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毋忘我,浓浓乡愁的老广州(叁)!

 悠悠故园情,亲亲游子心。当晨光曦微,那一抹金黄色的朝阳照射在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这座具有中国传统与欧陆风情糅合风格的古老城市,便流露出她勃勃生机。她是离开这里的游子永远的记怀,她是生活于此住民乐享的幸福。那些与历史画面擦肩的建筑,那些包裹着记忆的楼舍,是一个个容器,装载着我们城市沉淀下来,知与未知的故事,这就是,这才是广州的文化之根。

 是的,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正视与珍视的,并由时光留下的烙印,她们隐藏在广州老城的大街小巷……2020年夏日,让我们继续走近老广州,品味满载浓浓真情与历史感的故园故土,看看非科幻的,而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真实景色
 

清晨暖柔的光线轻抚“永安堂”

这老广州的“高楼”

虎标万金油的工场

昔日的金水长堤沐浴暖阳

你可曾想过一扇扇窗户背后

百年来的故事?

五仙门中原行“平凡”的骑楼

却拥有不平凡的历史

坐上早班渡轮 向东方凝望

任阳光照在你的脸庞

又或者登云山一楼

看城市一隅青绿

你还记得“肥仔个头,大过五层楼”?

这座老广州的地标

如一位岁月老者看尽广州变迁

也看尽人间百态

登楼凭栏远望 沧海变桑田

昔日远眺的珠江已被广厦遮挡

“青红”相接

树影婆娑好一般美态

广州的城徽五羊雕塑矗立

展现“母爱”与“友爱”的永恒的主题

极具人文情怀的 朱光 老市长

《广州好》写尽广州好

五仙观内禁钟楼

仙藤挂巨钟的传说你听过吗?

古海岸之水已远退

独剩坡山古渡记怀往事

登百粤名山古庙宇

聆听安期生、越冈院的故事

那充满“仙气”小精灵

恬静而安详

百步梯 古道

仿如红绿点映的时光隧道

观音山遗存的记忆

也是传说中仙人出没的地方

鲜花妆点着

晨早蓝天下的中山纪念堂

红棉是纪念堂最好装饰

那英雄之气魄

红蓝颜色相映衬

如画如诗也如云

这所顶着盛放木棉的山中学府

日光下灿烂夺目

越过那一束鲜红与清丽

仰望天际 又或徐步至江边

五仙门电厂如云的黑烟已“云散烟消”

古旧的西式建筑

定位着“五仙门”的历史

日渐东升 飞虹如彩

永安堂静默而立

广州最早的跨江桥梁

朝阳映照着旧人的字颜

白鹅潭边 黑白天鹅 相望

背后将会是崛起的“新城”

百年繁华的城外“大新”

在东方的朝阳照耀下

看尽几多历史轮回

天台游乐场的塔楼边

日月星相照 

广州仅存的古老学宫

被阳光点缀

古学宫旁是少年养分的“圣殿”

遨游知识的海洋

永汉路(今北京路)骑楼

蓝天碧影看前尘

城市传统中轴(今起义路)的骑楼

段段是历史见证者

段段见证着历史

第十甫窄窄的一条街

却是无数游子永远想念的地方

食在广州 传承历史的老字号

几多广州游子难忘的味道

珠玑路早晨

老房子外绿树又发新枝

和息里老屋隐藏着数十年来

家族的悲欢离合

曾经有七株榕树的古街巷

羊城地道文化的点滴

童年时文化公园游乐场门口

那售票处,那验票栏杆

那回不去的年代

西关满洲窗里凝聚着

百年数代人的往事

沙面“法国警署” 叶落纷飞

一份无尽的意味

闻着西关横街窄巷里独有的味道

晃眼间数十年

随趟栊变成铁门而飘过

河南龙凤街将军庙前

“小黄”已是过客 我们又何曾不是?

鹤鸣古巷听鹤鸣

只是这座神秘而荒废的大宅

你可曾了解它前世今生?

老榕树下 麻石街上

拄着拐杖 拿着大葵扇的老人

老街人情味的风景线


昔日世界富翁的漱珠涌道

如今已成热闹的街巷杂市

这里人、风情

或许是最原生态的老广州

那亲切的广州话音

让你知道这里是广州

趟栊门前的小花

你又知道,昔日这里的辉煌往事

老街上世代居住的街坊街里

相见欢 相见好

或许他们童年已经在这麻石街上玩了

青砖古瓦趟栊门

麻石街里传承手艺

广九火车铁路边的老社区

罕见的东山红砖屋趟栊门

古老番山的街巷

或许这红沙岩石

指引我们寻找任嚣古城遗迹

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的红楼教室

那一盆的清丽几美啊!

