候一定要催芽播种,机械插秧更应如此。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免催芽技术和免催芽产品。

出芽的标准是稻芽露出1毫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及时拿到冷凉的地方,摊开10厘米左右降温,在降温过程中还可以出15%左右。不要放在阳光暴晒的地方。


3、如遇低温如何处理已经进棚的种子

如天气预报说达到零下温度时,提前一天苗床上浇透水。这样利用白天的温度提高床温的同时,依靠水的放热慢的特性减少种子的冻害非常有效。稻种在芽期可以忍受零下5度的温度,因此用水再保持一定的温度就可以度过目前的低温影响。


育苗点睛之处是:

※※※置床多浇水、苗出少浇水※※※



播种时间的确定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度就可以播种,但不是越早越好。播种时间的确定应根据,计划插秧日期计算,平盘机插盘育苗育3.5叶秧苗提前30天,钵盘育苗育4.5叶秧苗提前35天播种,这已包括插秧前5天炼苗时间。比如计划5月15日插秧,平盘机插秧应在4月15日播种,钵盘应在4月10日播种。平盘机械插秧苗的播种量大,播种的每批种子最佳插秧日数为5天以内,如果再延长就变成小老苗,缓苗时间延长造成减产。因此,地多插秧时间长的大户或合作社,必须按着每5天插完一批为标准,分期播种。吉林省平原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只要4月25日前播种就基本安全成熟。


切记※※※※

注意※※※※

我在播种前多次强调过苗床播种后要压种,但收效甚微,在今年凡是顶盖的苗床,都是因为不压种导致的,如果出现了顶盖,那就注定秧苗不壮,造成第一节间拉长。大家总是在出了问题后来问怎么解决,而不是在出问题前杜绝出现。不是所有的问题出了都能解决的,而是预防在先才是最重要的。


苗床管理要因时因地因天气而采取的办法:

一、立针揭地膜(二层覆盖膜)

1、覆盖地膜目的是增温保墒,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但是早揭膜,在气温低的地方,秧苗生长缓慢,甚至僵苗;晚揭膜,随着气温上升,膜内温度高,秧苗徒长、抗性差,第一叶节难分蘖。

2、一般情况下在水稻秧苗立针期(30%第一完全叶露尖),也就是在播后5-7天,第一片完全叶展开前(呈针状,约2厘米左右)。农户常说的水稻秧苗80%见绿时揭膜。

3、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应在上午揭膜;如果晴天,揭膜时间宜在傍晚前),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

4、浇透揭膜水。在揭膜的同时,必须采取边揭膜、边浇水,如果揭膜水不足,蒸发过多,墒情较差,必须浇透水,以补充揭膜后土壤水分的不足,使秧苗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连续阴天的管理

在连续阴天的环境里,苗床的温度不容易升上来,水分不容易散失,旱育秧的道理我说过多次了,这里不再重提了。大家可以查阅以前的文章。阴天要控制温度,特别是控制夜间的温度,不要低于8℃,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当夜间最低温度达到-3℃以下时,要采取增温措施,避免冻苗现象。


三、晴天管理

晴天管理的要点是温度不能过高,未出苗以28℃以内为宜;一叶一心以25-28℃为宜;二叶一心以22℃为宜。对于棚内的空气湿度没有确切的指标,以不见蒸汽为标准。有好多农民朋友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苗小不能通风,这是非常错误的,未出苗如果温度高了也要通风。


四、水分管理

这里说的水分管理就是指土壤水分管理,我一直强调少浇水,那么少浇水与多浇水的界限在哪里,这个大家不清楚,在这里我给大家说清楚如何判断苗床土中的水分。首先是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发白,说明表面已经缺水了,但秧苗的根在下面,表面发白不用浇水。早上发现秧苗吐水的水珠变小,在中午前后,秧苗出现连片打绺现象,这时候才是要浇水的表现。但一栋大棚中不是所有的苗都同时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哪里干了,浇哪里。对于其它的不要浇。判断土壤水分多少的方法是抓一把床土,用力一攥,手中的土不成团,部分成了小团,这时土壤含水量约为30%左右;手中的土成团,手中有微凉的感觉,一米高松开手,自然下落,落地后散开,此时土壤含水量约为50-60%;手中的土成团,手心有水,一米高自然落下,落地不散,此时土壤含水量高于70%。我们要把土壤水分控制在50-60%之间。浇水的时候,看床土的表现,如果土薄,少浇,土厚要一次浇透。


