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域研究】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7)


全文概览:

区域概况: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东部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个国家一级重点经济带所形成的“T型”生产力布局的结合处。全省辖13个地级市,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12%。江苏省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实力雄厚,区域创新能力较强。

经济实力:江苏省经济实力雄厚,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国各省(区、市)前列,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2016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高于全国GDP增速1.1个百分点;规模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

从下辖各市的经济情况看,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经济总量南北差异较大,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对全省经济总量贡献度大,其中苏州市、南京市和无锡市经济规模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54万亿元、1.05万亿元和0.92万亿元,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近半。经济体量较小的地级市则集中分布于苏北地区,其中淮安、连云港、宿迁3市经济体量相对较小,2016年GDP分别为3048.00亿元、2376.48亿元和2351.12亿元。从增速看,2016年江苏省各市经济增速较上年总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放缓,但仍处于7.5%~9.5%区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北快南稳”的格局,具有后发优势的苏北地区经济增速整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地区在融合发展的路径下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肩负着转型升级重任的苏南地区,则在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下继续提质增效。

财政实力: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及相对优化的产业结构,江苏省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增长,财政实力居全国前列。2016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121.23亿元,同口径增长5.0%,规模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受“营改增”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江苏省财政收入质量较好,当年税收占比达80.43%;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81.36%,财政自给能力相对较强。江苏省资源、人口集聚效应较强,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6047.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96%。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总体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苏南地区财政实力较强,苏北地区财力相对偏弱。2016年苏州市和南京市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千亿元,显著领先于其他地级市,分别为1730.04亿元和1142.60亿元。主要受“营改增”因素影响,2016年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总体呈放缓态势,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苏南地区整体表现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12.02%、10.85%和5.42%,显著优于其他地级市;出现负增长的有徐州、镇江、南通、淮安、盐城和连云港6市,降幅分别为2.75%、3.25%、5.67%、9.93%、13.05%和27.52%,除镇江和南通外,其他地市均位于苏北地区。江苏省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2016年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差异,除苏州、南京、盐城、宿迁和无锡5市为正增长外,其他地级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政府性基金收入受政策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影响变动较大,不利于地方财力的稳定性。

债务状况:江苏省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目前债务规模居于全国首位。近年来得益于严格的管控措施,江苏省政府债务规模整体保持平稳,地方政府债务率尚处于适中水平。截至2016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为10915.35亿元,较上年末小幅提升3.40%,政府债务率为62.90%。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江苏省地方财力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尚可,但作为发达地区,江苏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地方政府及下属城投企业债务中开发性债务占比相对较大,城投企业融资规模亦较大,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6年末江苏省内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3.79万亿元,是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67倍。

从公开资料获取的地级市债务数据看,2016年末南京市政府债务余额大幅领先于其他地级市,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2277.87亿元,徐州市政府债务规模最小。各地级市城投债分布两极分化较明显,主要集中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省内大多数地级市城投企业债务负担相对较大,各地级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对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2倍以上,其中镇江市、连云港市、常州市、南京市、泰州市比重偏高。


文章正文:

一、江苏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 江苏省经济发展概况

江苏省地处被视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实力雄厚,区域创新能力较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2016年全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仅次于广东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江苏省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地处被视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东部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个国家一级重点经济带所形成的“T型”生产力布局的结合处。全省辖13个地级市,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12%,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基于显著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江苏省经济实力雄厚,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国各省(区、市)前列,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16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全省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经济增速虽较2015年下降0.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GDP增速1.1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开始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形成传统支柱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的产业结构。2016年,江苏省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78.5亿元,同比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3.82万亿元,同比增长9.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15年的5.7:45.7:48.6调整为5.4:44.5:50.1,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1.5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较强,是我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的发源地。20世纪80年代初,以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凭借毗邻上海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和市场,形成了以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实现了苏南地区十多年的高速发展。90年代后期,苏南乡镇企业开始进行民营化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新苏南模式”,并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以及逐步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

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江苏省经济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了以冶金、石化、机械、汽车、纺织及电子信息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的产业结构。工业方面,2016年江苏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虽较2015年下降0.6个百分点,但仍领先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保持较高增速,分别为13.1%、12.3%、8.4%和9.4%。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亦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8.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5%;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2%,经济活力继续增强。

服务业方面,江苏省大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全省服务业总量持续增长,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6%,服务业增加值实现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从服务业结构上看,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增幅在各行业大类中领先,2016年增幅分别为13.8%和14.8%。江苏省金融产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截至2016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从分行业营业收入看,保险业、商务服务业、软件业、科技服务业、航空运输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均呈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其中保险业持续体现领先增长势头,增速达37.7%,商务服务业增长23.0%。此外,受益于政策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等因素影响,江苏省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升温明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增幅达46.4%。

