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撒切尔夫人凄凉的晚年,让人悔悟人生真谛

曾任英国首相11年的撒切尔夫人在她80岁寿辰之时,向各方人物发出了请帖,邀请他们来参加寿宴。

当天到场650多人,其中甚至包括了英国首相、英国女王和各国代表。

寿宴盛大,风光无限。

可若透过厚重的历史看一看撒切尔夫人的晚年生活,便会看到她的风光就像是一张窗户纸,而撕开纸后的屋内,不过是无限的凄凉。

有人说:“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精神生活充实就是老人的幸福了”。

可撒切尔夫人却三个条件都不满足,她晚年之时身体衰弱多病,儿女关系淡漠,精神生活匮乏。

工作上成功,是家庭上失败的缘由。

23岁步入政坛,45岁入阁,50岁被选举为成为保守党领袖,55岁时成功出任英国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她这样的光辉履历,这样的前半生,真是让多少人汗颜,又令多少人羡慕不已。

在其成为首相后,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有着卓越的贡献,影响巨大,她的执政意识也被称为“撒切尔主义”,影响了一代人。

政治上,她批判欧洲各国对苏联的缓和政策,抛弃了“共识政治”。

经济上,她进行了提议取消“人头税”,转国有为私有,控制货币,打击工会力量等各项改革措施。

她执政的“撒切尔时代”拉开了英国私有化的序幕。

在当时,维护公园,清扫垃圾,学校伙食,福利医院都可以由企业负责。

外交上,以强硬的态度抵制苏联,带领英国人民战胜马岛战役,还代表英国4次访华,签订香港回归条例。

她强硬的态度和做了决定就不回头的刚硬, 使得苏联媒体戏称她为“铁娘子”。

1982年4月6日,英,阿之间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了著名的马岛战争。

在国内局势尚未稳定,国际局势风云诡谲的情况下,刚上任不久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力主抗战,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了战前准备,赶赴马岛战场。

通过这场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战争,英国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并且加强了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权威,这对她下一季连任首相有着重大助力。

之后时隔三个月,撒切尔夫人带着战争胜利的威严来到了中国。

她以英国对香港问题的负责人身份,与邓小平先生进行了谈话,但却无功而返。

英国当时并不愿意放弃作为亚洲经济中心的香港,想要以各种谈判手段拖延香港的租期,但被邓小平先生以严厉的态度挡回。

撒切尔夫人经历了4次访华,22次谈判,多次与邓小平先生交谈,她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国是一个强硬的国家,中国人民是不怕牺牲的民族,无法以各种手段夺得香港,于是便作出决定,签署了香港回归的文件,让香港能顺利回归。

而在谈判过程中,撒切尔夫人的“经典一摔”,成为了中国实力的一个证明。

面对主权问题,中国没有任何退让,就算是这位铁娘子,也休想占的半分便宜。

但是不论如何,在英国人民眼中,撒切尔夫人的种种成就,无不彰显其工作上的成功。

可人生的题目一共也就是那么多,学业工作婚姻家庭。

既然撒切尔夫人把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将工作的成绩提升到满分,那其他科目所得到的成绩自然有所下降。

而撒切尔夫人因为在家庭上所付出的时间很少很少,所以也就导致家里的两个孩子对她都比较冷漠。

他的女儿就曾表达过这样的想法:“我的母亲不应该太期待成年后的子女能够不时的回家去看望他,毕竟没有家人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在年幼的时候也总是看不见母亲。”

这看起来无情的话语,正是在埋怨母亲撒切尔经常忙于工作,不常回家看他们。

这正是人生真谛“常回家看看”的反例体现。

身体的疾病,是生活上凄凉的佐因。

撒切尔夫人晚年有多次中风症状,中风后的她记忆受损,不再有从前演讲时的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连之后的行走也需靠着轮椅。

医学上有调查,中风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的疾病,它会压迫脑部血管,引起记忆衰退。

撒切尔夫人便被疾病影响了她的记忆。

病后的她常说话时说了一句忘一句,看报时看了一句忘一句,日常生活都需要人来帮助。

所以后来她在女儿和助理的劝说下,由伦敦郊区搬到了市中心。

居住的房子在医院附近,撒切尔夫人住在这里,更便于被人照顾,去医院也很方便。

也正因为住在医院附近,她才躲过一次死亡危机。

有一天她吃饭时,突然感到身体乏力,眼前景象开始模糊,不久便昏了过去。

幸得助理及时发现,将撒切尔夫人送去旁边的医院抢救,才让她躲过这个危难关头。

随着年龄增大,撒切尔夫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加重。

中风次数的增加,也让她的身体机能遭受损害。

她日常药不离口,出行轮椅不离身。甚至到了后来她的听力也开始慢慢衰弱,并且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因为中风而导致的记忆力衰退在痴呆症的作用下更加严重了。

病情严重后的撒切尔夫人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她会反复的去问同一个问题,甚至有时会忘记丈夫丹尼斯已经去世。

