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走出集邮的冬天

近年来,邮市低迷,邮协会员狂减,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种打折票充斥邮市,邮商苦不堪言,纷纷撤店,大有崩盘的迹象。为此,邮政部门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拯救邮市,广大集邮爱好者更是希望邮市回暖,让自己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集邮爱好不会功亏一篑。那么,如此凄凉景象是怎么造成的?如何拯救?相信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笔者从事集邮30年,经历了集邮的风风雨雨,在此也想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集邮历史,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1896年,大清邮政开办,由英国人赫德负责承办,当时集邮还只是外国人的一种高雅爱好。
  民国时期,集邮被一些官宦人家认可,在一部分有钱人中开始盛行。后因常年战乱,集邮这项高雅的文化活动逐渐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集邮活动开始在一些大中城市恢复起来,加之当时的邮电部积极采取措施扶持壮大集邮队伍,比如为集邮爱好者专供盖销票等,使中国的集邮事业得以健康发展起来。
文革时期,集邮活动被迫停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邮活动开始复苏,迎来了又一个春天。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并于1983年举办了全国邮展。接着,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集邮协会并开展集邮活动,举办各种邮展和集邮知识讲座,普及集邮知识。在当时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集邮无疑成了人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一种高雅活动,因而普及很快,短短几年时间,各地邮协会员发展到数千万人,成为所有收藏领域中人数最多的团体。
  然而,自1992年开始,邮政部门看到了集邮活动带来的巨大商机,于是邮票印量剧增,加之一些资深邮票设计师退休,一些新手担纲邮票设计,邮票画面设计欠佳等因素,新邮发行后一度出现打折票现象。到1995年,邮政部门开始连续3年对纪特邮票实施“增套减量”计划,从而促成了1997年春的邮市“牛气冲天”,中国的邮友、邮商对集邮的狂热达到了顶峰。之后,由于邮票印量再次增加,集邮热情被迅速降温。
  进入新世纪,随着电脑、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邮政通信业的主要业务发生了巨大改变,主要承担“实物寄递”,如寄递各种证件、原始凭证、物品包裹以及明信片等,而信息传递方面则被电脑、手机所取代。同时在实物寄递业务中,多家民营快递公司争相与邮政部门抢饭碗,导致邮政通信业务阵地迅速萎缩。邮政部门要维持庞大的邮政系统开支实非易事,只有开发集邮新品种,期望在集邮队伍中获取一些利益来弥补亏空。于是绞尽脑汁开发出来的集邮新品种占据了不少集邮爱好者的资金,且有些品种还不能参展,集邮爱好者买来后大呼上当,由此退出集邮队伍者不在少数。而邮票发行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寄信的,国人如果不寄信、不寄明信片,何来邮票消耗?反之,邮政部门为图省事,还开发了“邮资已付戳”、“邮资机戳”、快递免贴邮票等业务,那么邮票还有何用?如此精心设计印制的纪特邮票一发行就成了打折票,难道真成了印刷品或者画片?如果是,这么贵的画片谁买?所以尽管邮政部门高层想尽办法拯救集邮事业,可邮市还是一年不如一年,集邮队伍还是逐渐萎缩,以致集邮爱好者发出了“集邮的寒冬到了”的感叹。
  为集邮事业的发展计,笔者认为,集邮的春天不是靠等来的,而是要靠邮政、邮商、邮友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为此,笔者特作如下建议:
  一、分清职责
  一是进一步理清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职责;笔者认为,邮票的印制和发行应划归国家邮政局,而不是邮政集团。因为邮政集团是企业,对邮票只有使用权,不能有发行权,需要多少邮票每年提前申请。就像银行一样,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人民币,各商业银行只有储蓄和贷款功能。因此邮票印制局应划入国家邮政局,成为其直属单位。
  二是明确邮政集团与各快递公司的职责;各快递公司多为民营企业,是国企邮政集团在寄递行业中的补充,建议所有快递公司均使用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快递邮票或包裹邮票,实行邮资统一管理,并按一定比例分红结算和交税。
三是分清中国邮政集团和各省市邮政子分公司的职责;在邮票发行上,各省市邮政子分公司可根据本地区年均消耗量测算各类邮票需求量,提前上报邮政集团汇总,由国家邮政局按汇总情况统一印制各类邮票下发,如有不足,可再版普通邮票加以解决。如有多余,可在邮政网点销售剩余的纪特票作为邮件寄递使用。每年清算一次,再有多余的邮票进行销毁,并公布发行量和销毁量。各省市邮票公司作为各类邮票代发机构,可参与分红获得相关报酬。
  二、理清思路
  一是要弄清邮票的基本属性是干什么的?邮票是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也就是说如果邮票不再用来寄递邮件,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邮资凭证功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还印刷它干啥?现在中国邮政印制的各种面值的纪特邮票和小型张,其本意是用于各种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和包裹等的基本邮资资费。但同时邮政部门又开发使用“邮资已付戳”、“邮资机戳”、邮政快递等不需要贴邮票就可寄递邮件的方式,甚至大量印制普通邮资封、片,无形间就剥夺了邮票生存的权利。邮票没有消耗,存世量很大,还有什么收藏价值?所以建议邮政部门取消这些所谓的新花样,恢复“凡是邮件必须贴足邮票”的传统方式,特别是快递和包裹,应发行这类的专用邮票或小型张。由于邮票都是一次性印刷,只要有消耗就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邮票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就会体现出来,邮市回暖才会成为必然。
  二是弄清印制发行纪特邮票又是为了啥?由于使用邮票不分阶层、不分地域,是很好的宣传工具,所以每个国家对邮票的设计印制都非常重视,小小邮票题材广泛,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状况,故邮票又被称为“国家名片”。纪特邮票作为普通邮票的补充,其“国家名片”的宣传效应更大于其使用价值,印量小是区别于普票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印量小、设计印刷精美,所以具有良好的收藏价值,让集邮者爱不释手。如果印量大大高于收藏人数,你有我有大家有,市场就不能形成竞争,邮票就成了消费品而卖不出去,一旦失去了收藏价值,谁还愿花钱买堆烂纸片来集邮?