江苏省经济内生动力较强,投资和消费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合计数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在93%以上。同时,三大经济需求结构日趋优化,2012年以来消费对江苏经济的拉动效应持续上升,2015年全省最终消费支出占比首次过半,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投资、净出口对江苏经济的拉动作用则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江苏省消费保持较快增速,2016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万亿元,呈现10.9%的平稳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速近两年保持平稳,增速分别达11.7%和14.5%。投资方面,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民间投资3.42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9.3%。从资金投向看,2016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47万亿元和2.4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和7.1%,增速均有所放缓。对外经济方面,2016年江苏省外贸形势略有好转,降幅较上年有所收窄,当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36万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较上年收窄2.5个百分点。

(二)江苏省财政实力分析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及相对优化的产业结构,江苏省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增长,财政实力居全国前列。2016年受“营改增”等因素影响,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财政收入质量较高。江苏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6年受益于政策调控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回升,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显著提升。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及相对优化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江苏省财政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财政实力居全国前列。2016年,江苏省实现财政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0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较高,为51.33%;同时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可对地方财力形成重要补充,二者占比分别为38.23%和10.44%。从江苏省省本级财政收入看,2016年省本级财政收入合计为2441.7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补助收入占比较高,合计占比达92.65%;综合考虑下级上解收入、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等因素后,省本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1290.22亿元,省本级政府财力调配能力仍较强。

2016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121.23亿元,同口径增长5.0%,规模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受“营改增”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得益于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丰富的纳税主体,江苏省财政收入稳定性强,2016年税收占比达80.43%。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贡献较大,其对税收收入的贡献度分别为30.23%、20.29%和14.99%。财政支出方面,2016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9981.96亿元,同口径增长3.0%;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81.36%,财政自给能力相对较强。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及公共安全支出等刚性支出合计为5009.33亿元,刚性支出占比为50.18%,财政弹性支出存有一定空间。

江苏省资源、人口集聚效应较强,住房刚需较为稳定,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近年来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大,但受宏观调控政策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影响,仍存在一定波动。随着2015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限购取消等利好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2016年江苏省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显著上升,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6047.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96%。同期,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203.16亿元,增长33.72%,支出主要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97.50%,收入基本能覆盖支出,预算平衡情况良好。

二、下辖各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市,以长江和淮河为界,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板块。其中,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5市;苏中地区包括南通、扬州和泰州3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市。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南北差异较大。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得益于较好的区位优势以及特色化的苏南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总体领先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实力和城市经济基础较好,近三年苏南五市人均GDP均超过两位数,达10万元以上。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强以及苏南经济产业转移的带动,苏中和苏北地区投资环境和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增速总体快于苏南地区,但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依然明显,各地区间差距仍存在。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区域发展方面,江苏省将全面推进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区域协同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首先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同时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按照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的要求,探索创新要素统筹配置的新模式,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下辖各市经济实力分析

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化明显,其中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对全省经济总量贡献度大,经济体量较小的地级市则集中分布于苏北地区。2016年江苏省各市经济增速较上年总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放缓,但仍处于良好区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北快南稳”的格局,具有后发优势的苏北地区经济增速整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地区在江海联动、融合发展的路径下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肩负着转型升级重任的苏南地区,则在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下继续提质增效。

从区域经济情况来看,2016年江苏省各市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地市经济发展差异化明显,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领先,对全省GDP增长起到了突出的拉动作用。其中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经济规模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54万亿元、1.05万亿元和0.92万亿元,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近半;分别位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南通和徐州经济总量排名次之,分列第四、五位,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768.20亿元和5808.52亿元;常州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773.90亿元,为GDP超过5000亿元的第六个地级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位于4000亿元上下,分列第七至十位;而位于苏北地区的淮安、连云港、宿迁3市经济体量则相对较小,2016年GDP分别为3048.00亿元、2376.48亿元和2351.12亿元。总体看,江苏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经济总量南北差异较大,其中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对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高,2016年该区域5个地级市GDP合计4.48万亿元,占全省的57.23%;经济体量较小的地级市则主要分布于苏北地区。

