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舞醉芙蓉,纤柔漾婀娜:融在宫廷“队舞”里的大宋文治盛况

引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史,宋代舞蹈属于中国舞蹈文化的转型期,它在继承唐代乐舞的基础上,自己也在不断地丰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舞蹈风格,形成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队舞”,它也成为宋代宫廷乐舞的重要展现形式。“队舞”的艺术展现形式,是以舞蹈和文学相结合,具有高度的规范化的特征,在中国舞蹈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宋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相对成熟的时期,宋代的文学艺术也高度繁荣,宋代文人治学讲究“自我为法”,不落窠臼,前无古人,讲究一种创新精神。“队舞”就是这个时期舞蹈领域的集大成者,它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古代舞蹈形式的成熟与定型,同时也可见宋代宫廷乐舞的繁荣程度。

一、继承唐朝“大曲”歌舞形式,宋朝“队舞”成了宫廷乐舞中的开创者

舞蹈是一个民族文学艺术的具体展示,宫廷舞蹈以其自身的体系化、规范化、精细化,最能代表当时舞蹈艺术的成就。宋代“队舞”就是当时宫廷乐舞的集大成者,它是集歌舞与戏剧特征与一身,集两家之长,取长补短,互相吸纳精华,形成一种独特的开创性的舞蹈形式。这种源于宫廷的舞蹈形式,以独舞和群舞相结合,表演大气恢弘,成为宋代当时特殊的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的宫廷乐舞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在各个时期不断继承创新中形成了,各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宫廷乐舞,宫廷乐舞的前身是民间舞蹈,在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地规范化、精致化,形成独树一帜的宫廷乐舞。宋代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它使得古代乐舞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代的宫廷乐舞很大一部分是吸收借鉴了唐朝的宫廷乐舞的精华。宋朝的“队舞”就是借鉴了唐朝的“大曲”歌舞形式,从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可以看到,宋代的宫廷乐舞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的精品力作,也是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它是中古古代舞蹈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宋代舞蹈虽然继承了唐朝舞蹈的精华,但也有它自身的特色,比如对舞曲的重新编排,对舞蹈动作的增减创新等,都有宋代的时代特征。

《淮南子》云:“奏雅乐者,始于阳阿、采菱。”

“队舞”在唐代开始出现,在宋代走向成熟和完善。这种舞蹈规模宏大,绚丽多姿,主要就是在礼仪、典礼等重要场合欣赏的舞蹈,像皇帝生日大庆等举国欢庆的大日子才能上演。“队舞”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个是72人表演的“小儿队”;一个是由153人表演的“女弟子队”。从人数上就可分辨这种舞蹈的规模,多么隆重、多么气派、多么豪华。这种舞蹈的表现形式多样,有唱念有问答,娱乐性较强。这种舞蹈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戏曲形式演变中的一种早期过渡样式。

二、经济稳定、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宋代宫廷乐舞迎来了大发展

中国宫廷舞蹈作为当时文化的一个分支,自然要受到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宋代时期,当时的政治比较开明,采用文官治国的形式,这就使得当时的文学艺术发展到了高峰。宋代的经济繁荣稳定,工商业发展迅速,城镇化和海外贸易也取得一定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比较繁荣,经济的稳定让社会文化也自然取得一定的发展。

  • 经济繁荣是一个朝代和谐稳定的基础

宋代时期,工商业比较繁荣,由于当时市民阶层的崛起,大家都有从商的愿望,宋代时期实行坊市合一的制度,打破了以前商业区和住宅区的隔离状态,商人可以随处经商开设店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商业街道和场所。不仅如此,宋代商业的营业时间也较为宽松,宋代以前对经商时间有着严格规定,宋代商贩的营业时间放宽到三更、四更时分,像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就是当时最早的“不夜城”。《清明上河图》是对当时商业繁荣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可见当时街市喧嚷的画面。

  • 政治清明是文化繁荣的关键

公元960年,宋太祖夺取后周建立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的宋王朝总结了武官掌权的局限性,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所以在当时出现崇文抑武的现象。宋朝开始实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用文臣,抑制武官,士大夫在当时受到很大的重用,地位极高,当时的士大夫也能够积极进谏,敢于上谏,积极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使得宋代的政治氛围比较清明,比较宽松,同时这些士大夫在当时的政治系统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宋朝文化繁荣的重要人才来源。

  • 文化繁荣提供了重要人才来源

宋代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自然也造就文化的发达。宋代是崇文尚学的时代,上到帝王君主,下到平民百姓都崇尚学识渊博的人才,这个时期,文人儒士特别受到社会尊重,这也造就了这个时代人人勤奋苦学,追求知识和文化,开卷有益,多读诗文。当时的儒家文化作为正统思想,人们也对哲理产生无限追求,上到国君,下到人臣,对创新意识和思辨意识尤为注重,这种对文化的追求也决定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追求。这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朝代,诗歌、绘画、舞蹈等艺术都有空前的发展。

三、宋代“队舞”的完善,标志着古代宫廷乐舞的发展成熟

宋代是中国戏曲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宫廷乐舞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宋代在中国古代舞蹈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民族舞蹈百花园中一朵独一无二的奇葩,它的出现和完善也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不同形式的的演变,宫廷乐舞也发展成为维继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的重要纽带,它承载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成为今天某一群体娱乐生活的重要载体。

宋代“队舞”只是宋代宫廷乐舞的一个具体形式,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政治清明、文化的繁荣,同时展示了宋代宫廷乐舞的规范化,折射出当时宫廷贵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古代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具有娱乐和表演的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气韵和独特的民族心理认同。宋代“队舞”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折射出宋代社会的聪明智慧和恢弘严谨。

舞蹈艺术是集风俗文化、文学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民族舞蹈的发展史其实也能窥探出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它具体反映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社会审美等等,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载体。无论是古代留下的,关于舞蹈的绘画和文字记载,都具体反映了当时婚丧嫁娶、寿诞节庆的民俗文化。我们也应该好好继承发展古代宫廷乐舞,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时期的特色。

宋代宫廷乐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停的变化,不停的发展改革。这种根植于人民群众当中的艺术形式,能够具体反映我国某一时代的文化艺术风格是时代审美情趣。这种艺术形式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大部分保留了下来,为我们研究宋代宫廷乐舞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料,也对今天的舞蹈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启示我们要继承发展,改革创新,这样艺术才能长久,才有生命力。

结语

宋代“队舞”是宋代宫廷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继承唐朝“大曲”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融合时代特征,演变出属于自身特色的舞蹈形式。它既有继承,保持着歌、舞、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又有发展,融合了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和念白,在人数上达到一种群体效果,继承发展,独辟蹊径,这也与当时文人对艺术创新有着独特追求有关系。不仅如此,它还具体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政治清明,崇文尚学的社会氛围。

宫廷乐舞作为维继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的重要纽带,我们要正确继承,不断发展,让这种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流传下来。这也使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敲响了警钟,也引起我们对民族遗产的重视,同时,对我们现在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对舞蹈创作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宋史》

《东京梦华录注》

《旧唐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鲜族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脉:农乐舞
中国古代舞蹈-元代宫廷乐舞
中国舞蹈
学舞必看!中国古代各朝舞蹈特点大揭秘
话说中国舞蹈
秦汉时期宫廷乐舞的演变和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