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叠纪|灼热的风




地球的温度系统时刻受到海陆的节度,暖流能给高纬度地区带了湿润与温暖(参考欧洲),寒流则能使陆地变身雪原(参考南极)。石炭纪末期,随着欧美与冈瓦纳大陆的汇拢,全球从南极到北极的泛大陆开始形成,随着洋流的切断,一次全球性的干旱期终结了石炭纪的雨林帝国。


进入二叠纪,曾经繁盛的雨林生态不复存在,植物生活区被广大的荒漠切割成小块,巨型昆虫也难以寻觅踪迹。但就是在这个荒原的时代,陆地脊椎动物的佼佼者羊膜动物Amniota尽显其优势,代表脊椎动物完成了对陆地的征服。

不能缺失水的路途


脊椎动物并非一下子就出现在陆地上,自两栖类在泥盆纪末登陆以来,脊椎动物就已经在陆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在石炭纪节肢动物开挂的大背景下,拥有无力的四肢与离不开水的皮肤的两栖类存在感一直不高。要想深入更广阔的陆地,就必须离开水源,脊椎动物经过了数千万年的进化,在呼吸系统、皮肤、生长发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个不同于以往类群的、拥有快速行动能力的、可以完全脱离水域生活的全新动物门类:羊膜动物诞生了(顾名思义,为具有羊膜的卵生动物)。虽然早期的羊膜动物代表只是诸如阔齿龙Diadectomorpha等在当时晚石炭环境中无足轻重的成员,但是他们的后代,却构成了一个巨大家族。



水分不流失不蒸发0浪费


在纪录片与复原图中经常出现的林蜥是晚石炭纪早期羊膜动物的一大代表,虽然此时羊膜动物刚刚诞生,不过羊膜动物分化为两个类群,以林蜥为代表的真爬行动物与其他羊膜动物已经分道扬镳,这两大类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合弓类Synapsida成为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在新生代演化出人类(并自以为)主宰了世界。而蜥形类Sauropsida则分化出真爬行动物,它们的代表恐龙(不包括会飞和会打鸣的)在不久之后的中生代盛极一时。



“龙”族前传


羊膜动物在多水的石炭纪并无法展示其优势,无处不在的大型节肢动物和湿热的雨林限制了其地理分布。但进入二叠纪,随着泛大陆雏形的出现,现在的北美和欧洲的联合板块在当时被一大片干旱荒漠所取代。这使得广阔的大陆内部形成了生态的真空,随着耐旱的植物:裸子植物与苏铁等针叶植物取代了石炭纪雨林的阔叶植物群。羊膜动物也进入了这片其他动物难以涉足的大陆。(巧的是,最早的鞘翅目昆虫也出现在这一时期,甲壳虫隔水的外壳看来也是应时而生)

二叠纪的地球,中部既为泛大陆

二叠纪既然是最接近中生代的纪,而中生代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那么二叠纪最繁盛的类群就应该是真爬行动物和恐龙类的祖先:蜥形类了吧。然而事实却相反,哺乳动物的近亲,合弓类的真盘龙亚目Eupelycosauria卡色龙亚目Caseasauria是这一时期当之无愧的主角。



从后向前:杯鼻龙Cotylorhynchus ,蛇齿龙Ophiacodon,蜥代龙

我们来看一下二叠纪诡异的陆地大型动物:卡色龙类的杯鼻龙代表了卡色龙这个门类的普遍特征:一个谜之小的脑袋,还有一个巨大的啤酒肚。虽然这种二叠纪最大的四足动物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但是鬼知道到底要吃多少植物才能填满它的无底洞。


而与之相反,盘龙类的动物普遍更具有多样性,比如下面的蛇齿龙Ophiacodon,似乎故意与卡色龙类相反,长了一个丑陋的大头,这张丑脸外加数米的体型也够让人大吃一惊。


同样属于盘龙类的基龙科Edaphosauridae是一个更加独特的门类,作为最早的素食四足动物,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背后的风帆(当然类似的结构不是基龙所独有),在昼夜温差巨大的荒漠,风帆有助于体型庞大的基龙更好的调节体温。不过虽然长相特殊,不过他们的大小并不巨大(不会比人大多少--)