从经济增速来看,2016年江苏省各市经济增速较上年总体上呈现不同程度的放缓,但仍处于7.5%~9.5%的良好区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北快南稳”的格局,具有后发优势的苏北地区经济增速整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地区在推进陆海统筹、加快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的特色路径下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肩负着转型升级重任的苏南地区,则在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下继续提质增效。具体来看,2016年GDP增速超过9%的地区共6个,主要集中在苏中、苏北地区,其中苏中的泰州市、扬州市和南通市分别以9.5%、9.4%和9.3%的增速位列前三;镇江与南通并列第三位,为9.3%;苏北的宿迁市、淮安市分别以9.1%和9.0%的增速分列第五、六位。GDP增速低于8%的地区有苏州市、无锡市和连云港市,分别为7.5%、7.5%和7.8%,其中苏州市、无锡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增速相对平稳,而连云港市降幅较为显著,2016年经济增速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从人均经济指标看,江苏省各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其中苏南地区5市人均GDP均超过两位数,2016年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分别为14.50万元、14.13万元、12.73万元、12.27万元和12.06万元,位居前五,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53万元,对全省拉动作用明显。苏中地区的扬州、南通、泰州3市次之,2016年人均GDP分别为9.92万元、9.27万元和8.83万元。苏北地区5市人均GDP相对较低,均不超过7万元,其中连云港和宿迁排名靠后,分别为5.30万元和4.83万元。

从经济发展驱动力看,2016年投资和消费仍是拉动江苏省多数地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进出口对各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差异较大,其中苏州市因其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区域结构看,苏州、南京和无锡3市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规模在全省位居前三位,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强于其他地级市。从增速看,江苏省各地市消费总体保持较高增速,且各市增速相对均衡;而投资受国内外投资环境、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投资高峰期已过、外商投资乏力等因素,投资增速相较苏北地区偏低;进出口增速在各地市间亦存在较大差异。 

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看,2016年苏州市以5648.49亿元的投资额位居首位,由于利用外资增长乏力,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下滑态势,增速为-7.8%,较2015年下滑6.1个百分点,是各地级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南京市以5533.56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二位,增速虽较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至2.0%,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南通市、徐州市分别以4812.00亿元、4797.33亿元的投资规模和10.0%、12.5%的增速赶超无锡市,规模位居第三、四位;无锡市则后移两位位列第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分别为4795.25亿元和2.0%。其他地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在4000亿元以下,而增速除常州市为6.5%的个位数增长外,其余地市增速均较高,均在12.0%以上。

消费方面,2016年江苏省各地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增长,各地级市增长水平相对均衡。2016年南京市、苏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以5088.20亿元和4937.00亿元的规模位居前两位,规模远高于排名第三的无锡市(3119.56亿元),淮安、连云港和宿迁3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末三位,分别为1083.83亿元、933.31亿元和705.54亿元。从增速来看,2016年全省各地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上年相比整体保持平稳,且各地级市增速相对接近,均位于9.6%~12.8%的增速区间内。

进出口方面,江苏省各地级市进出口总额及增速分化明显。其中苏州市对外开放程度高,进出口总额保持在高位,2016年为2737.58亿美元,占各地市合计数的53.78%,大幅领先于第二名的无锡市(698.05亿美元)和第三名的南京市(499.10亿美元)。除此之外,其他地市进出口总额规模相对较小,2016年除南通市(306.41亿美元)和常州市(274.00亿美元)外,其他地级市均处于百亿美元或以下水平,其中宿迁市仅24.22亿美元。增速方面,2016年各地市进出口总额增速差异明显,除徐州市在历经上年增速下滑、本年反转出现15.4%的较高增速外,其他地区均呈现低速增长或负增长态势,其中苏州市、连云港市和淮安市降幅分别达10.3%、12.5%和15.1%。

(二)下辖各市财政实力分析

1.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

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总体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苏南地区财政实力较强,苏北地区财力相对偏弱。2016年,主要受“营改增”因素影响,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总体呈放缓态势,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苏南地区整体表现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尤以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优势较为突出,收入增速及财政自给程度显著优于其他地区。

