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师诀(张义敬)


 

观师诀,旧称“观师默相”。儿时一位老木工师傅告诉我,他学木工手艺,从师傅的那天起,老师就要他“观师默相”,要他随时都要想到老师的言行。这样所传的法子才会灵,手艺才做得好。当时我觉得太奇了,很有点神秘味儿。他说时正儿八经,不像随便说着玩的,我自然不敢反对,但心里实在很不以为然。


 后来,听说巫师也用“观师诀”。再后来,学拳了,也用“观师诀”。说来也简单,练拳之时,跟在老师背后,依样画葫芦,他练“单鞭”,你也“单鞭”;他练“高探马”,你也“高探马”。他怎么练,你也怎么练。先学其形式,再求其神采,模仿其味道。还要如摄影机一般,将影像全摄进大脑里。这样跟师若干年,形式、神采、拳味都了然于心,牢固地储存在大脑中。

 离开老师了,当你自己练拳之时,就要想到自己就是老师,借用一句俗话,就要“摆起老师的架子来”,将昔日摄进大脑的图像,依样演练出来。心中有老师,练拳就像老师,默想老师练拳的神态,一切规矩准绳,自会如影随形,不谋而自然合。观师诀,就是模仿与继承的关系,一点也不神秘。


有些看书本学习太极拳的人,吃亏在于书本上的图像是死的,又多是硬的,看不见运动时拳式的流变过程与神采,无师可观,观的仅是又死又硬的图像,结果误入歧途者很是不少。我就曾见过一位自称某大学讲师的,看书本自学太极拳,还自以为是地教了不少人推手,鼓着两手硬劲,将对方死死压住划平圆,连推磨也不如,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说完全不是太极拳,实际上连太极拳的门都还没有找到。我说:“这里容易找到老师,何不找一位老师,跟他从头学起呢?”他不以为然地说:“我都是大学老师了!”这回答不禁使我倒抽了一口冷气,这就应了“从之患在为人师”的古话。他就是还没有懂得拳味和“观师决”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义尚的《观师诀》
【初学者必看】教你如何自学太极拳
三十来年学拳路14
如何自学太极拳套路
谈讨一下拳架的问题
太极拳要喂劲,形意重在勤,那八卦掌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