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流性食管炎协定方

注:由于各个厂家颗粒有效含量计算方法不同。本处方仅适用于使用天江配方颗粒。非天江中药配方颗粒请勿使用。


反流性食管炎,处方:食管炎方验方

组成:柴胡1袋,白芍1袋,麸炒枳壳1袋,蒲公英1袋,夏枯草1袋,姜厚朴1袋,煅赭石1袋 ,乌贼骨2袋,煅瓦楞子1袋,甘草1袋。

功效: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适应症:胸骨后灼痛,烧心感,反酸,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


昨天前两位老师的留言是中耳炎和龟头炎,不幸的是,天江配方颗粒的协定方里没有相关方剂,我们只好从别处找一下,并标明方剂出处,尽量满足各位老师的需求。


中耳炎:

1、配方:玉米须30克,薄荷6克,茯苓30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2、配方:黄瓜根15克,柳叶15克,葱白30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3、配方:南瓜藤、木瓜、地丁各30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4、配方: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薏米18克,红糖适量。

制法:前3味煎汤后去渣,入薏米、红糖煮粥吃。

用法:每天1剂,连服4-5剂。

备注:本方适用于肝胆郁热者。

5、配方:白术15克,怀山18克,白扁豆20克,红糖适量。

制法:白术煎汤去渣后,入其它3味煮烂吃。粥食。

用法:水煎服,连用7-8剂。

备注:本方适用于脾虚者。

6、配方:熟附子9克,首乌15克,知母9克,龟板18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药布包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红糖煮粥。

用法:服食。连用7-8次。

备注:本方适用于肾虚者。

7、配方:黄连、羌活各0.3克,黄芩、黄柏、桔梗、藁本、防己各1.5克,当归尾、连翘、防风、独活、知母(炒)、生地黄各1.2克,人参、甘草各0.9克,黄芪、苏木、陈皮、泽泻各0.6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备注:本方治耳内痛。

8、配方:玄参15克,旱莲草12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熟地10克,花粉10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连服15-20剂。

9、配方:炙麻黄、葶苈子、甘草各3克,石葛蒲、防己各6克,杏仁10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备注:①本方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②症状重者加蝉衣、路路通;体虚者去葶苈子,加黄芪。

10、配方:麻黄6克,杏仁、苡仁、桔梗、远志、木通各10克,防风、防己各7克,蝉衣5克,制南星、木香各4克。

制法与用法:①本方用治中耳积液。②积液清稀色黄去麻黄,加荆芥、连翘、生山桅、黄芩、鱼腥草;积液胶粘加制半夏、川芎、青礞石、沉香。

11、配方:茯苓、泽泻各15-30克,石葛蒲10-15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备注:①本方用治中耳积液。②气虚加党参、炙黄芪各15克;痰热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外感风寒加辛夷、防风、苍耳子各10克;外感风热加桑叶、菊花各10克。

12、配方:银花、连翘、黄芩、牛蒡、辛夷、柴胡各12克,菊花,车前子各9克,泽泻、石葛蒲各15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备注:本方疏风清热,利湿通窍,用于分泌性中耳炎。

13、配方:荆芥、防风、茯苓、苍耳子各12克,羌活6克、细辛3克,车前子、藿香、桂枝各9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备注:本方疏风散寒,通窍利湿,用于分泌性中耳炎。

