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畅“邮”澳门十六景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澳门新八景》通用邮票

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以及推广澳门丰富的旅游资源,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于2019年3月29日揭晓“澳门新八景”名单。随后,澳门文化界人士根据景观特点、表达意境和平仄音律,以4字结构的形式为“新八景”命名,它们分别是“西山望洋”“双湖塔影”“亭前葡风”“龙爪观涛”“路环渔韵”“爱巷倾情”“福隆新貌”“桥牵三地”。为此,澳门邮电于11月22日发行《澳门新八景》通用邮票。

早在1992年,由澳门楹联学会等8家民间社团组成的“澳门八景评议会”,曾经选出“镜海长虹”“妈阁紫烟”“三巴圣迹”“普济寻幽”“灯塔松涛”“卢园探胜”“龙环葡韵”“黑沙踏浪”作为“澳门八景”,这其中有不少景观还曾登上过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票品,所以大家对“老八景”的认识程度会更为深刻。这16处景观既有自然风光,亦有人文风情,不仅体现了历史的传承,也展示着时代的面貌。

值此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又将迎来新年及春节的旅游旺季,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做好了“澳门之旅”的准备。在出发前,我们不妨先跟随邮票提前畅“邮”澳门十六景吧!

镜海长虹

所谓“镜海长虹”,指的是澳门半岛与氹仔岛之间的海面与大桥。

《澳门地图》邮票,1956

大桥北端

在大规模填海前,澳门是由澳门半岛及氹仔、路环两座岛屿组成的。昔日居民只能透过渡轮,往来于澳门与两座岛屿之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振兴旅游业的需要,澳葡当局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于1970年6月动工兴建嘉乐庇总督大桥,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澳氹大桥”。澳氹大桥北接澳门半岛的亚马喇圆形地,南连氹仔小潭山北麓,全长2569米。经过4年施工,大桥于1974年10月5日建成通车,澳门邮电司发行邮票以示纪念。每当夜幕降临,澳氹大桥灯光璀璨,与南湾一带的夜景融为一体,而此番景致则被印在澳门回归后的首枚小型张边纸上。

友谊大桥

西湾大桥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与汽车保有量攀升,澳氹大桥的实际车流量一度超过了设计车流量。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塞车问题,当局于1990年起在澳门半岛水塘角与氹仔北安码头之间兴建一条新的大桥,并把它命名为“友谊大桥”,以体现中葡两国友好。大桥全长3900米,于1994年4月17日开通。澳门回归祖国后,第三座连接澳门与氹仔的桥梁——西湾大桥于2005年1月9日开通,为“镜海长虹”再添一彩。

妈阁紫烟

地处澳门半岛西南部的妈阁庙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她背山面海,沿崖而筑,主要建筑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庙内供奉着护佑渔民的海上女神——妈祖。

《妈阁庙》邮票

妈阁庙常年香火不绝,虔诚的善男信女携带香烛祭品进庙膜拜,祈求家人幸福安康。每逢农历除夕和农历三月廿三“天后诞”,妈阁庙更是香火鼎盛。弥漫在庙宇上空的淡淡紫烟营造出一派紫气祥和的氛围,在澳门邮电司1997年发行的《妈阁庙》邮票上,设计师特意以紫色作主色调,突显“妈阁紫烟”的意境。

有人说“先有妈阁,后有澳门”。据说当年葡萄牙人抵达澳门时,在妈阁庙附近登陆后,向当地人询问这座城市叫什么名字?居民误以为是问庙宇的名称,便回答“妈阁”。于是葡萄牙人将澳门音译为“Macau”,这一“历史性误会”一直被沿用至今。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在北京签署《中葡联合声明》,我国邮电部于4天后发行了1套2枚的纪念邮资明信片,其中第一枚以妈阁庙大门与镇门的石狮作主图——这是首处荣登我国内陆邮资票品的澳门景观。

三巴圣迹

初到澳门,不能不来探访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它是澳门邮票史上出现频率较多的建筑物之一。

