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文荐书|读杨义堂长篇纪实文学《千古家训》

原来只听闻有着号称中国历代“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却不清楚它成书的背景及其作者的故事。直到最近有幸读了杨义堂先生的长篇纪实文学新作《千古家训》,才了解到在这部被誉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的《颜氏家训》背后,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家国故事。

在《千古家训》中,杨义堂将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的著作《颜氏家训》,以写实的手法将故事完完整整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让我最感动的是作品宏大而又细致的叙事主题。主人公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有着深厚家学背景的读书人,是复圣颜回的后裔子孙,随着国家一次次灭亡而流离失所。但即使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他心中渴望的依然是保存和整理汉家典籍,为中华文化保留一缕薪火。他在南梁跟着爱书的梁元帝萧绎编书;在北齐、北周那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里,依然劝说皇帝团结汉族文人一起编书;在隋朝统一后整理《中华正音》。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颜之推依然教育自己的儿子读圣贤书,做到诗礼传家。正因如此,他的后代们秉承祖训,出现了像颜师古、颜真卿、颜杲卿等文化名人。《颜氏家训》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安身立命的哲学根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主人公颜之推生于乱世,却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作者将颜之推从出生到暮年的性格形象塑造得真实饱满。面对着家国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他却依然能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无论人生得意与否,他都一身正气,诚信做人、尽心做事,才一次次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即使是书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也写得妙趣横生。南朝大文人、贵族王褒看似风流倜傥、十分自负,到了西魏兵营却跪地求饶;爱伸兰花指、一身脂粉气的宫廷体诗人庾信,到了北周却不计千难万险回到南方。

最吸引我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示了大时代风云。颜之推一生颠沛流离,他所经历一次次家国灭亡,正是南北朝后期的时代变迁,他的人生经历就是后三国时代的历史风云。读着这本书,就像读一部《后三国演义》,从书中看懂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颜之推青少年时期在金陵遇到的绮丽无比、柔若无骨的宫廷体诗人,后来这些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大漠的磨砺,诗风大变,写出了大赋和七言长诗,为盛唐七言诗歌的繁盛做了铺垫,读着读着,竟然读出了中国文学史的专业味道。

让我最敬佩的是作家对于历史的严格考证。南北朝是中国分裂动荡的朝代,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流传于世的文史资料可谓凤毛麟角。即便是这样,杨义堂依然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文史功底,翻阅查找相关资料,锲而不舍地研究每个朝代的历史细节,包括饮食服饰、人生仪礼以及风俗人情,并将这些史实写入书中,做到皆有出处。他研究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如“哥哥”“姐姐”的称呼,就是那个时候从鲜卑族的语言走进汉语中的。他研究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南方汉人穿的木屐和袍子,北方鲜卑族戴的风帽、鸡冠帽,他都写得清清楚楚。他研究鲜卑族的祭天仪式,考证出北齐的天池不在祁连山,而在太原附近的宁武天池。书中也写到了“呼卢喝雉”“徐娘半老”“玉体横陈”“食言而肥”等一些成语的来源,妙趣横生,增加了文化底蕴,可见作者的匠心。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人们更加注重家风家教,杨义堂先生的这部《千古家训》恰好切合这一主题,不愧为展示中华家风家训和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

(稿件原载于2022年4月29日济宁新闻客户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永烈推出长篇新著《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
桂花赋
【古镇往事】宣传队——源潭二中71级文艺宣传队侧记 『源潭天空•郭富文』
作家和谷 杨春风 长篇纪实文学《春归库布齐》出版
《独孤皇后》的女主真可称千古贤后吗?别再被电视剧的美化骗了
拯救中国汉文化的千古一帝-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