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邮票告诉你:《三娘教子》出自“孟母教子”的故事
贾维 胜利集邮与收藏

2008-2《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种邮票第2枚“三娘教子”

       2008年1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2枚是“三娘教子”。这幅年画是清代作品,现藏于开封博物馆。故事源自戏曲《三娘教子》,原作是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李渔的《无声戏》中的一回。后被各剧种移植演出,其中秦腔、蒲剧、京剧影响最大。三娘教子说的是在明代,儒生薛广娶有妻张氏、妾刘氏和王春娥,与妾刘氏生有一子名倚哥。薛广离家远赴镇江经商,托一同乡捎带白金五百两回家。同乡见财起歹意,吞没白金,伪称薛广死于外地,购买一空棺,谎称薛广灵柩,回乡报知薛广之妻张氏等。薛广一家嚎啕,派老仆薛保运回灵柩安葬。薛广家道由此衰落,张氏、刘氏耐不住贫穷,先后改嫁。只有三娘王春娥与老仆薛保茹苦含辛,织布为生,抚养倚哥。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笑为无母之儿,负气归家。三娘督促其背书习课,倚哥既忘书头又忘书尾,王春娥执家法欲教训倚哥。谁知倚哥言语顶撞:“你打别人孩儿,好不害羞。”三娘怒不可遏,用刀割断织机布以示训教,老仆薛保从中竭诚劝导,母子方又和好如初。薛广在镇江生意衰败后从军为伍,后官至兵部尚书。倚哥十几年后也金榜题名,成为新科状元。父子相认,荣归故里。

       相传这一故事源自明朝年间的实事,但邮票告诉我们一个更权威的说法。

2020-3《中国剪纸(二)》特种邮票第1枚“三娘教子”

       2020年2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剪纸(二)》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1枚“三娘教子”。在这枚邮票上印着一段文字:“《三娘教子》出自'孟母教子’的故事,讲述了母亲通过断织等行为教育孩子努力上进,懂得感恩。”也就是说,“三娘教子”并不是发生在明朝年间的实事,而是将战国时期的“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改编成明朝的戏曲故事。

2000-20《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第2枚“孟子”

澳门《道德与伦理价值观》邮票第4枚“孟子与'理’学”

       “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幼年的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两个故事都是“断织教子”,因此,邮票告诉我们的《三娘教子》出自'孟母教子’的故事,更加可信。

作者:贾维

编辑:贾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和孟子的母亲仉氏的家教故事
孟母
孟母教子传说
孟母断织的故事介绍
孟母教子三迁
第25集 孟母教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