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灾中女童扔纸条救了全家,应变能量强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孩子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这是每一位父母从小就应教给孩子的。

今日,江苏无锡一栋居民楼5楼起火。

一张扔下的小纸条,

让消防员知道6楼也有人被困,迅速实施营救,

救了家中5人性命。

小女孩在紧急情况下的机智反应,赢得赞扬无数。

孩子在危机时刻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冷静,有时甚至让成人都钦佩不已。

无独有偶,不久前看过一个视频:

保姆带着小孩去公园,却不小心走散了。

陌生男子朝着孩子的方向走去,小孩灵机一动,奔着旁边的女人喊道:妈妈,我在这里呀。

她假装高兴地叫着妈妈,并且蹦蹦跳跳地远离陌生男子。然后迅速离开,去找公园的保安。

这些遇事冷静、理智沉着的孩子,似乎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遇见问题解决问题,却有很多孩子,在遭遇坏的人、坏的事、坏的境遇时,

汹涌的情绪侵占了理智,导致情况变得更坏。

网上有个新闻,一个女大学生,逛街时被小偷扒了手机和钱包。女生家境一直不宽裕,那个手机是哥哥做了一年的补习老师,才攒够钱买的。

她越想越伤心,不禁蹲在大街上大哭起来。这时,两个中年男子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是不是被偷了?来来来,跟我来,到我办公室登记一下,我们帮你把东西找回来。

沉浸在悲伤中的女孩,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也没求证对方的任何证件,

就懵懵懂懂地跟着他们去了。直到走进一条巷子,女孩才发觉不对劲,

撒腿往外跑,跳上了一辆路过的士,才得以脱身。

想想真是有些后怕,

为什么快二十岁的女孩单纯得随意相信他人,而一个几岁的孩子,

却可以在危险处境中为自己寻得出路?

微博上,有网友一语中的给出正解:

从小孩的行为中,看到了父母对她良好的教育。

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更沉着冷静


父母情绪稳定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力,那是一种和教养和气场相关的事,你当下的情绪多稳定,孩子长大后的情绪,就有多稳定。


我大学的时候,去少儿培训中心上过课。 我发现,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也更好,礼貌和教养一个不缺,看待世界也更宽容。而那些父母性格强势,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大吼大叫的孩子,总是更容易走极端,以及缺乏一种对世界最起码的安全感。 为什么? 

因为父母手上如果时刻提刀,他们就会有更多地对于刀的恐惧,而这个刀就是父母的坏情绪。 

我始终觉得,父母情绪稳定,是第一位的。 身为父母总是容易焦虑,焦虑到自己都忍不住对自己咆哮。可是,孩子成长所有的线索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有一句话:父母情绪稳定,孩子长大后,对人间琐事更宽容,也更有幸福感。为什么? 因为父母是孩子接触到的最直观的人际影像,他们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设定的来源往往来自于自己父母。父母给孩子的气定神闲,会让孩子更有机会,也更从容,更无所顾虑地去走向外面的世界。

不要让你的情绪,磨灭孩子通往美好世界的梦想。为人父母,情绪稳定而乐观,才能让她在最初狭小的世界里,慢慢对自己进行构造。 外面的世界很残酷,我们就温暖一些,给她偶尔避避风雨,也有点阳光,来日给个拥抱,让她走得更快也更稳。


父母积极乐观,孩子内心更强大

九寨沟地震中,一位上海妈妈带着儿子成功离开地震区的真实经历,刷遍了朋友圈。

其中,有一个细节,印象深刻。

孩子问妈妈:我们会死在这里吗?

妈妈说:不会!

孩子问:为什么?

妈妈坚定地告诉儿子:因为妈妈在! 

从此,孩子便安下心来,不哭不闹,配合着妈妈的一切行动。

独自在广场上排队帮忙领物资和棉被,在无限紧张和恐惧中,强迫自己入睡,从而避免第二天转移时增添妈妈的负担。 

妈妈告诉他,短期内没有食物供给,于是,一个苹果,孩子每次只在特别饿的时候啃一点点;妈妈说路途中可能会遇见山体滑坡,不能下车,于是,十多个小时,孩子几乎不喝水,没上过一次厕所。 

很难想象,一个孩子可以如此坚强。可是,当你看到整个撤离过程中,妈妈冷静地分析利弊,乐观地鼓励安慰周围人,积极当志愿者,你便不会惊讶,孩子从妈妈身上学会遇见问题解决问题。

心理学上,人的应变能力,开始于对情境所需的估计。 孩子常常难以客观地对周遭环境进行评价和认知。

父母乐观积极,

会让孩子感到局面是可加控制的,

孩子便会学着更好地应对压力。

培养孩子应变能力的5种方法

大部分年幼的孩子,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会不知所措,惊慌不已,是因为他们阅历浅,

经验和知识不够丰富。

孩子是否具备应急能力,其实并不在于聪慧,

而在于父母日常的培养和教导。


教孩子学会勇敢


孩子的勇敢,需要父母带着孩子不断练习,

慢慢积攒。

父母鼓励她,让她自己看到自己可以,

慢慢便会形成一种思维:

这看起来很可怕,但我可以试一试!

 


让孩子独立做事

 

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处理事件,

从每次事情的结果中,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父母要保持耐性,学会等待,

不要因为看着着急或者孩子太小,就越俎代庖,

错失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

 


多引导孩子思考

 

在与孩子有限地相处中,

多引导孩子思考正在进行的事情。

 

比如,

孩子非常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托马斯》中,

有这样一个情景:铁轨木头着火了,

我们就可以试着问孩子:现在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说找消防叔叔来,那就顺势问她:

火警的电话是多少?

 


带孩子参加不同的活动


多带孩子参加不同的活动,会让孩子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多经历,

多实践,他会比在教室,在课堂,学到的更多。

 


多阅读,扩充孩子的知识库


阅读让孩子在不真实经历危难情形时,

习得处置办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父母可以教育孩子:

不能轻易地相信陌生人;

在人多的地方不能随意走动,不能离开妈妈;

不能随意跟着陌生人走。


同时,也可以给孩子读一些关于医学、消防、

警察的书籍和故事,

分析他们是怎么处理紧急情况的,

让孩子向书里的“英雄”学习。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的生理应急,

通常是自动的、可预期的、

无法用意识加以控制的内置反应,

然而,心理反应,却是习得性的。

 

简言之,孩子的应变能力,

依赖于对世界的知觉和解释。

 

当孩子在后天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对紧急情况下可采取的应对策略越了解,

孩子应对环境和处理问题的成功率会更高。

 

多做积极的自我陈述和心理暗示,

多多设置场景进行学习和练习,坚持下去,

孩子定会走向强大,学会在危险和紧急中,

做到沉着应对。




互动留言
   


你平时有注意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父母情绪稳定,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父母情绪平和对孩子有多重要?
孩子的安全感,都是父母毁坏的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也是爱孩子的一部分!
你给孩子道过歉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