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徒手掰开“原子弹”后,致全身DNA断裂,成了等待死亡的活死人

提起原子弹,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钱学森,邓稼先这些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过无数贡献的伟人们。

但你敢想吗?“原子弹”这个一听到就会令人毛骨悚然,杀伤力最大的核武器,曾经竟然被人徒手掰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

这枚被人徒手掰开的原子弹“恶魔核心”,是在二战时期被研制出来的。

1941年之后,日本已经无力支撑战争带来的巨大开销,于是不得不开辟太平洋战场,试图从其他地区获得资源,这也就成为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根本原因。

被偷袭而导致自己权益受到迫害的美国,被彻底激怒,对日本展开了大规模反击。

双方交战期间,日本的陆军作战部队仍然负隅顽抗不肯投降,这一战,美国在日本战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就在这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收到了一条好消息,在新墨西哥沙漠的核爆试验成功了。

杜鲁门立即宣布,士兵们可以不用直接登陆日本本土作战了,这对于要身先士卒的美国大兵无疑是个好消息。

使用核武器之前,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还是在最后给了日本一次机会,只要日本愿意放下所有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美国就可以让步。

美国这一举动,让日本误以为对方是在示弱,坚持要把美军打败。

忍无可忍的美国将刚出炉的核弹从旧金山运输出来,又用印第安娜波利斯战舰横跨太平洋,十天之后抵达了提尼安岛,约莫六小时后就可以抵达日本。

1945年8月6号清晨,在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起飞之前,已经有一架B29侦察机在广岛上空侦查当时的天气情况,装备原子弹的轰炸机已经来到了日本广岛的上空。

开仓投弹一气呵成,一枚重达4.4吨的原子弹,在距离地面约600米的高空,气压引爆器发出脉冲信号引爆雷管,将大约25公斤的铀块子弹迅速弹射进35公斤铀块靶心里。

紧接着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短短几秒内广岛就被夷为平地。

不久,仍旧不投降的日本在长崎迎来了美国的第二枚原子弹“胖子”

一周之后,不愿再去赌美国有没有第三枚原子弹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那么美国到底有没有第三枚原子弹呢?

答案是有。

2

当时杜鲁门心里很明白,一枚原子弹是打不败日本的,所以他直接准备了“小男孩”和“胖子”两枚原子弹。

在这两颗投放在日本的同时,第三枚原子弹也在秘密准备着。

不过,虽然这枚原子弹没有被投放,但是却害了美国几十位科学家。

第三枚原子弹本来计划在1945年8月16号完成组装,当时原子弹的核心就是一个钚球,已经准备好了,就存放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而这枚原子弹原本准备在8月19号投放在日本,但奈何日本投降太快。

得知第三枚原子弹不需要再投入使用后,美国科学家们异常兴奋。

因为在那时,钚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有一颗重达6.2公斤的钚球,而且还归他们掌控,科学家们就可以利用这颗钚球进行各种实验。

但他们忘了,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他们。

原子弹不同于常规炸弹,他没有常规炸弹所使用的保险系和雷管之类的保护措施,只需要把一定数量的钚放在一起,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发出致命的辐射。

这简单来说就像吹气球一样,当气球内的空气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爆炸。

但让科学家们倍感头疼的问题是,无法精准把握钚的临界质量到底是多少,也就是说,并不清楚气球吹到多大会爆炸。

例如“小男孩”是一颗铀弹,就是把一小块儿铀通过枪管弹射向另一大块儿铀,让两块铀碰撞到一起,这样就能超过临界值,从而发生爆炸。

再如“胖子”是一颗钚弹,原子弹的中心是一颗钚球核心,在四周隔开一点空间,再围一圈钚。

想要引爆的话,只要用炸药把周围的钚挤压向中间,跟钚球核心挤压在一起,在不超过临界值的时候,就会发出致命的辐射。

而为了准确测量出钚的临界质量,制造出威力更大的原子弹,科学家们选择了一个最直接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那就是一点一点试。

而第一个出意外的是一个年仅24岁的物理学家哈利·达格利安。

1945年8月21号,哈利吃完晚饭独自一人前往实验室去做实验。

当时实验室有规定,晚上下班后是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实验室的,更不允许一个人做实验。当时实验室里只有一名保安,但是保安并没有阻拦。

那时突发奇想的哈利脑中灵光一现,“如果在钚芯的周围围一层碳化钨砖,以此催动钚核的中子反应,那么就可以知道钚球的临界质量。”

像是被什么力量驱使一般,哈利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径直来到实验室,这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这个假设可以成功,那他必将青史留名。

他先在钚球周围放了一些碳化钨砖块,这样就可以把钚球所释放的中子射线反射回去,可以慢慢地使钚逐渐达到临界状态。

他一边放砖块一边用仪器测量数据,可就在他要放最后一块儿碳化钨砖块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可能是由于过度紧张,砖块不小心掉了下去,砸到了钚球,一股蓝光和一股热浪突然涌出。