《澳门世界遗产》邮票小型张

大三巴牌坊地处大炮台山岗,原为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是一座别具西方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物。圣保禄大教堂于1602年奠基,1637年竣工,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雄伟壮观、气势恢宏,装饰有大量充满宗教色彩的雕刻与塑像。圣保禄大教堂先后经历过3次大火,并屡次修缮,直到1835年1月26日毁于最后一场大火,只残存一堵形似中国牌坊的门壁。2005年7月,包括大三巴牌坊、妈阁庙、议事亭前地等22处历史建筑及相关传统街区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澳门邮政特别发行《澳门世界遗产》邮票,并以“大三巴牌坊”作为小型张邮资图。

普济寻幽

始建于明代末期的普济禅院又名“观音堂”,它是澳门最大的寺庙,与妈阁庙、莲峰庙并称为“澳门三大古刹”。禅院内除了珍藏有不少名家字画与文物外,还留下了一段十分屈辱的往事——1844年7月3日,清王朝与美国在位于澳门望厦村的观音堂签订了《望厦条约》,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取得了英国在《南京条约》里获得的全部特权,又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和关税协定权。

当年签约时的花岗石桌和4条石凳至今仍保留在观音堂后花园,澳门邮电司于1998年将它们“搬”上《观音堂》小型张,向世人无声地诉说这段沉重的历史。

灯塔松涛

松山灯塔又名“东望洋灯塔”,因灯塔建在东望洋山上的马尾松林而得名“灯塔松涛”。东望洋灯塔于1865年9月24日投入使用,是我国沿海第一座灯塔,至今仍为航海者指引航向。

圣母雪地殿教堂与东望洋灯塔相依相偎,一同矗立在海拔91米的山巅。相传几艘驶来澳门的船舶在雨夜里迷失了方向,忽然空中有一盏明灯引导前进,在抵达澳门后,该灯隐没于山上。船上的葡萄牙人以为是圣母显灵,于是在1622年建立了此教堂。

卢园探胜

位于东望洋山北麓的卢廉若公园,原是澳门最大的私家花园——娱园,由澳门富商卢廉若斥巨资兴建于1904年,于1925年建成。园内亭台楼阁、池塘水榭,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美景之中。由于卢家家道中落,娱园的业权转入何贤手中。何先生为了让市民有一个游览休憩的场所,遂以低价将娱园转让给澳葡当局。经过修整装饰,公园于1974年9月28日面向普罗大众开放。盛夏时节,卢廉若公园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而每逢中秋之夜,不少家庭选择到此品茗赏月看花灯,这一幕其乐融融的画面被印制在《澳门2018第35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三)》小型张。

龙环葡韵

“龙环”是氹仔岛的旧称,“龙环葡韵”是指氹仔海边大马路一带的葡式景观。1921年,5幢别墅在此兴建,它们曾经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官邸或是一些土生葡萄牙人的私宅。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局收回建筑并尽量按原貌将它们改建成“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馆内陈列了许多中式与葡式风格家具,以及不少富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大家从中可以一瞥葡萄牙人的家庭风貌。

黑沙踏浪与龙爪观涛

黑沙海滩与龙爪角位于路环东南部,它们是一块相邻的海滨胜地。

黑沙海滩长约1200米,海湾呈半月形。考古人员曾在岸边发掘出4000多年前的陶制品,说明此处早年已有先民活动过的踪迹。在很多人固有的印象中,沙滩是金黄色的,可黑沙海滩却是黑黝黝的。原来这是由于海洋特定的环境形成次生矿海绿石,受环流影响,海绿石被搬运到近岸,并经过海浪携带到海滩上,形成眼前所见的黑沙滩——这无疑是大自然赐给澳门的奇观。

龙爪角是观赏澳门岩石的绝佳去处,海岸上形态各异的奇岩怪石是由海浪、风力侵蚀与内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遗憾的是,这两处景观还未曾上过邮票。不过在此次发行的《澳门新八景》中的“龙爪观涛”邮票上,设计师选取龙爪角海上凉亭“听海轩”作为了主图。

