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名家解读:三阴交

关键词:三阴交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之交会穴,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中医针灸三阴交在临床上可治疗多种疾病。今天小编就详细解读名家针灸三阴交的两则经典验案!



基础知识
JICHUZHISHI

 【穴名释义】穴当足三阴经交会之处。

 

【定  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  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②月经不调、带下、崩漏、阴挺、经闭、痛经、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小便不利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③心悸,失眠,高血压;④下肢痿痹;⑤阴虚诸症;⑥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操  作】直刺1 ~ 1.5 寸。可灸。孕妇禁针。

 

【古代文献摘录】

 

《医宗金鉴》:三阴交治痞满坚,痼冷疝气脚气缠,兼治不孕及难产,遗精带下淋漓痊。

《胜玉歌》:阴交针入下胎衣。

《席弘赋》: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

《席弘赋》: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在迟。

《席弘赋》: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三阴交。

《席弘赋》:咽喉最急先百会,太冲照海及阴交。

《玉龙歌》: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玉龙歌》:水病之病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验案举隅
YANANJUYU
 
田从豁医案
 

王  某,女,16 岁,1998 年4 月13 日初诊。


主 诉:经期腹痛3 年。


现病史:患者月经初潮年龄13岁。自第2 次月经开始,每次月经均伴有腹痛。经前1 天腹部坠胀,期间第1 天,少腹部掣痛,不能上学。月经量少色淡,伴畏寒。月经周期40 天左右,经期7天。现值月经第3 天,腹痛已缓解,纳可眠安,二便正常。面色萎黄,舌尖红,苔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痛经(冲任虚寒)。


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


治  则:温经散寒止痛。


处  方:关元(加隔姜灸),三阴交。


治疗经过:因经期将过,腹痛已缓解,仅针1 次。嘱其每次经前1 周来诊,后患者坚持治疗3 个月经周期,处方:关元(加隔姜灸)、气海、肓俞、三阴交、足三里。治疗后月经周期30 天左右,经期腹痛基本消失,可正常学习。——《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田从豁》


【按  语】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用之可以肝脾肾三脏同调,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又可补肝血、益肾精,诸脏调和,气血充足,方能流注于冲任二脉,使月经恢复正常。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灸之可以补肾培元,散寒止痛。二穴相配常常用于虚寒型痛经。


肖少卿医案
 

张某,27 岁,1979 年8 月24 日诊。


患者系初产妇,于昨日深夜临盆,腹痛阵作,翌日凌晨胞浆(羊水)已下,而阵痛减弱,胎儿不能娩出,产妇精神颇为疲乏,脉象沉细。证属滞产。谅由初产精神紧张,临盆过早,致胞浆早破,下血过多而影响分娩。


乃师法徐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胎应针而下”之说,取合谷、三阴交,配以灸至阴、独阴而奏催产之功。经针灸30 分钟后,腹中阵痛加剧,胎儿随之娩出。——《中国针灸处方学》


【按  语】

胎儿能否正常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三大因素。素体虚弱或者生产过程长均可导致产力不足,不能正常娩出胎儿。此案正为气虚产力不足所导致的滞产。

 

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属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属血。补合谷泻三阴交可以补气调血而治疗滞产。至阴、独阴亦为催产之效穴。四穴合用,可收活血利气、健运胞宫而下胎助产。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39)痛经三穴:血海 三阴交 中极
三位针灸名家治疗痛经方法的应用
针灸名家治疗痛经方法的应用
贺普仁治痛经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
异常分娩的针灸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