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模拟电路&模拟IC设计大全录(29篇精品文章,建议收藏)

1. 模拟数字产品开发流程

摘要:1. 首先根据客户或是市场需求 先定义出产品规格 2. 如果是pin to pin compatible类型产品那麽IC脚位,封装,功能,规格,都固定了如果可以自己定义整个产品(整个电子系统)那最好了这样可以效能或是成本最佳化. 3. 开发新产品 (不是pin to pin compatible 而是以自由规划 PCB 以及各PCB板元件(BOM list)) 首先就是收集这个产品相关的前几名公司的 data sheet, application note(非常非常重要 在各国际大公司网站上像是 Analog Devices,TI,Cirrus Logic 等公司就写的很好 必然要看 有很多宝贵的技术资料) 或是相关书籍,国际论文(好的才看 JSSC or ISSCC 很多等级比较差的论文都在胡扯 千万记住 要有判断力),全球前几名公司相关产品公司的专利这些都必须要仔细研读思考 

点击阅读原文

2. 好的模拟IC工程师应该具有的素养

摘要:0. 谦虚为怀/不自满骄傲/低调/少说多做/认真负责 待人处世态度 才是职场最重要的原则 而不是技术 1. 必须了解负回授系统之稳定性与如何相位补偿,各种电路负回授补偿方式 2. 必须会手算设计OP (noise, bandwidth, negative feedback etc.) 手算电路分析 3. 必须学会IC fully custom layout technique (from PCB level system design combine with chip level floor plan) 

点击阅读原文

3. 模拟IC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

摘要: 模拟电路设计在我看来是微电子领域一个集基础理论知识和创造性于一身的绝学。就像一盘棋,别人给你准备好了棋子,如何摆出如何摆出千变万化的阵势完全在于你的功力和才能如今的模电设计已经处在这样的层面,完备的仿真计算工具将设计者从繁琐的数据运算中解放出来。只要你有足够的理论基底和创造性,配以对信号处理的理解和公式推算的驾驭能力,一个个完美的设计方案就会应运而生。

点击阅读原文

4. 极点零点之我见

摘要:讨论 线性 时不变 的系统, 我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 1 从另外的角度认识 极点零点,而不是局限于RC乘积,-3dB带宽,45度相移,或者前馈产生零点,诸如此类 2 了解一点状态空间的知识对于这种认识会有些帮助,这部分内容一般在 信号与系统 类教材的 最后几章,会涉及到一些矩阵运算。

点击阅读原文

5. 六本经典模拟IC书籍精彩评论及总结

摘要: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点击阅读原文

6. 模拟设计的100条圣经

摘要:1.电阻跟电容都有寄生电感,贴片封装的大概0.4nH,插件的大概4nH. 2.如果你不想通过在高带宽晶体管三个引脚中的至少两个引脚放置损耗元件的方法消除振荡.铁氧体磁珠会起到很好的作用.3.对一个电路采用直流测试并且不起作用时,应该怀疑有元件在振荡.

点击阅读原文

7. 模拟电路学习入门的建议

摘要:"模拟电路学习入门" "如何才算学好模电,数电"一帖引来大家的关注。这里把各位DX的意见整理了一下,便于大家参考。真正掌握一门技术不容易,大家从不同的侧面和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对从事这行业的工程师会有点启迪。 找些實用線路集錦或電子製作書看看,有感興趣的就找找理論資料,然後動手練練,很快就是門內漢(or女)了!

点击阅读原文

8. 模拟IC流片经验分享

摘要:模拟IC设计,在国内兴起的比较晚,目前成熟的很少,大家所作的芯片基本都是在仿TI、Maxim、LT等国际大厂的产品,做到Pin to Pin,Specification也是基本相同,一句话,就是替换原则。由于国内IC设计公司基本没有自己的工艺厂,用的比较多的就是tsmc,chartered,还有比较便宜的csmc,所以在抄美国和台湾的芯片的时候大部分是只能抄个形似,而无法抄到神似的地步,因为一些特殊的电路,需要特殊的器件结构和掺杂浓度,而改变这一条件对与小的公司来说,价格不菲,风险较大。所以我针对目前国内较普遍的模拟IC设计现状,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经验,不当之处还请大侠斧正。

点击阅读原文

9. 模拟IC年薪几十万师兄的模电学习经历

摘要:我是从艾伦的开始,可以说艾伦的书是模拟CMOS IC 设计的最基本的书,它完全是从集成电路的角度,而且和工艺结合的很紧,好像和分立的电路完全分开,我觉得艾伦的书最经典的分析在于大信号的分析,让你了解集成电路的设计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对实际电路的具体分析,此书更好的是书中的电路直接来自工程实践的,从设计的角度谈的很多,很好。特别是5,6,7。 但是如果基础不够,那刚开始时有难度!