红楼里的中旋窗

青红相交充满意境

富有异国特色风情的建筑

老广州中西文化交流地包容的见证

仍为人们服务的古老石桥

古人智慧的结晶

行故楼 开一扇窗

品那将阳光变成意念的彩色玻璃

始建于唐代的光塔

旧时广州“海上”灯塔

如今深藏巷陌

琶洲古塔记鳌鱼

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吗?

红沙岩石上赤岗古塔

阳光正美

六榕古塔历经多少次日出日落

流转着光阴

未有羊城 先有光孝

大隐于市的古寺庙

海不扬波说波罗

这是中西文化交聚点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圣心大教堂

见证着百年历史

漱珠岗上纯阳古观

是雅是幽更是道

童年时攀爬古石远望鹤洞桥

今重游漱石 故人不在

我的童年也“不在”了

海幢寺明代种下的鹰爪兰

绿叶婆娑 清香渗心

马涌河边十香园

岭南画派艺术地

相传住过粤剧名伶的同福骑楼

寻觅你的故事

古旧的老教堂

那份历史雕琢光阴斑驳的古窗

阳光绿韵下西村厂房办公楼

也是浓浓的民国风片区

西村失落的华美大宅

背后定有“日影流长”的沧桑往事

今夏再来华宅又再倒塌

文化遗产就这样置之不理?

华业里的民国宅邸

有着与东山红楼一样的气派

曾几何时的海珠广场

“鲜花稻穗献人民”

2020年新的“海珠丹心”

旧交易会苏式建筑

今天再成为“地标”

广州先施百货仅有的遗存

如今通往百年天台游乐场道路

渡轮是老广州的记忆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浮沉的感觉

昔日朴素的人民桥

天水间连接大地的裂缝

老巷、老街

老饼铺、老味道

或许这就是游子牵挂的乡愁

老屋里幽禁着

已经失传的故事

同福东带有趟栊门的民国建筑

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河南堑口老街的“阿花”

你发现有几多只?

旧“士多”源自“Store”

玻璃樽美津、亚洲是童年最爱

大新路百年骑楼

无论晴天落雨守护着一代代广州人

曾经的从桂路凉茶铺

1毫一碗的罗汉果茶让人回味

只是 不知不觉间

有些回忆已经找寻不到了

越秀玛瑙巷优雅古朴

大量如此美旧的景色散落在我们身边

番山古地上的儒良书院门楼

今日已旧迹无寻

幸运的豫章书院经过悉心修复

成为长堤真光中学的图书馆

延续百年书香

西门口旧当铺

静静屹立 轻诉上一个时代的往事

麻石与红砂岩相叠的“西门口”瓮城

广州古城的力证

横沙书坊街古书院青砖古瓦

只是书声已成时空的陈响

老屋里精致门把手古旧的裂纹

故人留给我们珍贵的记忆留痕

老街里青石板路

渐行渐远的忆记

趟栊门里的小精灵

我们的最爱

远去的游子归来

记怀的便是一块尘封的门牌

老木柜门的“把手”

先辈多少次触摸

闭眼托于手心 故人与我们同在

大榕遮阴骑楼街

岭南名城的一道亮丽美景

同福堑口旧地

旧貌已难寻

午后一场亚热带夏日的“过云雨”

龙津路骑楼内行人徐步而行

连跟在主人身后的小狗都感受到骑楼的好

越秀下街星月铁窗花的老屋

飘着老房子特有木的味道

多少次入镜老广州照片的波楼

清水红砖 螺纹柱饰

绿树掩映下意境悠长

水师提督李准的东园门楼

深藏越秀南

高处方能看清中山文献馆

“回”型建筑与塔形顶

午间骤雨后的人民公园

音乐亭前阳光舞步

东山故园鲜花点缀

午间蝉鸣 蛋花飘香

这条时光流转的小路

江岭上的大宅

民国时期的办事机构

培正烟墩岗上的慎园

东山旧洋房的代表作

紫花飞舞 韶华烂漫

独缺伊人凭栏

可叹落花远去 此景不再

葵树是东山洋房的初种树

此景的葵树也已无影踪

所幸东山名园逵园

景色依旧 勃发新风

广州醉美的大斜坡

培正路当之无愧

我走过 妳走过

从长洲岛坐上一条小渔船

江风拂面 呼吸着江水的味道

孙中山纪念像

长洲岛上凝望着珠江

恩宁路人去楼空的故楼

那投射蓝天日子的窗户

红棉花开之时

看越王山色美

东华西路“三角市”

