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漏了此人,从此埋下了祸根,最终被“杀死篡位”

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这样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句话最常出现在皇帝称帝后,对功勋大臣们的赶尽杀绝,没有更狠,只有最狠。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被石守信、高怀德等北宋禁军将领留下来喝酒。当众将领酒兴正浓时,赵匡胤屏退女才之后,对大家说道,“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我到了这个位置,不是大家出力是实现不了的。为夜夜念及你们的功勋,但是做皇帝实在是太难了,还不如当初做节度使时快乐。如今在这个位置,我夜夜难以入眠啊。”皇帝竟然睡不着觉,石守信等人自然很关注,“何故?”

在大家的追问下,赵匡胤装作无辜的样子,“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听了赵匡胤这句话后,大家害怕不已,于是“臣等愚不及此,唯陛下哀怜,指示可生之路。”第二天,参加宴会的禁军将领们,“皆称疾,请解兵权。”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杯酒释兵权”故事。

赵匡胤收回兵权之后,将禁军的指挥权交由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来指挥,即“三衙统领”。然而看起来天衣无缝的布置,却忽视的一个人,谁呢?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暴毙,终年50岁。关于赵匡胤的死因,正史里没有记载,而《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有简单的记载,“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这是非常蹊跷的一件事,赵匡胤死的不清不白,这让赵光义有篡位的嫌疑。据野史《续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匡胤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他死亡的当晚赵光义留宿在宫中,以方便次日的篡位。另外,赵光义即位后,对嫂子宋氏一再打压,甚至宋氏在宫中孤独死去后,他还不允许朝廷大臣为其服丧,这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篡位嫌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唯独漏掉一人,15年后养虎为患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没有引起将领们的兵变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放过了开国功臣,为何却杀死了救命恩人?
赵匡胤——好酒的男人,两场酒局改变历史
(86)宋朝军力孱弱,罪不在赵匡胤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算漏一个人,从此埋下祸根,15年后被杀死夺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