  三是要弄清违规开发新品种有什么危害。集邮新品种的开发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必须符合万国邮政联盟和国际集邮联合会有关通信规定和参展规则,因为人们集邮的目的主要是“赚钱带欣赏”,最高境界是为了参展获奖,如果买来的集邮新品种不能参展组集,试想集邮者是什么心情?肯定感觉被骗了,那么这类所谓新品种在市场上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能打折卖出去已经算好的了,那你花那么多精力开发出来干啥?为邮政挣钱弥补亏空?那无异于“杀鸡取卵”,集邮者上当后对你是什么看法?印来供人欣赏把玩?还不如免费欣赏网络图片来得方便快捷。所以不管邮政内部下指标也好,绞尽脑汁搞包装也好,都不能让集邮者买账,只有那些符合参展规则的集邮品才能受到集邮爱好者青睐,比如原地封、极限片的开发,这是邮政部门运用自身资源可以开发的一种很好的集邮品种,虽然寄递麻烦些,但原地戳、风景戳对集邮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且通过寄递可消耗一些邮票存世量,对激活邮市大有好处。
  三、端正态度
  近些年,各级邮政部门和集邮协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利益驱使下,看眼前利益的多了,想长远发展的少了,天长日久,就会出现“集邮寒冬现象”。要想集邮事业的春天快速到来,需要多方端正工作态度,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首先,邮票公司要把好邮票发行关。过去,邮票公司负责销售纪特邮票和各种集邮品,卖不出去的,过一段时间后就上交或销毁,反正与我无关。这对作为“国家名片”的纪特邮票是种极大的侮辱,为什么不交付邮政营业所当成普通邮票来出售使用呢?殊不知印制普通邮票也是要成本的呀。
  其次,邮政部门应想法主动消耗邮票。邮政营业所负责普通邮票销售和寄递邮件,因为有“邮资已付戳”、“邮资机戳”,加之邮政快递又不需要贴邮票,所以普通邮票使用量也很少。既然盖个戳就能代替邮资,那你还印那么多普票干啥?增加收入?完成指标?与其这样还不如规定所有邮件都贴邮票,既能完成指标又能消耗邮票。新邮票一旦存世量减少就会升值,邮市就盘活了,集邮者就看到了希望,加入集邮队伍的人就会多起来,投入的资金也随之增加,邮政部门的收入也会随之提高,集邮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反之,打折票充斥邮市,集邮者伤心,邮票无人购买,邮政部门挣不到钱,集邮协会就缺乏经济支持,没有经费开展集邮活动,集邮队伍随之萎缩,最终断送集邮事业。
  第三,重视集邮爱好者的感受。纪特邮票的主要购买者是集邮爱好者和邮协会员,各级邮政部门应多为这些人在集邮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比如邮协会员制作首日实寄封、原地封、极限片等,为保证品相,有时会亲自前往或邮寄到相关网点要求盖戳,相关邮政网点必须无条件提供热情服务,不但盖戳要清晰规范,更不能把寄去的封片遗失、折损或据为己有,那种“上边有文件规定不让随便盖戳,要不你塞邮筒里我们给你实寄”的教条式做法,令邮人很是无奈,犹如当头一棒,打得你直接不想再集邮。试想在这种情况下,集邮爱好者还会有多少心情来帮助邮政部门提高收入?
  第四,充分发挥集邮协会作用凝聚人心。过去,由于邮政系统经济效益滑坡,各地邮政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有的邮政部门对集邮协会的工作关心支持不够,邮协开展活动得不到资金支持,甚至没有场地开展活动。一些集邮协会借机不作为,敷衍了事,不想办法发展集邮队伍,不开展集邮活动,不反映会员心声,导致一些集邮协会名存实亡,会员剧减,几乎成了空壳。如此恶性循环,集邮队伍必然后继无人,谈何发展?如果集邮协会在邮政主管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多组织一些集邮展览,多开展一些集邮知识竞赛和专题讲座,对指导基层邮协开展工作,多为会员反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想集邮队伍的壮大不是没可能的,集邮事业就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集邮本子原创稿件,作者:古灿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邮打折愈演愈烈,销毁计划燃起集邮者希望之火!
[转载]集邮常识知多少
集邮市场目前状况和未来发展
永载中国邮史![中国邮币卡投资论坛]
从新邮预订看邮市(关注)
《圣诞错封》加印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