出于本能,他随手将碳化钨砖块拿开扔在了地上,但是这时候已经晚了,他的身体已经受到了致命的辐射,尤其是拿砖块的那只手。

触碰过碳化钨砖块的手剧烈疼痛,犹如扎了几万根银针,手背上起满了水泡,皮肤更是大块大块脱落。

接下来在医院治疗的几天里,他的身体慢慢开始溃烂。

25天后,治疗无果,哈利也离开了人世。

而那个保安也可以说是非常倒霉,当时他距离钚球只有30米距离,因为受到辐射而患上了辐射性白血病,后半生都活在病痛之中。

本以为经过这次意外,实验室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也确实,实验室硬件设备做出了不少改进,但是实验步骤仍然存在很大漏洞。

不出意外,九个月后,第二场悲剧发生了。

3

而这次发生意外的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科学家路易斯·亚历山大·斯洛廷。

时间来到1946年5月21日,斯洛廷和同事们一起接手这项试验任务。

这次实验采用了钚制的球形外壳,替代了以前的碳化钨砖块。

他们用一个金属罩盖住了钚球,通过削减垫片的方式让金属罩无限接近钚球,以观察钚球达到临界值时的状态。

计划是很好的,但意外再次发生。

科学家斯洛廷对这次实验信心满满,并且他认为一层一层削减垫片的方法太过缓慢和笨拙,于是他便亲手上阵。

斯洛廷直接把垫片去掉,然后用螺丝刀抬起金属罩的一边,慢慢往下放,以此控制钚罩的开合。

最初一切顺利,但是眼看钚球就要达到临界状态时,意外发生了。

可能是手滑的原因,螺丝刀从斯洛廷手里脱落,金属罩瞬间盖住了钚球。和上次意外一样,钚球瞬间达到临界状态,从金属罩里闪出一道道蓝光。

当时实验室瞬间沸腾起来,斯洛廷也吓坏了,但是斯洛廷也知道如果不尽快阻止这一切,实验室里八个人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思虑之间,斯洛廷直接徒手掰开这枚“原子弹”,整个身体挡在钚球前,用身体承受了大量的辐射。

在其他同事都尖叫着跑出去时,斯洛廷又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匆忙在黑板上标记下每个人的站位,以便后来人计算辐射量。

被送往医院的斯洛廷跟哈利的症状一样,但他受到的辐射量却是哈利的四倍。

刚到医院,斯洛廷就不断呕吐,双手肿胀无比,指甲呈黑色,皮肤大块脱落。辐射甚至还伤到了他的大脑,斯洛廷一度精神错乱。

仅仅过了一天,斯洛廷全身都呈现了肉眼可见的腐烂,肌肉不断溶解,身上多处更是直接化为血水。

斯洛廷身体内的DNA片段被摧毁,器官组织已经没有再生能力,他也彻底成为了一个活死人。

最终,斯洛廷不愿再挣扎,在医院治疗了九天后痛苦地死去。而那七位科学家虽然免于一死,但是巨大的核辐射量是肉体根本承受不了的,后半辈子也是在痛苦中苟活下去。

科学家两次都是因为这枚原子弹惨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自此以后,凡是所有关于核研究的实验都严格要求科学家们距离百米外,操控机械手进行实验,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再发生。

按理说,非常清楚核伤害威力有多大的科学家们更应该在做实验时谨小慎微,但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科学家惨死于这枚钚球下?

可能还是由于自己常年研究,对于核武器已经习以为常了,反而忘记了最基础的防护措施。

在“捋虎须”的时候,没有充分考量自己和核武器之间的力量差异,也应了那一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为科学事业献身永远是高尚的行为,而我国也有不少科学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防事业。

在战争年代,拥有了核武器就相当于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而那时候我国内忧外患,百废待兴,并没有多少财力和人力用来制造原子弹。

4

“请转告毛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这是法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的原话。

当时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并不高,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很是反对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1950年11月30日,杜鲁门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志愿军跨过三八线,美国不介意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这嚣张的话语让每一个中国人听后都会感到气愤,但是那个在一堆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别说制造原子弹了,就连制造常规武器都很困难。

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不少科学家们携妻子儿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在那个没有原材料也没有技术的年代,所有的一切都靠着科学家们摸着石头过河。

在荒无人烟的西北青海高原,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

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

虽然于敏高原反应强烈,走几步就要吐一下,但还是坚持解决完问题再回基地。

戈壁滩上,邓稼先同样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做实验,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

邓稼先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裂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强行拉邓稼先回北京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他能不知道有多危险吗?在下车前很少拍照的他主动要求给自己拍个照片,也就是那次遭受了核辐射。

后来杨振宁去医院看望,问他为啥这么傻?国家给你多少钱?邓稼先说,二十元。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这些科学家们,是黑暗里的一支火把,将中国引向繁荣,使一朵朵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的土地上升腾而起,使沉睡的狮子站起并怒吼,吼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是这些始终红心向党,赤心向民的科学家们,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得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让中国人民更加有安全感和自信心。

在这里我们致敬所有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家徒手扒开核反应堆,美国投向日本的第三颗原子弹,成了恶魔核心
徒手掰开原子弹的科学家,DNA断裂,细胞溶解,沦为等待死亡的活死人
徒手掰开“原子弹”的人,肌肉溶解DNA断裂,成为活死人痛苦离世
核爆炸就要发生,他突然伸出手,硬生生地手“撕”了原子弹!
恶魔核心:美国运往日本的第三颗核弹,为何杀死一群美国科学家?
恶魔核心:为日本准备的原子弹,最终杀死了美国科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