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榆用生物技术手段净化水质

赣榆生物技术治污

江苏赣榆的塔山水库严重的富营氧化,自采用生物技术即投放滤食性的鲢、鱅等鱼类加以治理,不到1年的时间蓝藻便得到了遏制,生态平衡有了恢复,水体的环境质量有了提高。为了巩固这一成果,该县拟在水库移养漂浮植物"水葫芦"及滤水动物河蚌,并于明年春再投放鲢鳙鱼幼苗15万尾。

 

《中国海洋报》重要新闻版      

20011214


昔日水养鱼 今朝鱼养水
赣榆用生物技术手段净化水质
城镇30万居民喝上洁净水

本报讯 昔日水养鱼,今朝鱼养水。近年来,江苏赣榆县在全省第二大人工水库--塔山水库进行的一项新试验--放养40万尾鲢鳙鱼治理蓝藻,确保塔山水库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让该县城镇地区30万居民喝上安全卫生水。

塔山水库,是赣榆境内惟一的地表饮用水源,主要为县城、盐场及青口、宋庄、城南、赣马等乡镇提供生活用水,总库容量为1亿多立方米,日供水量为4万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引来靠近库区的徐山乡34户农民先后投入320万元,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鱼。大量的鱼粪及饵料残渣,使库水富营养化,导致夏秋季节蓝藻疯长,造成水质变差产生异味。19988月底,该县不得不拨专款22万元补贴养鱼户,一次性全部取消水库中的网箱养鱼。面对水库中大量繁殖的蓝藻,该县大胆创新,决定采取生物技术手段净化塔山水质。1999年春以来,该县投入近10万元购买2万余公斤鲢鳙鱼,分两次投放水库,让鲢鳙鱼这典型的滤食浮游生物鱼类吞噬蓝藻,而蓝藻又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水质的主要成份。这样鲢鳙鱼-蓝藻-氮磷,借助食物鲢间的转换关系达到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提高水环境质量之目的。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专家的一项实验表明,鲢鳙鱼对蓝藻的消化率为30%40%,鲢鳙鱼每长1千克肉,就有50千克的蓝藻等浮游生物被消耗掉。

赣榆这一创新之举,使塔山水库每年都要爆发的蓝藻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水质"护理"成果,该县拟在水库移养漂浮植物"水葫芦"及滤水动物河蚌,并将于明年春新投放鲢鳙鱼幼苗15万尾。(祝新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专项巡礼|基于食物链动态平衡的金泽水库鱼类群落水质净化调控技术
蓝藻 粉煤灰
有那么神?池塘里种狐尾藻能净化水质,搭配莲藕、浮萍还能克制蓝藻、吸收底泥污染
水库生态鱼可行性报告(1)(1)
如何自制锦鲤鱼池生物水道?
蓝藻如何处理既经济又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