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8.10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大约出现在东汉末年,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王羲之《兰亭序》
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黄州寒食帖》
李邕《麓山寺碑》
《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赵孟頫《闲居赋》
《闲居赋》通幅行楷结合,笔意安闲,气韵清新,体态优雅,妩媚动人,极具书卷气和富贵气。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等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亦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
米芾《苕溪诗帖》
《苕溪诗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无疑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等。这些照亮书法艺术星空的经典之作,是历经漫长岁月淘洗留下的艺术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审美领域的独特贡献。
微信登录中...请勿关闭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