14、配方:韭菜适量。

制法:捣烂绞取其汁。

用法:每日用菜汁滴耳3—4次,每次2—3滴。

15、配方:75%酒精棉球。

制法与用法:拉成椭圆形,塞入患耳深处,每日1次,约1周即可。

16、配方:鲤鱼苦胆汁。

制法与用法:用3%的双氧水将耳内脓水擦洗干净,滴入鲜鱼胆汁,然后以棉花球堵塞耳孔。1日滴1次。约3次即可。

17、配方:泥鳅2条。

制法:捣烂。

用法:贴敷耳周围,每天更换1次。

备注:本方治急性中耳炎。

18、配方:蜘蛛3个。

制法与用法:煅炼存性,再置土上,消其火热。加白矾1.5克,冰片少许,研细吹入。

备注:本方治耳孔出水。

19、配方:牛蒡根。

制法与用法:切细,绞汁2升,砂锅内熬膏涂之。

备注:本方治耳肿痛。

20、配方:黄堇适量(本品又叫断肠草)。

制法:洗净,捣烂取汁,加少量防腐剂(每50毫升药汁中加泥泊全0.3毫升)。

用法:先用棉棍将患耳内的分泌物洗掉,再用棉球沾药液放于耳内,每日1—2次。

备注:此药液不可入口,药液棉球也不宜浸得过湿。

21、配方:鲜石榴皮1个。

制法:切碎,捣烂绞汁。

用法:滴耳,每次1—2滴,每日2—3次。

22、配方:黄柏10克,枯矾15克,干姜3克。

制法:共研末。

用法:每用少许,吹耳内,每日1—2次。

23、配方:虎耳草。

制法:洗净,待表面水干后捣烂取汁。

用法:滴入耳内,每日3次,若酌加冰片溶于液中,效果更佳。

24、配方:生大蒜2头,丝瓜1个。

制法:共捣烂,布包挤汁。

用法:滴耳,每用3—4滴,每日2—3次。

25、配方:熟鸡蛋黄2个,冰片少许(研末)。

制法:放勺内煎至油出。

用法:用此油加冰片滴耳,每次1-3滴,每日2次。

26、配方:枯矾。

制法:研末,加麝香少许。

用法:吹入耳内,或用棉裹塞入。

备注:本方治耳孔出水。

27、配方:北细辛。

制法与用法:研末,以醋为丸,塞耳。

备注:本方治耳痛。

28、配方:黄连3克,冰片0.5克。

制法:共为细面。

用法:吹入耳内,每日1剂,日吹2次。

29、配方:石榴花适量。

制法:焙干,研成细面,加冰片少许研和。

用法: 吹此药粉于耳内,每日3-4次。

30、配方:五倍子3-5克,枯矾1-2克。

制法:将五倍子炒黑存性,加枯矾共研细面。

用法:吹入耳内,每日1剂,日吹2次。

31、配方:鲜车前草60克,鲜马齿苋100克。

制法:共切碎,绞汁。

用法:滴耳,每次3-4滴,每日2-3次。

32、配方:菖蒲、附子各3克。

制法与用法:为末,和乌麻油滴耳。

备注:本方治耳痛。

33、配方:盐2.5公斤。

制法与用法:蒸熟,以耳枕之。

备注:同上方。

34、配方:枯矾1.5克,硼砂3克,冰片0.9克。

制法:共为细末,香油调匀。

用法:每日3次滴耳。

35、配方:黄花鱼耳石(即黄花鱼头内的两块白石) 2克,冰片2克,香油适量。

制法与用法:先将鱼耳石入火内煅烧,然后砸碎与冰片共研细面,加香油调匀后滴耳。每日滴耳2-3次,每次2-3滴。

36、配方:枯矾10克,黄连6克,苦参5克,冰片2克。

制法:共研末。

用法:每用少许,吹耳内。每日1-2次。

37、配方:猪胆1个,黄连粉30克,榄核莲粉30-50克,枯矾粉15克。

制法:将黄连粉、榄核莲粉装在苦胆内,上火蒸20分钟,再将枯矾粉加入揽匀,把口扎紧后烘干。完全干燥后捣碎研末,过箩取细粉。

用法:吹入耳内。每次用前,用棉棍蘸3%的双氧水将脓液擦洗干净。然后取少许药粉吹入耳内,每日或隔日1次。

38、配方:青鱼胆(烘干) 10克,枯矾10克,黄连粉5克,冰片0.3克。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将耳内脓液洗净,拭干,用笔管将药粉吹入中耳,但切勿过多,以免堵塞影响疗效。

备注:本方治慢性中耳炎。

39、配方:广丹(红色粉)、官粉、松香、枯矾各60克,银珠17克。

制法:各研成细面,再混合在一起,研成细末。

用法:湿润糜烂者用干药粉搽患处,每日2—3次。结痂干燥者,用芝麻油或凡士林调膏涂患处。

以上方剂出处:进生,钟铎人,柳下熊主编,中华民间秘方大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第602-605页。


龟头炎:

1、配方:荆芥、防风、蝉衣、龙胆草、川牛膝各9克,晚蚕砂15克。

制法与用法:水煎服。

备注:本方用于湿疹阴疮(龟头炎及溃疡)。证见发热恶寒,阴囊湿疹,瘙痒,龟头溃烂,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舌质红,苔薄腻,脉浮数。

2、配方:威灵仙15克。

制法与用法:用水500克浓煎半小时,后去渣洗患处,用脱脂棉花蘸药汁洗患处3-4次,不久即愈。

3、配方:葱白液(即葱叶内带粘性的汁液)。

制法与用法:选用新葱叶剖开,将内有粘液的一面包扎阴茎2小时,约4小时后即愈。

以上方剂出处:进生,钟铎人,柳下熊主编,中华民间秘方大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第781-782页。


以上是和各位分享的方剂,希望各位老师将使用后的心得体会反馈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会在此平台分享您的治疗经验,以帮助更多的患者,如果您有其他好的治疗经验并且愿意分享,我们也愿意协助您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耳炎当代妙方验方
中耳炎祖传方
【土单验方】集锦(40)
中耳炎
【土单验方】集锦(122)一一中耳炎
『中耳炎集』中耳炎怎么治疗可以除根?10个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