点击阅读原文

10. 想成为一名模拟ic设计师在本科期间应该做哪些准备?

摘要:问:对于一名本科生,通信专业,对模拟电路和集成电路很感兴趣,想成为一名模拟ic设计工程师,不打算考研,想从现在开始准备,尽量提高自身竞争力。想知道需要学好什么,考什么证书??请看一下网友的观点:

点击阅读原文

11.模拟电路设计的九重进阶

摘要:一段:你刚开始进入这行,对Pmos/nmos/bjt什么的只不过有个大概的了解,各种器件的特性你也不太清楚,具体设计成什么样的电路你也没什么主意,你的电路图主要看国内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按照教科书上现成的电路,你总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你做的电路主要是小规模的模块,做点差分运放,或者带隙基准的仿真什么的你就计算着发文章,生怕到时候论文凑不够。总的来说,基本上看见运放还是发憷。你觉得spice是一个非常难以使用而且古怪的东西。二段:你开始知道什么叫电路设计,天天捧着本教科书在草稿纸上狂算一气。

点击阅读原文

12.AnalogIC难在哪里,结构?参数?版图?系统?

摘要:Analog IC 难在哪里,结构?参数?版图?系统? 比如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结构就那么几种,宽长比和偏置电流的选取照着艾伦的书,按部就班算都能调个八九不离十,版图注意的地方也就那么多,为什么有人做出来的性能巨牛逼,有人做出来的普普通通?要做好模拟IC,或者说一个小小的运放吧,最关键的是什么???还有模拟IC需要经验,这个经验到底是什么?是流片经验?是调电路的经验?还是看书思考后积累的心得体会?最重要的是什么?what?why?how? 请看一下论坛网友的回答:

点击阅读原文

13.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第二讲:传输函数,零极点的形成及时域响应

摘要:UCLA以电路方向的研究和教学闻名于世界,Behzad Razavi教授和Asad Abidi教授更是世界闻名的电路大师。UCLA的研究生课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EE215A)正是由Razavi和Abidi两位大师轮流授课。我有幸在UCLA上过两位大师的课,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课程的精华部分。两位大师上课的内容略有不同互为补充,所以我们的系列文章中部分笔记内容来自Razavi部分笔记内容来自Abidi。Razavi的EE215A讲义可以在他的 。Abidi的EE215A笔记由卓伟汉整理。讲义的版权归两位教授所有。这是本课程的第二讲。

点击阅读原文

14.我还要不要继续学习模拟设计--一个跨行硕士的疑问

摘要:先自我简单介绍一下吧。北京211本科,中科院硕士。我原来专业是基础材料研究,所谓的半导体纳米材料(不想吐槽了,做学术还可以),完全找不到对口工作。做半导体测试工作2年了,只是单个器件那种wafer,真的太单调了,一点搞头都没有。去年就在考虑学点东西换个技术设计类工作。但是往什么方向转呢,软件?PCB?半导体器件?还是IC?期间还差点想去报个嵌入式培训(上手快)。最后还是决定往IC方向搞,毕竟稍微知道点概念,本人对半导体这些东西还比较感兴趣。当然也了解到IC方向也是很窄的,经过各种招聘网站考察,发现还是有那么些个职位招聘的,比起我原来的方向还是好多了。

点击阅读原文

15.如何学习模拟IC设计

摘要:众所周知,模拟电路难学,以最普遍的晶体管来说,我们分析它的时候必须首先分析直流偏置,其次在分析交流输出电压。可以说,确定工作点就是一项相当麻烦的工作(实际中来说),晶体管的参数多、参数的离散性也较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模拟电路构建了电子行业的基础,至今为止,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平。但如果我们观察各种电子电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电子技术都离不开放大技术。即使是数字芯片内部,其基本单元都是互补型源极接地放大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性时不我待。