西山望洋

西望洋山又名“主教山”,位于澳门半岛西部,与东望洋山隔着城区遥相对峙,山上有不少南欧风格的别墅,山顶巍然屹立着主教山小堂。从西湾湖的角度向西望洋山看去,主教山小堂的钟楼高耸入云,显得十分醒目。站在西望洋山上,可以一睹澳门南湾的景致。

双湖塔影

“双湖”是指西湾湖与南湾湖,是因填海工程而形成的人工湖,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就位于南湾湖畔。2001年12月19日,高338米、斥资10亿澳门元的澳门旅游塔在西湾湖南岸隆重落成,为原本充满诗情画意的双湖湖畔增添一股活力。每逢澳门重大节日,绚烂璀璨的烟花就会在旅游塔附近的夜空绽放,而端午期间会在南湾湖水上活动中心上演紧张刺激的龙舟竞渡。

亭前葡风

议事亭前地是澳门的一个广场,一直以来都是澳门的市政中心以及举办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20世纪90年代,当局对议事亭前地进行了重整,还用黑白相间的砖来铺地,形成波浪形的效果,与周边色彩艳丽的文物建筑交相辉映。

作为集邮者,到议事亭前地的澳门邮政总局盖戳“签到”是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任务。邮政总局大楼共4层,于1929年落成,是澳门邮电机构的重要地标,曾多次出现在澳门邮票上,澳门第一套邮资标签也以邮政总局大楼作主图。

路环渔韵

从路环旧渡轮码头到谭公庙一带曾是渔村,虽然澳门渔业已日渐式微,但这一带区域仍保留着宁静的渔村情韵。在这座昔日的渔村里,仍保留着不少代表性建筑,包括路环码头、圣方济各圣堂、三圣宫、路环图书馆、天后古庙等,如今这里还是不少影视作品的热门取景地。

圣方济各圣堂

爱巷倾情

澳门有不少奇怪的街巷名称,最为人熟知的一条就是毗邻大三巴牌坊的恋爱巷。这条长约50米的街道于20世纪初开通,因其浪漫的街名而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年轻恋人慕名前来拍照“打卡”,让情爱注满小巷。

很多人以为这一街名的由来是与某段轰轰烈烈的恋情有关,实则并非如此——这条街道的葡文名称是“Travessa da Paixão”,其中“Paixão”带有“激情”的含义,原意是纪念耶稣为人类救赎而牺牲的大爱与情怀,但因翻译上的美丽误会,造就了“恋爱巷”这个唯美的街名。

福隆新貌

福隆新街是澳门一条相当有名的老街,灰白的墙面、朱红的中式门窗是老街建筑的特色。早在清代同治年间,这条街就已建成,并有食肆、戏院等一应俱全的配套场所。从其葡文街名“Rua da Felicidade”(意为“欢乐街”)可以看出,这里还是当时澳门“高级耍乐”的风月场所,与邻近的福荣里、宜安街并称为“三妓寨”。随着“二战”结束,澳葡当局开始禁烟、禁娼,福隆新街的艳光从此褪去。

今日的福隆新街,与大三巴街、官也街并称为“澳门三大手信街”,游客除了在此购买馈赠亲友的澳门手信外,还能品尝到猪肉干、杏仁饼、鸡仔饼等特色小吃。

桥牵三地

始建于2009年12月15日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三角地区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东连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跨越伶仃洋海域,施工难度前所未有。经过8年工期,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随着大桥的落成,三地间的交通时间大幅缩短,更加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贸易和旅游的增长,并把三地“一小时生活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看了对澳门新、老八景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澳门旅行的路线有了一定的规划。虽说澳门是“弹丸之地”,但值得一游的好地方岂止这16处。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大家选择步行来游走历史城区,通过脚步来丈量澳门之美。

摘编自《集邮博览》总第388期《畅“邮”澳门十六景》

作者:何敏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澳门八大最值得一去的景点
澳门八景
澳门邮票 S94 妈阁庙
澳门要恢复自由行啦,国庆约一波?飞猪机票买1送1呢!
澳门八大美景及小众餐厅,真的超想去的。
澳门旅游景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