受各地区经济基础及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但基本与GDP排名相当,苏南地区财政实力较强,苏北地区财力整体偏弱。从规模看,2016年苏州市和南京市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千亿元,分别达1730.04亿元和1142.60亿元,显著领先于其他地级市;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较大,其中收入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有无锡、南通和徐州3市,分别为875.00亿元、590.18亿元和516.06亿元,分列第三至五位;收入规模在300亿元以下的有镇江、宿迁和连云港,分别为293.01亿元、238.08亿元和211.47亿元,排名靠后。增速方面,主要受“营改增”因素影响,2016年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总体呈放缓态势,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苏南地区整体表现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保持较高增速,分别为12.02%和10.85%,增速位列全省前两位;无锡市和常州市增速分别为5.42%和3.00%,分列三、四位;出现负增长的有徐州、镇江、南通、淮安、盐城和连云港6市,增速分别为-2.75%、-3.25%、-5.67%、-9.93%、-13.05%和-27.52%,除镇江和南通外,其他地市均位于苏北地区。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2016年江苏省多数地级市税收收入占比较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税收占比从上年的80%以上扩大至74%-87%之间,但整体财政收入质量仍较好。其中,苏州市税收占比最高,2016年其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7.04%;税收占比超过80%的还有南京、连云港、无锡和泰州4市,分别为83.72%、80.77%、80.69%和80.21%;其余地市税收占比均在80%以下,其中淮安市税收收入占比最低,2016年为74.53%。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覆盖程度看,2016年江苏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差异明显。苏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较好,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在80%以上,其中苏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高,为106.98%;无锡、南京、常州、镇江4市分别为100.88%、97.34%、94.52%和80.73%,分列第二至五位。苏中地区财政自给程度次之,南通、扬州、泰州3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在70%以上;苏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相对欠佳,均不超过70%,主要依靠上级补助收入等弥补,其中盐城、连云港、宿迁3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低,分别为56.85%、56.68%和56.01%。

2.下辖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

江苏省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2016年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差异,除苏州、南京、盐城、宿迁和无锡五市为正增长外,其他地级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泰州、扬州、徐州、镇江和连云港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均在20%以上;政府性基金收入受政策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影响变动较大,不利于地方财力的稳定性。

江苏省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波动影响,2016年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及增速差异较大。从绝对规模看,苏州市、南京市规模领先,2016年分别为2002.62亿元和1522.50亿元;常州市和南通市次之,分别为541.19亿元和427.35亿元;无锡市、徐州市分别为275.72亿元和233.29亿元,分列第五、六位;其余地市多为百亿余元,宿迁市则以92.22亿元排名垫底。从增速看,受政策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影响,2016年江苏省各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差异,2016年呈现正增长的为苏州、南京、盐城、宿迁和无锡5市,增速分别为172.62%、70.54%、33.41%、14.80%和4.51%;其他地级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泰州、扬州、徐州、镇江和连云港5市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均在20%以上。

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2016年南京市、苏州市、常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较高,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133.25%、115.74%和112.68%;南通市、泰州市和连云港市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次之,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均超过50%,分别为72.41%、54.71%和54.04%;盐城市、无锡市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则相对较低,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34.32%和31.51%。但从近两年的变化情况看,由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受政策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影响变动较大,其对地方财力支撑的稳定性较弱。

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近年来江苏省各地级市之间以及年度间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明显。从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看,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超过千亿元的有苏州、南京和无锡3市,合计占各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合计的比例过半,为56.30%;其他地级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分布在200-600亿元区间。从增速看,江苏省各地级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差异显著,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相较于2015年总体有所回升,其中南京市、镇江市分别以29.2%和26.1%的增速位居前两位;增速达两位数的地市还包括徐州、苏州、连云港和淮安4市,分别为16.8%、16.0%、14.6%和13.3%;南通、宿迁、常州和盐城4市房地产投资呈负增长态势,降幅分别为15.5%、14.6%、12.1%和2.5%,其中常州和盐城降幅较上年有所收窄,南通和宿迁降幅同比大幅下滑,2016年降幅分别为15.5%和14.6%,同比分别下降17.3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

三、江苏省及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

(一)江苏省债务状况分析

江苏省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目前债务规模居于全国首位。近年来得益于严格的管控措施,江苏省政府债务规模整体保持平稳,地方政府债务率尚处于适中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江苏省地方财力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尚可,但作为发达地区,江苏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地方政府及下属城投企业债务中开发性债务占比相对较大,城投企业融资规模亦较大。

江苏省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目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政府性债务,债务规模居于全国首位。近年来得益于严格的管控措施,江苏省政府债务规模整体保持平稳,截至2016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为10915.35亿元,较上年末小幅提升3.40%,低于核定限额11830.3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6413.9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4501.37亿元。虽然江苏省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但得益于其较强的综合财力,其债务率尚处于适中水平,2016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率为62.90%[1]。

政府债券方面,江苏省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近年来以置换形式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亦处于较大规模。2016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分别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511.75亿元和2241.14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分别为873.70亿元和1232.00亿元。截至2017年9月末,江苏省存量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10273.89亿元,占2016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的94.12%,江苏省存量债务置换基本完成。近年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对全省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等进行规范,实行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实施债务余额控制,并根据财政部规定及时拟定年度限额方案,未来江苏省债务管理将逐步规范且成效将逐渐显现。