夕阳斜照  骑楼下点点灯光

邓宗祠依着挪移的阳光

青砖墙边有你我远远的记忆

老屋木茶几上古旧的瓷垫

诉说如尘而过的日子

白云路边如船的故楼

很想寻觅你的故事

麻石老街踏着夕阳归家

人间最美的幸福

趟栊外已经进化的“矮脚门”

民国古宅的与时俱进

水磨石的阶梯楼梯转角

可曾遇到那旗袍女子的美丽

“水落石出”的三浪灯礁石

珠江退潮时露出的历史之容

晴暖的“日头”落在爱群

午后明媚好阳光

日出日落沙面百年

几多故事 几多沧桑

广州老字号林立的浆栏路

在凌乱中求存的老建筑

那百年老商号招牌里

或许凝聚着那一代人的悲欢离合

西濠涌上太平桥

又有几多人记得太平城门的往事

落在纪念堂西侧窗户上的光线

数十年来循环不断

平安夜来临的石室教堂

阳光夕照说古今

西堤是看广州落日最好的地方

欣赏北岸的“老外滩”沐浴江风

江畔一抹金黄

是广州醉美的颜色

站在人民桥上望鹅潭落日

静静凝视船“划破浪涛”

依江畔 美景入画

笔笔划划记前尘

纪念碑前的流金夕阳“毋望此日”

也无望多少次我们在此并肩而行

红日归去 清风晚转凉

老广州的夜也悄悄拉开序幕

踏着晚霞归去 华灯初上

遥想我们漫步江边的日子

万福路里的弧形骑楼岁月

光影里的故事

已渐渐消失的芳村花田

那不夜天的灯影

那年营业中的云香楼

冰花炸蛋散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东山新河浦春园之夜

宁静而清幽

圣诞前夜的石室

真实的光彩

曾几何时的恩宁夜

可以“横行”其上

越过双桥 南堤一片“火红”

“红影楼墙”或许是未来老广的忆记

广州老地标纪念堂

这里的夜色也是值得细细品味

夜幕下

青瓦金光耀念堂

夜晚闭馆后的大元帅府

灯影寂静

流光溢彩的西堤夜色

广州外滩永远的梦幻

站老广州的“摩天大楼”前

看到的是古往今来几多前人的足迹

光影回旋的大钟楼

盼某天除夕夜听它飘远的钟声

 你还记得吗?你还记得吗!这些都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传家宝”,这些都是我们经历过记忆的地方,这些更是远方游子多少次梦回故土惦记的乡愁,值得爱惜与守护。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广州在发展, 变化也许是时代的主题, 但广州也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下与地上保留着时光恩赐的沉淀,敬畏他、呵护她,保护每一座可以触摸历史的建筑遗产,传承我们古老的粤语,是我们一代代人应该做的事情。不知昨天,对历史文化缺少敬畏,何以有明天? 破坏、伤害、无视这里文脉的人,让真品不得后传,历史也会永远记下它的名字,“每种因果是有天修”。

 当由爸爸妈妈牵着我们的手,到我们牵着子女儿孙的手,行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海皮山岭,看到的是能勾起回忆与乡愁的景色,呼吸到是文脉的气息…… 正如奥地利诗人R.M.里尔克所说:『在先辈的眼中,一座房子、一口井、一个熟悉的塔尖,甚至一件衣服和长袍都是蓄含人性的容器。』 乡愁就埋藏在老城老家的一房一石,一砖一瓦之中。我们在守护城市的文脉,守护乡愁,也在守护可贵的人情味

 当你看那新城耀眼的灯光之时,毋忘我,回头看看沉淀深厚的老广州吧!

乡愁

是离开这里永远挂念的人与物

是居住这里永远思念的情与景

那曾经等待的人

那曾经行走的街道

那曾经诉说的乡音

看那熟悉的景色,便想起了你

一切让我们感动与温暖的记忆。

留住乡愁

留住我们对这座城市的

 毋忘我,浓浓乡愁的老广州! 

 毋忘我,浓浓乡愁的老广州(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毋忘我,浓浓乡愁的老广州(贰)!
落雨大,水浸街:还记得逆水而行的自己与那双水鞋吗?
广州北郊的骑楼老街
广州恩宁路在啜泣
小石码这回要出名,看香港卫视记者如何走老街......
广州的麻石街,还有多少人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