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为什么活着?生命有意义吗?

迷人的星空,总是让人陷入沉思

200万年前,当第一只古猿抬头仰望星空时,或许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无垠的宇宙中,“我”为什么要出现?“我”的出现,对这个宇宙来说,有什么意义吗?“我”从哪来,要到哪去,一个人的存在,与无限的时空相比,不过是转瞬即逝,一切都只在须臾之间。

如果你去问身边的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方可能给不出答案,甚至对这个问题本身不屑一顾。而且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更不会主动思考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一定要他们回答,得到的答案也无非是一些老生常谈。为了赚钱,为了房子,为了车,为了享受生活,为了兴趣爱好,等等不一而足。

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答案,如果生命的意义可以如此简单地描述出来,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对人生迷茫?

正如本文开头说过的,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从人类诞生那天就出现了。

我思,故我在吧。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纪大的长辈,经常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当一切顺遂,生活和工作没有遇到阻碍和困难时,人们是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但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痛苦,或早或晚都会提出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显得十分重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想清楚了生命的意义,你的人生就会更有信念感,就不会再轻易地被失败所打倒,意志也会更加坚定。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多年,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很难集中全部精力把自己投身于世俗的生活当中,这种跟现实若即若离的感觉是非常折磨人的。

所以,我到处搜寻答案,问过很多人,看过很多文字,但都没有找到答案。

直到我遇到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著有《自卑与超越》(又译《超越自卑》)、《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阿德勒著名的心理学大作《自卑与超越》,看了第一章,就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本书英文书名是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直译就是生命的意义。只看了不到十页,那些纠缠了我十几年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书中说,每个人都有三种局限性,这些局限构成了人所处的现实环境,同时也制造了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着我们每个人,迫使我们随时做出回应,而这些回应也就构成了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看法。

第一个局限,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小小寰球,不可能再有别的去处。每个人都只能尽可能地利用它所提供的资源,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身心,以确保自己和人类的未来。鉴于此,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对这种生存状况作出的回应。

第二个局限,没有人能孤立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如果只想一个人生活,那么他既无法延续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延续人类的生命。

第三个局限,人类的构成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和整体都无法忽略这个事实,所谓爱情与婚姻的难题正是来自于这种设定。

由于以上的三种局限,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三个主要问题:事业、社会与性。一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应,都能反映他对生活意义的深层次理解。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人的感情生活不顺利,对自己的事业也无能为力,朋友也很少,而且跟同龄人相处时会感到痛苦,那么就可以断言,他一定会认为“活着”是一件很难也很痛苦的事,这个人经受了太多的挫折,却很少能解决。这样的经历会让他认为,生活的意义就是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为了这个目的,他就会尽可能地避免与人接触。

而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感情生活和谐美好,工作也很顺利,朋友也很多,人脉也广。那么可以断言,这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一定是这样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存在很多的机会与可能性,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那么他对生活意义的定义就会是:生活的意义来自于人与人的交往,是作为群体的一员,对人类共同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此我们看出两种不同的人对生活意义的不同定义。

作者认为,第二种生活的意义是正确的,因为意义产生于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本能地想要突出自己的重要性,但人的重要性来自于一个人对他人产的价值,只属于一个人的意义等于无意义。

真正“生活的意义”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能得到群体共同认可,是能被分享出去的。

也就是一个人生活的意义,体现在自己对他人做出的奉献中,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互助上。

这些是我看了《超越自卑》这本书后的感想,当然,由于是我个人的分析,免不了会有错漏甚至偏颇。但书中作者的分析堪称精彩,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尽管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但读起来完全没有晦涩的感觉,只要有时间,完全能一口气读完。

其实很多书都是这样,读之前你以为自己的问题独一无二,没人能理解,但看了相关的书籍后,你才会发现,原来你的疑问,几十年前,几百年前就有人提出了,甚至有人解决了。这时候,那种偶遇知音的感觉,那种茅塞顿开的畅快,可能就是读书的真正意义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卑与超越|人生三大使命
价值百万的心理学终极解答: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与沉默的宇宙
2020元旦随笔:奋斗永不停息,生命才有意义
UC头条: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生死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