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南“千泉之城”名泉名录正式公布 全市名泉总数达950处

济南是世界闻名的泉水之城,因泉而生、因泉而建、因泉而发展。9月8日,“千泉之城”名泉名录正式发布,记者了解到,济南全市名泉总数达950处,其中新增305处名泉,继2005年《济南市名泉名录》公布首批645处名泉之后,济南泉水大家族的一次正式大扩容。



名泉总数达950处,新增305处名泉
济南市名泉名录正式公布


9月8日,济南市名泉名录现予以正式向社会公布。包括莱芜、钢城两区在内,济南全市名泉总数达950处,其中新增305处名泉。这是继2005年《济南市名泉名录》公布首批645处名泉之后,济南泉水大家族的一次正式大扩容。至此,包括莱芜区、钢城区在内,济南全市名泉总数达950处之多,堪称“千泉之城”。

新公布的济南市305处新增名泉名录中,包括历下区43泉,市中区5泉,天桥区4泉,历城区13泉,长清区31泉,章丘区40泉,莱芜区72泉,钢城区30泉,平阴县11泉,南部山区管委会56泉。

此次新增名泉有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济南泉水分布区域实现了扩大,莱芜区、钢城区境内的102处名泉闪亮登场。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济南版图因而增加了莱芜和钢城两区。两区境内山青水秀,植被丰富,泉源众多,汇入赢汶河和牟汶河两大河流。新增名泉名录中,莱芜区有名泉72处,全区有15个街镇,10个街镇有名泉,其中,位于莱芜区北部和东北部的茶业口镇、雪野镇、和庄镇最为集中,共有名泉48处。钢城区有名泉30处,所辖5个街道内均有分布,其中艾山街道的卞家泉、辛庄街道的文姜泉、汶源街道的舜泉、历泉等均为历史名泉,至今出涌旺盛,泉景颇佳。

二是济南老城区范围中(圩子壕以内)名泉数量大幅扩容,新增名泉38处,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再添佐证。这批新增名泉,多数位于泉城路街道和大明湖街道的传统民居之中,为明清-民国时期,居民为生活便利而挖掘砌筑的泉井,一般井深在2-3米,井内泉水平时距井沿约1米,夏秋季节部分泉井水位上升,居民弯腰即可汲水。普查发现,多数泉井位于院中,部分泉井因房屋改造而“变”到了屋内。如双忠祠街17号的厅泉位于南屋之中,西公界街35号的厨泉则位于厨房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新街58号老舍故居院内的无名泉井此次入选名泉名录。从1931年夏天开始,老舍与夫人胡絜青在南新街58号度过了3年时光,此泉井即老舍先生当年浇花泡茶的取水之处。经专家评议,该无名泉被命名为“舒泉”,以纪念老舍先生。

三是众多偏居一隅的泉水入列新增名泉名录,它们不仅品相不错,有的还大有来头。如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马家峪村的德泉,泉旁井屋墙体中嵌有8方历史碑刻,记载着世代祈雨及修缮泉井故事,号称“一泉八碑”(其中一方宋碑今易地保护);位于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北套村的龙涎泉,是村居民建村600年来的世代饮用水源。龙涎泉泉池呈井形,夏秋季节,泉水从井壁侧流而出,注入旁边大泉池。泉边古柳婆娑,为当地人纳凉休闲的好去处;位于南部山区管委会柳埠街道突泉村西南的水帘泉和位于西营街道后降甘村的胭脂泉,两泉均能四季出水,夏秋季节尤为旺盛。经考证,早在明崇祯《历城县志》中对它们就有记载,清代郝植恭还将二泉列入《七十二泉记》。

据了解,济南泉水数量众多,泉水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对趵突泉(时称“泺”)和华泉等名泉的记载,元代地理学家于钦赞誉称:“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金、明、清三代所诞生的“济南七十二泉”不同版本,亦是济南名泉众多的历史见证。

2005年,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的《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中所附《济南市名泉名录》中,包括新评定的济南七十二名泉在内,共列有名泉645处。2011年,济南开展《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实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泉水普查工作,系统充实、更新了以往泉水基础资料和图文信息,为全市泉水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泉水申遗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7月-2021年7月,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市泉水保护办公室)再次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新一轮泉水普查工作,协调济南市勘查测绘研究院、省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齐鲁晚报文史研究院联合组队,普查队员穿街入户、跋山涉水,对济南市域范围内泉水的地理风貌、地质成因和历史文化信息一一进行系统采录。

鉴于2019年济南市新增莱芜区、钢城区,此次泉水普查工作将两区纳入普查范围。在上述两次泉水普查的基础上,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市泉水保护办公室)邀请专家对新发现的500余处新泉进行逐一评审,最终确定305新泉为名泉,经报请济南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对全社会公布。

近年来市政府对2005年《济南市名泉名录》中的19处无名泉进行命名,同时鉴于部分泉水的原来所隶属的镇街、村居等发生了名称变化,此次还对2005年《济南市名泉名录》中的泉址加以订正,一并向社会公布。


趵突泉泉水水位创近五年来新高
实现了持续喷涌18周年


受汛期降雨影响,9月7日趵突泉水位达29.01米,比去年同期高0.76米,为近5年来同期最高水位,“趵突腾空”景观更胜,月牙泉5年来首次呈现“月牙飞瀑”。汛期趵突泉水位涨幅为2003年复涌以来同期第5位;市区四大泉群日喷涌量达23万立方米/日。趵突泉自2003年9月6日以来实现了持续喷涌18周年,创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长喷涌纪录。

近年来保持泉水喷涌,兼顾泉水利用方面主要采取众多措施。

坚持依法保泉,突出泉城特色。2017年7月新修订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明确划定了“山体、河流水系、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四条生态红线;2019年1月公布实施了《济南市泉水保护总体规划》,构建了“两区三级”的保护体系。针对不同时期保泉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了保泉应急预案,加强保泉形势的研判,统筹调配水源,严格控采地下水,实施多点生态补源,正常降雨年份保障泉水持续喷涌。

坚持多措并举,助力泉水喷涌。一是持续开展封井保泉工作。2019年全面启动城区自备井封停工作以来,共封停城区自备井210眼,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千万立方米。加大供水管网覆盖,完善南部、东部新建片区配套供水管网,逐步替代历城、高新等东部区域地下水。二是采取多点补源措施。通过水库与重要河湖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多水源联合调度,在枯水期实施多点生态补源,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三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开展了卧虎山、锦绣川水库综合整治,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及其12条重要支流河流水系综合治理,黄巢、藕池等8片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进一步发挥南部山区“补”的功能,成为泉涌的有力保障。

整合泉水资源,推进泉水综合利用。在保持泉水持续喷涌基础上,近年来趵突泉泉水实现了先观后用,中心城区建成100多处泉水直饮点,增强了以泉水为核心资源的城市水生态文明活力,让全民分享了泉水的甘甜。实施饮用优质地下水工程,提升济西长孝水源地供水能力,让更多优质地下水进入供水管网。2018年市政府提出开展泉水直饮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建设完成16个泉水直饮项目,2021年以来开工建设15个泉水直饮工程,到2021年底,济南将有十余万居民“在家喝上泉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发布“千泉之城”名泉名录 第A03版:要闻 20210909期 济南日报
官宣!莱芜版“72名泉”新鲜出炉,快看看你的家乡有哪些,文末还有福利哦~
泉水多幽意:莱芜历史上的三大名泉
【济南72名泉最全详细位置介绍】
泉城三十六景,不可错过的济南旅游胜地,你去过几个?
莱芜区钢城区普查出223处泉水 济南跃升“千泉之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