看到基龙的大风帆,估计另一种动物的形象已经浮现在各位的脑海,那就是楔齿龙超科Sphenacodontidae的异齿龙Dimetrodon 。虽然拥有相似的外表,但是异齿龙与基龙不同,异齿龙是二叠纪荒漠中最大的肉食动物。

不仅仅是食性有别,可能有朋友注意到,异齿龙与基龙在分类上并不在一个超科之内。楔齿龙超科拥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使它们中演化出了一个独特的类群:兽孔目。


异齿龙与人的大小比例,其体型往往比它的食物更为巨大


“兽”族创世

哺乳类一直自以为征服了世界,尤其是出现了会说话的人类之后,更是加紧歌功颂德,并下大力追寻先祖的足迹。追寻的脚步终于在米国德州的早二叠纪地层有了答案,一种叫四角兽Tetraceratops的动物,是最早的兽孔目,也就是泛哺乳类动物的最早成员(不愿意承认人由猿进化来的人死心吧,哺乳动物的太祖更丑)。可能大家觉得这个丑八怪外表跟之前的几种大蜥蜴没啥区别,但是它名字中的“”字,却自带光环,没错,那些爬行动物都叫“”的,只有高贵的哺乳形动物用得起这个“兽”字。(所以你说一只非哺乳类是禽兽,或许是抬举它)最后,虽然得了四角兽的美名,不过显而易见,四角兽的丑脸上不止有四个角。




真龙族裔

不过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以上龙啊兽啊,都是与现代哺乳动物密切相关的类群(也就是...假爬行动物)。然而不久之后的中生代可是爬行动物的时代,那些被我们认可的爬行动物,真正的“龙”当时的生态如何?

生活在中二叠的大鼻龙Captorhinidae是最古老(?)的真爬行动物,虽然其可能是生活在水塘边吃植物和虫子的温和动物,不过其近两米体型还算争光。啥?其他的?抱歉了,大鼻龙的形象已经是最光鲜的了,其他真爬行动物的生态与现在的蜥蜴应该无别。谁知道中生代这些家伙怎么逆袭的,大概自然展示给我们的弱小和强大,往往都是假象。


大鼻龙准备舒展情怀

但是糟糕的是,本文陈述了这么多早期陆地四足动物,它们只来自于欧美的大荒漠中,中国罕见其踪迹。难道是西方的月亮圆,才让二叠纪的西方龙凤呈祥??原来中国当时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舒适热带浅海,谁要你荒漠里那些东西。

(注:本文图片多来自维基,感谢无数人的无私奉献)


下面是情怀时间,看干货的可以自行到篇末留言点赞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理想再见,抱负再见,星空成了给小孩子的玩具,想象成了疯子的特权,一腔怒火地评论新闻,小心翼翼地打招呼,不要再想着搞什么大新闻出来了,老老实实干活吧,大家不都是这样嘛。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环境让我们不再相信奇迹。但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个问题,生物从海洋到陆地登陆的那一天天气怎么样?我的答案绝对不是雨天,否则它不会熬过下一个日出;当生命开始了迎接太阳神的审判之时,当有生命准备好了面对风沙的洗礼,当有生命愿意开拓一片新的领域时,这个本该荒芜的星球,盛开满繁花。“生命”这个词,很多时候的读音是叫“奇迹”。

可能看得出来了,这篇文章完成得略有仓促。豹子在忙他的考试,小编现在又有了实习。真是有心无力…先跟大家说声抱歉:下个星期的更新暂停一次,毕竟到了一个学年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了,请大家也能理解一下!快到中生代了,能力略有不足,不过感谢一些意外乌龙事件,让一些更为专业、更为适合的人愿意给我们提供帮助,相信我们马上就会做出更为优质的文章来!

by 不讲责任的小编


彩蛋:维护国土主权,了解中国南海~


四千五百万年前广袤的“大南海”,注意当时南海的范围和菲国位置。


时间那么长 咱们慢慢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哺乳动物的进化史
地球日记(中)龙兽争霸各有天命,灾难来临恩怨一笔勾销
龙兽争霸(十三):海洋先锋——中龙类
科普:古生物百科大全,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中)
恐龙出现之前的地球怪兽,奇特的长相丝毫不逊于恐龙。
环境改变命运0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