疾病缠身,缺少关怀,她的晚年生活开始凄凉起来。

疾病和孤独缠身的她开始渴望家庭的关怀,渴望儿女的关照。

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人生暮年,有儿女孝顺她,有孙子抱和衣食无忧,这才是幸福,而她亏欠儿女太多,儿女并不常去看她。

若她能在孩子年少时常回家看看,使孩子们少有所依,相信孩子们也会在她年老凄凉的时候常去看她,让她老有所养。

晚年的撒切尔就曾经后悔的说类似的话: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不会再选择进入政坛,因为为了我的政治路,我的家庭已经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东西了。

家庭的离散和生活的凄凉,使人反悟人生真谛。

1. 丈夫的离世

撒切尔夫人与丈夫丹尼斯撒切尔相爱50多年, 直至丈夫去世。

他们的初相识便是在撒切尔夫人24岁被提名为议会候选人的晚宴上。

我们称呼其为撒切尔夫人,也正是因为他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她的原名其实叫玛格丽特罗伯茨。

丹尼斯撒切尔比玛格丽特大整整10岁,还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他的那一段婚姻并不幸福,因为长期分隔两地,关系不洽,便在退伍之后离婚了。

后来丹尼斯撒切尔遇到了玛格丽特,爱上了这个有着浓浓自信心和极强能力的女人,并展开了追求。

玛格丽特和她的家人也被丹尼斯撒切尔的真诚感动,在各自家人的祝福下,于1951年12月两人举办了婚礼。

婚后两年,撒切尔夫人诞下一对龙凤胎。

丹尼斯撒切尔对撒切尔夫人工作上的支持与帮助,给了撒切尔夫人极大的鼓励, 在撒切尔夫人起伏的政治生涯中,丈夫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她坚持的精神力量。

撒切尔夫人晚年在自传中描述:“没有丹尼斯,我在政治上将一事无成”。

后来丹尼斯去世,对撒切尔夫人是一个重重的打击。

晚年的撒切尔夫人因为思念丈夫,就常与丈夫的画像一起吃饭,甚至有一次她在凌晨一两点的时候突然起床,穿上了衣服要去墓地看丈夫。

丈夫在时是她的精神支柱,现在丈夫离世了,她赖以支撑生活的支柱也就断了。

2. 儿子的纨绔

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从小便不喜欢学习,成绩极差,高中时但却便着母亲的身份在学校为非作歹,无人敢惹,毕业后还借着母亲的身份进入名牌大学。

后来马克从商,常利用母亲职务谋利,被当时的媒体称作“商界扒手”。

马克不仅纨绔还比较贪玩。

29岁马克参加了一次汽车拉力赛,因迷路失联四天。

当时正忙着处理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的撒切尔夫人听到这个消息,第1次在公众前落泪,也这是她长达11年的执政生涯中唯一一次,索性马克最后成功找回。

后来马克还参与了赤道几内亚政变,被南非政府扣押。

最后还是撒切尔夫人筹集资金,赶赴南非将马克救了回来。

在他和妻子离婚后,他的妻子还评价他说:“离开母亲就一无是处。”

从马克的这些事件也能看出撒切尔夫人对儿女并非没有爱,只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照顾家庭。

3. 女儿的冷漠

因为撒切尔夫人工作的繁忙,所以她的一对儿女都是由保姆带大,孩子们长大后要经历教育。

在那个时候,撒切尔夫人做了一个决定:把儿子留在身边,将女儿送去寄宿学校读书。

中国有句古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正是这个决定,亲手将女儿从她身边推离。

在女儿的眼里,母亲这样的做就是重男轻女,就是偏心。

后来她还自嘲的说:我是在保姆身旁和寄宿学校里成长的。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在酒店因中风而去世。

在其去世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其进行了盛大的礼仪葬礼,并在火化后葬在丈夫的墓旁,与丈夫永远相伴。

被英国民众所诟病的是,撒切尔夫人逝世的时候,儿女也没能在身边,只有侄女陪伴。

丈夫的离世,女儿的冷漠,儿子的纨绔,往日的荣光不复。

这些种种,让撒切尔夫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成为过去。

她做首相时领导国民打赢战争,改革国内局势,让人赞叹;她与丈夫五十年婚姻,恩恩爱爱举案齐眉,让人艳羡;她与儿女关系隔阂,孤独终老,让人惋惜。

终其一生,青年乘风破浪,中年披荆斩棘,晚年无限凄凉,令人唏嘘。

看完她的凄凉晚年,不禁令人悔悟人生真谛,无论心里有多忙,工作有多累,家庭都是你心灵的港湾。

常回家里看一看,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真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撒切尔夫人凄凉的晚年,让人悔悟人生真谛!(值得一读)
撒切尔夫人凄凉的晚年 让人悔悟人生真谛
教育反思录:撒切尔夫人晚景凄凉, 一双儿女为何对她冷若冰霜?
曾经叱诧政坛的英国首相,嫁了个稀世好男人,却终究还是晚景凄凉
撒切尔夫人:再强硬的人也有软肋,铁娘子背后的第一先生
“铁娘子”与丈夫的真挚爱情[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