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产业活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

2.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2、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的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水源因素)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7、农业地域的含义: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位置: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优点: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③灵活的生产选择2.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东亚(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南亚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东南亚(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

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口诀:“一大一小一高三低”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就美国而言的部分典型区位优势:如位于五大湖区及密西西比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且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农业地域类型人均耕地主要农作物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科技水平商品率

季风水田农业人多地少水稻小低低低

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小麦、玉米

大高高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经营方式主要分布地区

家庭经营,规模很小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所在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温带大陆性气候

2.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如修建铁路)(2)合理利用草场(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3)种植饲料(4)开辟水源(如打机井)(5)培养良种牛、防病害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五种农业地域对比表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地域分布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采取的措施(以阿根廷为例):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具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距海港近的优势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等优势

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有效农事安排,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

可有效地利用时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将饲养

间安排农业活动;

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温带海洋气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0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微专题】农业地域类型总结
农业地域类型
课时知能训练--农业
【每日一练】0622 必修2 期末复习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