五、防病管理

在水稻秧苗两叶期,可以施一些防治病的药物,以避免病害的发生,盐碱土地区要随之调一次酸,调酸要适量,不可过多。施药要拌土撒施,不可以喷雾洗苗。


六、低温管理

在连续阴雨低温天气下,很容易产生卵菌的危害,卵菌产生一定要以湿度达到70%以上才能发生,所以,少浇水是防止卵菌的重要措施,少浇水,在低温时,相对于多浇水的地块土壤温度显得热潮。

水稻在低于13℃时停止生长、低于8℃时产生延迟性冷害,高于35℃时也会抑制生长,一旦高于42℃秧苗就会发生死亡。根据不同的叶龄,给大家总结出温度管理的“2、5、8”原则:在水稻一叶一心时,苗床温度不超过28℃;二叶一心时,不超过25℃(超过25℃就会出现早穗现象);三叶一心后期应控制在20℃左右为宜。最低温度界限为10℃。根据以上温度要求进行适当的通风管理:

 

各时期通风管理要求:


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结合苗床温度管理的“2、5、8”原则进行通风,使其大棚温度控制在要求之内。

1.5叶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8℃(一般22~25℃),在晴好天气提早通风炼苗,棚布不要落到底,最好是肩部通风炼苗。

2.5叶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5℃(一般20~22℃),若超过25℃易造成早穗现象,根据天气情况加大通风。

3叶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夜间最低温度高于10摄氏度的情况下,逐渐转入昼夜通风炼苗。插秧前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可以撤棚,等待插秧。

 

通风注意事项

1、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塑料膜等挡住,避免风大直接吹到秧苗。

2、小苗通风应背风放风,大苗可大通风。

3、根据昼夜温差放风:温差过大放风时间以短为宜;温差小时可以增加放风时间。

4、防御低温冷害。外界最低温度若是低于0℃时,要求必须采取增温措施,如加炭火盆、煤气罐、热灯泡、烟雾弹等。

5、外界最低温度如果低于10℃,下午3点左右提早关棚保温。

6、如遇低温冻害发生,应早晨提早通风,缓解冻叶萎蔫。

7、进入3叶期的秧田更要加大通风练苗力度,特别是阴天也要早晨打开棚头通风,散去棚内湿气,使秧田始终处在旱育状态,培育壮苗。


育秧期各阶段性温度湿度标准:

1)种子根发育期:从播种到出苗,约7-9天时间,以培育种子根为主,此期一般不浇水,棚内温度不超过32℃。如地膜覆盖的,待出苗后将地膜折去,如遇35℃以上的温度,应打开大棚两侧通风降温,在下午4-5时关闭通风口。

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从出苗到第一完全叶展开,约需5天,此期间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度不超过3厘米,地下部促发与第一叶同伸的鞘叶节根5条根系,出苗80%时撤地膜,棚温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8℃,及时通风练苗;除苗床过干处补水外,一般少浇或不浇水,使苗床保持旱田状态。

3)离乳期:从第二叶露尖到第三叶展开,约需10-14天时间,防止茎叶徒长,重点控制温度和水分,棚内温度控制在20-22℃,最高不超过25℃;如床土发白、根系发育良好,早晚心叶叶尖不吐水或午间心叶卷曲,在早晨六时左右浇水,一次浇透。插秧前要根据天气及棚内温度情况,多设通风口,及时练苗。练苗白天温度一般不超过20℃,夜间一般不低于10℃,当夜间温度稳定通过7℃时可昼夜通风。

《周稻》周波2017年一月十二日夜



龙泉周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苗
茄子育苗技术
嫁接培育西甜瓜秧苗怎么操作?
水稻毯苗机插标准化栽培技术
工厂化黄瓜适用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番茄育苗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