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率先在亚太地区成功开展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在亚太地区率先成功开展了三例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这项技术目前主要针对心梗后室壁瘤的患者,是由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联动杂交手术的国际顶尖技术。


患者情况

患者陈某,男,年龄70岁。半年前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前降支植入支架,术后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室壁瘤,随访中患者反复活动后气促,心功能III级。


手术过程

一、手术全程心脏不停跳,心内科介入医生经皮穿刺右侧股动静脉,常规进行左心室造影。

▲术前左室造影


二、心外科医生取左侧心尖第四肋间4—5cm切口,暴露室壁瘤。

三、心内科介入医生穿刺右侧颈内静脉植入14F鞘管至上腔静脉。直视下穿刺心脏表面,经左室游离壁、左室腔和室间隔进入右室腔,留置鞘管远端位于右室腔内。

▲留置鞘管远端于右室腔


四、右侧输送鞘的抓捕器捕获经左侧心脏鞘管送入的导引导丝,拉出体外建立轨道。

▲抓捕器捕获导丝


五、经右侧轨道送入內锚装置至右室间隔部,装载左室外膜面的外锚装置,定位器拉紧后分别释放和固定内外锚装置。

▲推送内锚至右侧室间隔

▲先行释放内锚

▲加载左室面外锚并释放


六、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通常需要3-5个锚定装置,左室造影和食道超声确定手术效果,结束手术。

▲术后左室造影


(点击可查看大图)

▲经食道超声术前术后对比图


总结

  与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或心脏移植手术相比,这是一种侵入性相对较小的手术,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支持,创伤很小。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地。

  此次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教授团队三例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在该项技术上零的突破,为室壁瘤患者带来全新的手术理念和新生的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再次成功开展五例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
融资总额达2.3亿美元,BioVentrix创新心肌锚定微创疗法
肺癌微创手术 开创3D新时代
【TCT2018】厦门心血管病医院王焱: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治疗心梗室壁瘤患者的早期效果良好
石应康: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胸闷头晕竟是心肌肥厚“添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