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本文写于2015-05-21 )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这首诗值得每个母亲去传诵和牢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很有感触,龙应台也写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昨天,我答应朋友和她一起去给孩子报培训班。在和培训班老师谈话时,朋友突然问我:“你从来都是反对让孩子上培训班的,这次为什么这么爽快的报名了?”我笑着说:“因为她要住校了,我要让她在自己面对所有问题之前,尽可能的为她做好一切准备,防止她到时候手忙脚乱,焦虑。这也是我一个妈妈在放手之前唯一能替她考虑到的能帮她做的了。”?

从孩子答应住校起,其实我一直有点焦虑,只是压在心底。孩子到是很坦然,在我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她如何和别人共同生活,如何注重一些卫生啊、收纳的细节时,都很耐心细心的回应说“妈妈,我记住了”、“妈妈,我明白了”。有时真的很感慨,谢谢老天给我一个这么懂事的女儿。同时,也觉得,自己平时对她还是太溺爱了点,很多东西还是要提醒、教育才会去明白理解。想想,6月底小学毕业,7月要补课一月,8月去趟新疆,8月底就要开学了。真的时间很短了,要期末考、要学新课、要准备考学的摸底分班考。她还想去学吉他,还要羽毛球训练。我很担心她能不能安排好,她自己倒是淡淡然然的给我列了张安排表。我真的也慢慢相信,我的孩子真的长大了,她也许真的可以自己住校生活学习了。我要做的只是相信和支持吧。?

以前,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舍不得放手的妈妈,孩子回来晚点,就各种担心,各种瞎想。连孩子去小饭桌吃个饭,我都很担心,怕她吃不好吃不饱,每天中午都让她给我打一个电话。后来我发现孩子慢慢的不怎么挑食了,什么都尝尝了。我觉的这是很大的进步啊。我开始慢慢的尝试,后来,我让她自己骑自行车或坐公交去上课,居然也是什么事也没有。再后来,买菜、洗碗、自己去安排出游或周日节目,做的也都还不错。我知道,我是在训练她,在为最后的彻底放手做准备。曾经我以为那一天会在很久很久以后才到来,比如上大学,或者上高中。谁知猝不及防的,初中就必须住校了。我只有接受,说服我自己,然后短期内,教育也好训练也好让她尽可能的适应,同时兼顾好学习。

我想告诉自己,母女一场,已是最深的缘分。所谓“放手”,就像是一场一直在进行的“分离”,我们并不是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慢慢的把这份更浓更深情的爱转化为双方都更舒服更自在的方式。没有哪个母亲会明确地知道应该从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开始和孩子“分离”,就像她不会发现孩子突然哪一天她就会走了、会理解你了、会关心你了、会替你分担很多了或者哪年哪月哪天比你长得还高一样。成长和变化和惊喜伴随着孩子和母亲的每一天,分离也伴随始终。

回头想想,怀胎十月,分秒不离;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分离:孩子独自在一个房间睡觉,慢慢学会自己吃饭,慢慢脱离怀抱独立行走,然后脱离监护单独外出,自己上学自己交朋友自己处理师生朋友之间的关关系系,慢慢脱离供养自己赚钱,慢慢脱离支配发展自我,最后脱离大家庭组建另一个家庭——父母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孩子的伴侣和他自己的孩子,由“当事人”变成“局外人”,最后是父母走完人生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这就是让父母子女一场的全过程吧。?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成长和分离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挪出空间。在健全的母子关系中,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的调整。”(----摘自《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那么,就让我们潇洒些吧,充满祝福和欣赏,慢慢的放手,慢慢的松开紧抓的手,让孩子们像鱼儿,游到更远更美的地方;像鸟儿,飞到更高更宽广的天地去吧。爱是风筝的线,不要太紧,追随,助力,掌握大的方向,即可。想想我们的当年,妄图脱离父母怀抱的急切和不舍,在今天对于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一样的呢?所以,还是潇洒些、淡定些,接受,好好做,做该做的吧。一切都会很好的,都会好起来的。

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帮】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这样的变化值得父母深思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一字之差,差别竟然这么大!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背后的变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母爱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读完泪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