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要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

护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护士分层级管理是一种新式的、符合现阶段护理需求的管理模式,能够 将各个层级护理人员的能力全面发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其高质量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当前医疗发展迅速,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探索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率的重要方式。

作者:于凤梅  编辑:医管通

01

方式

①    构建层级管理组织,制定分层级管理标准、管理细则。由职称较高、组织能力强、护理管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进行,组织所有参与研究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期 间的管理细则、工作细则,同时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分 层级培训,每一个入组护士均通过培训考核之后才能正 式展开护理工作。

②    层级设置。分层级管理模式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优先”为分级原则,对不同科室不同职称、不同年限、不同学历、不同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合理 设置,组成阶梯式护理工作队伍,确立每一个护士的管辖区域、工作任务、责任界限,按照护士的个人能力分层级上岗,并设立各个层级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各个层级护理工作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③    层级分工。不同层级的护士明确进行护理分工, 针对各个科室、各类疾病的特点、风险事件、危险要素, 全面分析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计划。特殊科室、特殊疾病的患者,每一个护理人员的责任和工作都要落实到位,做好对患者、家属等各 方面的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减少误操作,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和谐医患关系。

④    层级培训、考核。针对各个层级的护理工作状况, 针对缺陷部分和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体系,对每一个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理论知识、疾病知识、护理技能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02

分层级管理的优势

1. 护士分层级管理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 可根据护士的能力、职称、年限、资质、经验进行合理分 工,各班护士均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够有效完成各自 的工作任务,能够无缝隙、延续性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岗位设置更合理,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工作任务的安排与护士自身的经验、技能、操作相匹配,每一个护士都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行。虽然护士在工作经验、学历方面存在 差异,但都能够各司其职,在培训中不断完善自身,提升个人工作质量。

2. 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

提升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开展的核心目标,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够让每一个护士各司其职,认真完成每一项 工作任务,认真分析自身管辖区域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无缝隙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此基础上,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都相对提升,在工作中都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护理工作也处理的更细致、更到位,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同时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所有的护理人员向更高、更长远的护理目标发展。

3. 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分层级管理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优化护理人力资源, 合理、科学地调整工作量、分配工作任务,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护理人员能针对护理中存在问题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气在护理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监督,团 队意识强烈,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在认真工作,履行护理责任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耐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各项护理工作。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整体素质都在不断提升,愿意积极主动地展开护理工作,对患者认真负责,自身也不断完善和提升。

素材来源:卫生经营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层级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技能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12.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