点击阅读原文

16.模拟大牛谈模拟工程师身价及发展方向

摘要:说,技术的进展将会让模拟工程师不断被淘汰;但也有人说,优秀且经验丰富的模拟工程师永远都会被需要,而且现在有供不应求的现象。在产业界花了几年的时间鼓励理工科系学生锁定软体与数字电子技术后,却有人说「报应」马上要来了──据了解,许多模拟混合讯号设计职缺长期悬置,有些资深工程师甚至没办法退休,因为找不到接班人。这在某一方面或许要怪这些年模拟转数字化风潮,造就了这一代工程师只会说程式语言、对电路结构却不熟练;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系统单晶片(SoC)的问世,IC设计业者很容易就能取得各种功能IP,再加上IC设计工具软体发达,市场对模拟工程师的需求本来就不高。

点击阅读原文

17.模拟电路应知应会200问

摘要:1、半导体材料制作电子器件与传统的真空电子器件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频率特性好、体积小、功耗小,便于电路的集成化产品的袖珍化,此外在坚固抗震可靠等方面也特别突出;但是在失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不及真空器件。 2、什么是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 答:纯净的半导体就是本征半导体,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一般都是中价元素。在本征半导体中按极小的比例掺入高一价或低一价的杂质元素之后便获得杂质半导体。 3、空穴是一种载流子吗?空穴导电时电子运动吗? 答:不是,但是在它的运动中可以将其等效为载流子。空穴导电时等电量的电子会沿其反方向运动。

点击阅读原文

18.模拟后仿真的几种做法以及优缺点

摘要:后仿真要是从方法上分类,我觉得大概有三种,一种是gui,一种是网表,一种是反标注。 gui的就是用calibre产生calibre view,然后仿真的时候自动从calibre view中生成网表。这种我没用过,看别人用过。好处是方便,与原来的流程整合度很高。不过要是想做些debug的事情就很麻烦。 网表就是直接产生相应的网表,然后在前仿真的网表里替换。这种方法比较土,工作量也大,根据不同的提取工具和仿真工具,需要修改一些东西。我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做提取时用的是cdl,做仿真时用的是spectre view,然后如果pdk做的不好,这两种view总会多多少少有些差异,导致产生的网表需要修改。

点击阅读原文

19.关于模拟地与数字地很意思的解释

摘要:其实本质是对的,就是数字地,模拟地都是地,并不是他们俩头上长角,十分的怪异,要明白为什么要分开,先听我说一个故事:我们公司所在的商务楼共有3楼,2楼是搞模拟的,3楼是做数字的,整幢楼只有一部电梯,平时人少的时候还好办,上2楼,上3楼互不影像,但每天早上上下班的时候就不得了了,人多得很,搞数字的要上3楼,总是被2楼的模拟影响,2楼模拟的人要下楼,总是要等电梯上了3楼,再下来,互相影响很是麻烦,商务楼的物业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2个方案,第1个(笑死人了)电梯扩大,可以装更多的人,电梯大了是好,但公司会招人,人又多了,再换电梯,再招人...永远死循环,有一个办法到挺好,大家索性不要电梯,直接往下跳,不管2楼的,3楼的,肯定解决问题,但肯定会出问题(第1个被枪毙掉了)

点击阅读原文

20.干货! 深入浅出射频模拟电路设计经典讲义

摘要:射频电路不同于其他电路,这是由于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下,电路工作中的一些现象难于理解,分布参数在影响着这些电路。分布参数—分布电容与引线电感,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分布电容存在于二个导体之间、导体与元器件之间、导体与地之间或者元件之间。引线电感,顾名思义是一种元件间连接导线的电感,有时,也称之为内部构成电感。这些分布参数的影响在直流和低频时是不严重的。但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在VHF和UHF频段,分布参数会影响接收机前端调谐电路。因此,在这种调谐电路中,需要可调整的电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 芯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集成电路设计代表企业有哪些?
什么是模拟IC设计
IC工程师必读书籍精选
半导体模拟开关电路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换算
【经验】基于非隔离式电源IC LNK306P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