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16年末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915.35亿元,但因其财政实力较强,年末政府债务余额是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4倍,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第26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江苏省政府债务率处于适中水平,且财政实力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尚可,但江苏省作为发达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整体较高,省内政府债务及下属城投企业债务中开发性债务占比相对较大,如园区开发、土地平整等。江苏省省内园区较多,相应平台融资规模亦较大。从城投企业债务情况看,江苏省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在全国各省均排在首位。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6年末江苏省内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3.79万亿元[2],是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67倍。2017年9月末,上述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为1.23万亿元,占2016年末带息债务余额的32.32%。总体看,虽然江苏省综合财力水平较强,但省内平台企业较多,平台带息债务规模较大,城投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债务偿付压力。

(二)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

从已公开获取的数据看,2016年末南京市政府债务余额为2277.87亿元,居于各地级市首位,徐州市政府债务规模最小。从债务负担看,南京市、泰州市和扬州市债务压力相对较大,2016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均在180%以上,徐州市政府债务压力最小,该比率仅为44.74%。

江苏省各地级市相关债务数据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公开资料未获取2016年末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和盐城市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从各市政府债务规模看,南京市2016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2277.87亿元,居于各地级市首位;扬州市、泰州市和常州市次之,均超过500亿元;徐州市债务规模最小,为230.91亿元。此外,根据2016年末江苏省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10915.35亿元,剔除省级政府债务余额476.53亿元,再剔除可获取数据的其他九地市政府债务余额5871.53亿元后,粗略估计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和盐城市四市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合计约为4567.29亿元,债务规模整体较大。

以2016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进行比较,除徐州市外,其他地市该比率均处于100%-200%区间,其中南京市、泰州市和扬州市分别为199.36%、195.58%和182.96%,位列前三;宿迁市、连云港市、淮安市、镇江市和常州市次之,该比率处于170%~110%之间;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和盐城市四市的政府债务余额合计数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数的比率为126.50%;徐州市该比率最低,为44.74%,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覆盖政府债务余额。

江苏省城投企业数量较多,各地级市城投债分布两极分化较明显,主要集中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省内大多数地级市城投企业债务规模相对较大,各地级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对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2倍以上,其中镇江市、连云港市、常州市、南京市、泰州市该比重偏高。

截至2017年9月末,江苏省全省城投平台存续期债券余额为12144.60亿元,其中各地级市城投平台债券余额为11824.60亿元。从存续期城投债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江苏省内存续期城投债分布相对较分散,但两级分化仍较明显,存续期城投债主体主要集中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截至2017年9月末,苏南地区的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5个地级市存续期债券余额位列前五位,金额分别为1706.52亿元、1389.70亿元、1184.00亿元、1141.65亿元和1031.09亿元,合计金额占全省存续债券余额的53.13%;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2市规模次之,金额分别为971.70亿元和856.20亿元,分列第六、七位;苏北地区存续债券余额规模则相对较小,其中宿迁存续债券余额规模最小,为253.62亿元。

以城投债存续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江苏省内大部分地级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债存续期债券余额的覆盖程度较低,除苏州市得益于其较强的财政实力,2017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余额对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8.64%外,其余地级市该比重均超过100%,其中镇江、连云港、泰州和常州4市城投债存续余额均超过当地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当地存续期债券的覆盖程度偏低。

从江苏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情况来看,截至2016年末,江苏省全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为3.79万亿元,其中各地级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为3.62万亿元。从各地级市平台带息债务规模排名看,基本与城投平台存续期债券余额排名类似,苏南地区五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位列全省前五位,2016年末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镇江市和常州市分别为6966.03亿元、5434.53亿元、3674.02亿元、3446.83亿元和3311.39亿元,合计金额占全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的比重为60.20%;宿迁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规模最小,为491.66亿元。

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江苏省城投企业债务规模相对较大,各地级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对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2倍以上。其中镇江市、连云港市、常州市、南京市和泰州市该比重均在6倍以上;除宿迁市之外的其他地级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3~5倍之间,宿迁市城投平台债务负担相对较轻,该比重为2.07倍。总体看,虽然江苏省综合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尚处于适中水平,但由于省内城投企业数量较多,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相对较大,城投企业债务偿付仍面临一定压力。


[1]2016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率数据来自江苏省政府债评级报告。

[2]此处统计的城投企业口径为发债且处于存续期内的城投企业,下同。

作者

新世纪评级公共融资部 钟士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信】江苏85个区县2018年经济财政数据大盘点
【研究报告】湖南省及下辖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7)
江苏89个区县2022年经济财政债务大盘点
地级市前三季度财力10强:苏州、无锡地位不变,东莞、佛山逆袭
【区域研究】广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7)
【区域研究】河北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