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释道三家对自然的感悟
儒释道三家对自然的感悟
     儒家对自然的感悟:
孔圣人七十二大弟子中有一位姓高名柴者,是个大贤人。高柴慈悲恻隐之心,不但对于动物,对于植物的草木也是慈悲爱护。因为高柴少年的时候,常常上山砍柴,他看见树木冬天落叶,春天发芽就长出幼叶新枝,他就不忍折柴,所砍皆是枯木干枝,所以说:‘高柴方长不折。’到现在还是流芳千古。

诗圣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哀叹道:“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如果我们还是这样一意孤行地放纵胡为、暴殄天物而不知休止,过不了多久,别说凤凰麒麟难觅踪迹了,怕是乌鸦麻雀都得了无影痕。到那时又该谁来可怜我们、替我们感到悲哀呢?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就这样说过:“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诗人白居易,也在其诗中如是歌咏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其体恤群生之情读来不禁令人悄然落泪。  

  诗人杜牧于其诗中亦感叹并劝请道:“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新。劝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尽管现在已没人选择大雁以传书了,但杜牧于此诗中流露出的殷殷悲心、拳拳深情,依然值得每一位现代人掩卷深思。  

 道家对自然的感悟:

  老子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就是对天地宇宙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自然规律即是道,遵循自然规律即是德。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佛家对自然的感悟: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可见万物都有灵性,任雨万物皆有共性。

   “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人和自然万物本来一体,爱护他人,就是爱护自己,杀戮动物就是杀戮自己,毁灭森林,就是毁灭我们自己。

   “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亦是人心与外界境界相互的感应关系,即心清净则世界都回变得清净,心杂秽世界会变得杂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海浮光之六
格致儒释道,天地唯阳明!
张叶华: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儒释道精华15句,点亮人生智慧之路!
精髓到骨子里的智慧,健全的国学知识大集合。
谦卑者最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